保家衛國
忠於人民
1950-2020
★
關於抗美援朝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赴朝後首戰。歷經兩年零9個月浴血奮戰,贏得偉大勝利。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
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亦是九九重陽節。這樣的重逢在不尋常的2020年裡,或許更加意味深長。翻開斑駁的功勳證書,書寫的是一篇篇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中華兒女絕不能忘記,這是先輩用血淚為我們創造的家園。
★
致敬英雄系列活動
10月23日,來自湖東電力機務段的志願者們拜訪了參加抗美援朝的老英雄,聽他們講述那些年的故事,感受英雄的拳拳愛國之心,領悟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看望老兵
10月23日上午,志願者一行來到老英雄住處,為他們送去紀念章和慰問品。
老兵故事(一)
圖|高崇全 90歲,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作為機車乘務員支援前線。
「當時我是蒸汽機車司爐,朝鮮山多坡大,火車走的可費勁了。因為志願軍沒有制空權,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遭遇空襲是常有的事。敵機使用的炸彈全部是穿甲彈,一旦擊中,粗厚的搖連杆和厚厚的機車鍋爐都在劫難逃。志願軍在朝鮮控制的交通要道一度被炸成焦土,火車站只能設置在山洞防空洞之中。你的機車要是白天被發現,就跑不掉,他非要把你車打垮,打得不能用了,報廢了,他才走。機車被打人肯定要傷,飛機來的時候,我們只能從司機室跳下來,到水櫃底下暫時躲避,因為水櫃裡面有水有煤,子彈打下來可以擋一擋。」
老兵故事(二)
圖|陳順清(左二),92歲,24軍74師老戰士,朝鮮戰場上榮獲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一次。
「當時24軍駐紮在福建地區,我們被緊急送到了抗美援朝一線,身上穿的薄棉衣根本擋不住當地的酷寒。即使是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依然戰勝了美國,這是中國的偉大。在朝鮮戰場,我們沒有制空權,危險得很。有一次,我爬到大樹上修無線電設備,敵機呼嘯而來,伴隨著轟鳴聲,我沒埋在土裡面,昏死了過去,如果不是被戰友發現,可能我已長眠於他鄉。」
說到這裡,老人深凹的眼睛裡充滿了淚水,「我們不是英雄,英雄們都沒有回來。」陳順清老人低頭沉思,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老兵故事(三)
圖|趙文初,86歲,24軍74師老戰士,朝鮮戰場上榮獲4等功一次。
說起70年前的那場戰爭,老人激動了,「我在朝鮮更多的是打洞,修坑道,咱們武器不行,沒有飛機,沒有高射炮,晝伏夜出,才能打敵人個措手不及,能回來的都是沒有功勞的人。」
當我們給老人佩戴紀念章時,老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是一個老兵對祖國永遠的敬意。
在走訪老英雄的日子裡,我們聽到最多的是感謝,其實真正應該感恩的是我們。
老兵們布滿皺紋的面孔早已黯淡了當年的刀光劍影,流露著安詳與滿足。正由於千千萬萬老兵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讓我們向老兵致敬!
來源:太原鐵路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