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可真是個玄妙的東西。不過這場婚事中,網友們不約而同被另一個可愛女人圈了粉,她就是郭碧婷的準婆婆,向太陳嵐。
公眾人物的戀情,要麼是兩個當事人悄咪咪秀恩愛,被眼尖群眾發現;要麼是工作室官宣,廣而告之撒狗糧。可郭碧婷向佐這一對兒,居然是由準婆婆公布的。
放在一般人身上,難免背上「邊界感差、討人嫌」的鍋,但在向太陳嵐這裡卻很可愛。來感受一下這個畫風——
「還是紙包不住火!向佐低調的在臺北艾麗酒(店)3月17日下午5:20分向郭碧婷求婚成功……什麼時候才有婚禮那又是另一個更美好的事,希望能儘快吧!」瞧,開心得話都說不順溜了。
不久前的綜藝《最美的時光》裡,陳嵐對郭碧婷一口一個「女兒」,寵溺又自然。
她自稱是兒子媳婦cp的最大「粉頭」,發完微博10分鐘內,喜滋滋地把網友轉發的幾百條祝福微博挨個點讚。那個興奮勁,就像孩子結交了新玩伴,兔子掉進了蘿蔔堆。
這位準婆婆的另一面,卻是出了名的雷厲風行殺伐決斷。
從曼妙女郎到發福大媽,向太陳嵐跺跺腳,香港半個娛樂圈就要抖一抖。
6歲時被查出白血病,躺在醫院全身上下插滿管子。上天眷顧,骨髓配型成功,搶回一條命,學習成績還永遠是第一名。
偏偏上天強行攤派給她一個嗜賭成癮的極品媽,為了還賭債,要把女兒賣到舞廳。她自殺,又被救活。
拒絕了追求她的豪門公子,執意嫁給二婚又沒錢的向華強,陪他開電影公司,創業初期連搬運工的活兒都幹,白手起家做到今天的中國星。
商業帝國越做越強,一手栽培了劉德華、張國榮、李連杰、劉青雲、關之琳、鄭秀文等一大批明星。
▲向太年輕時的神仙顏值,跟關之琳同框也絲毫不輸
向太在香港娛樂圈以豪爽聞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那一卦。
梅豔芳在酒吧遭到毆打,她立即趕去解救;李連杰被逼拍戲,她立即報警並安排保鏢24小時保護;替張栢芝父親還清巨額債務;借錢給劉德華補上開公司的4000萬虧損,連欠條都不要。劉德華時隔多年感慨「向生向太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老闆」。
就連與向華強生活過4年的前妻丁佩,生活費也一直由向華強和陳嵐擔負,她不吃醋也不計較。
長得美,見識廣,格局大,重感情。她真是「人精」本精了。
陳嵐看人比誰都準。在兒子向佐之前的戀愛史中,她演過不少黑臉,甚至親自上陣做惡人,撕過兒子的某任前女友。
以她行走江湖60年練出的高倍火眼金睛,當然看得清楚,是假意還是真心,功利還是純粹。
她更明白,越是利益纏身的男人和女人,越需要簡單的感情歸宿。
這樣透徹的婆婆,不會浪費精力和情緒與兒媳一爭高低逞口舌之快,更不會無事找茬、上綱上線。
因為她透徹地明白婚姻的本質:選對的人,走對的路,求同存異,隨緣盡力。
婆媳關係,真是人類一大難解之謎。
至於演成喜劇片還是恐怖片,就看雙方的人品和情商了,這是個彼此捧場的遊戲。不管哪一方人品掉線情商欠費,都成不了。
劉嘉玲氣場那麼強大也公開承認過,自己和多數女人一樣面臨婆媳問題。「但只要你心地善良,每個人都不是傻的,她們能感覺得到。」
有一年梁朝偉母親過生日,劉嘉玲花了近10萬港元,在跑馬地一間名人餐廳包場慶祝。她還放下心裡的芥蒂,特意邀請了舊情敵曾華倩,因為婆婆當年最喜歡對方。
再舉個遠一些的例子吧。我們都知道張幼儀與徐志摩的愛怨糾葛,也知道她離婚之後依然盡心盡力照顧前公婆和兒子。
可你大概不知道張幼儀自己是怎麼做婆婆的。
兒子徐積鍇到了婚齡,張幼儀問他想娶個什麼樣的妻子。或許繼承了父親浪漫多情的基因,徐積鍇就撂下一句話:「我只對漂亮姑娘感興趣!」
張幼儀苦笑,但也明白,跟一個正值青春期的男孩講什麼擇偶識人的道理,根本沒用。
於是張幼儀託人物色,幫兒子如願娶到一位漂亮的大家閨秀張粹文。
張幼儀當婆婆也強勢,但表現形式完全不一樣。別人家的兒媳婦,嫁進門要低眉順眼乾活;張幼儀的兒媳婦,卻要勤勉地念書上課。
張幼儀專門聘請老師,教兒媳婦中文、英文、法文、德文四種文學課程。張粹文原本就有靈氣,在婆婆栽培下更是開了掛。
▲張幼儀的兒媳張粹文,是不是很美
1947年徐積鍇去美國留學,這時張粹文已經生了四個孩子,最大的6歲,最小的才1歲。
男人離家看世界,女人留守帶孩子——張幼儀想到自己當年也是這樣的境遇,千辛萬苦去倫敦投奔徐志摩,丈夫卻苦戀林徽因,對她冷漠至極……前塵往事浮起,她心裡很難受。
思考許久,張幼儀對兒子兒媳提出:你們一起出國留學,四個孩子我照顧。
到美國之後,小兩口感情一直很好。張粹文在特拉法根設計學院學服裝設計專業,她對藝術和美學很有感悟,成了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作品曾在著名的紐約第五大道Saks奢侈品店展示。
後來,徐積鍇和張粹文留在美國定居,四個孩子也接到了國外。
做婆婆,就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退出不是悲悲戚戚,含著酸黯然離場,而是從大半輩子的操勞中、從身上林林總總的身份標籤中脫身出來,做回自己。
54歲時,張幼儀找到了自己的感情歸宿蘇紀之醫生,兩人在香港生活了18年,一直幸福。直到蘇醫生去世,張幼儀才移居美國。
即使已經八十多歲,張幼儀也不肯與兒子兒媳住在一起,而是做了鄰居,恰恰是最一碗湯的距離。
編輯部開選題會時,已婚女編輯們有個共識:70後、80後這代人,若干年後做了婆婆或嶽母,不會出現前幾輩人那麼嚴重和尖銳的對立。因為這一代中國女性所受的教育完全不同,做兒媳的時候也沒有被過於慘烈地傷害過,由於怨恨產生的反噬會越來越淡化。
自身起點越高的女性,當了婆婆或嶽母,往往也會包容度越高、事兒越少,因為她的心智和閱歷更能理解人間的參差多態。
固然,總會有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硌得心裡不舒服,但這些磕絆可以逐漸消解,條件有三個:時間、距離、同理心。
屋簷之下,有什麼怨恨是時間消弭不了的呢?如果有,那就多努點力、多賺點錢、多讀點書,把小日子過好,把心安頓好。
到那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像不知不覺開了瓶蓋的可樂,肚子裡憋著的那股氣,早不知跑哪去了。
所以如果我樂觀地做個預測——中國的婆媳關係會越來越積極,「好婆婆時代」快要到了,你會有信心嗎?
親愛的香蜜,如果你有信心,就點個「在看」告訴我吧;如果不贊同,歡迎留言吐槽,等你哦。
紫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籤約作者。資深編輯、新聞評論員,專注研究中國女性情感與社會心理。新書《先做女王,再當公主》正在熱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