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群體免疫」,理論與現實差多遠?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外媒稱,德國研究發現許多人或已具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9日報導,德國科學家稱,很多人或許已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感染過,這意味著封城措施可能很快解除。
根據德國的一項突破性研究,可能已感染過新冠病毒並獲得了免疫的人數要比先前認為的多得多。
對處於德國最早暴發疫情的「震中」地區的小鎮進行調查的科學家們說,他們在沒有出現過任何症狀並且以前未被認為被感染的人身上發現了該病毒的抗體。
4月9日公布的初步結果顯示,這個小鎮高達15%的人口可能已經擁有免疫力——這是先前估計數字的3倍。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德國的致死率僅為0.37%——是目前估計數字的1/5。
領導這項研究的病毒學家亨德裡克·施特雷克教授在記者會上說:「這意味著現在可以逐步放鬆封城措施了。由於德國民眾一直非常小心和遵守紀律,我們現在可以進入第二階段了。」
這項在萊茵斯貝格縣岡格爾特鎮進行的調查,是歐洲第一項有關新冠病毒對整個社區的影響的研究。德國波恩大學的科學家正在對來自400個家庭的大約1000人進行抗體檢測以及當前感染徵兆的篩查。
根據近一半檢測所得出的初步結果顯示,該鎮有2%的居民目前存在感染,14%的居民具有該病毒的抗體。考慮到重疊的部分,這表明該鎮15%的居民現在具有免疫力——而此前的估計是5%。
這項研究的另一位帶頭人貢特爾·哈特曼教授說:「15%與我們實現群體免疫所需的60%相比並非遙不可及。在達到60%至70%群體免疫的情況下,病毒將從人群中完全消失。那時候老年人將不再有危險。」
這些數字無法外推至德國其他地區,因為岡格爾特鎮的感染率較高。但是研究報告的作者們稱存在保持樂觀的理由。他們在聯合聲明中說,15%的免疫率已足以明顯減緩病毒的擴散。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可能比先前認為的要低一些。該研究發現的死亡率為0.37%,而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目前對德國整體死亡率的估計數字為1.98%。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們稱,他們的結果可能更接近於有關這種該病毒的真實數字,因為他們發現了眾多先前未知的感染病例。
另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4月8日報導,在一種免疫方面的有點簡單的觀念中,只需要被病毒感染就可以發展出抗體,然後康復,然後在一個或長或短的時期內獲得免疫力、不會被傳染。真正的現實則要更複雜。
法國科學委員會主席讓-弗朗索瓦·德爾弗雷指出,在一些情況下,「抗體產生遲緩,無法像平常那樣在2周後出現,而是要在28天後出現。這就意味著遠比往常要晚」。
知道誰已經免疫誰沒有免疫,這是逐步解封的關鍵之一。為了控制住新冠病毒疫情,專家們認為實際上至少需要50%到70%的人口被感染。這樣理論上所謂「群體免疫」才足夠在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人群之間豎起堤壩阻隔。如果一名患者在傳染期間只同有免疫力的個人接觸,那麼疫情最終就會停止。法國比塞特爾醫科教學及醫療中心的免疫學家尼古拉·諾埃爾博士指出:「這是理論上的數字。也可能30%(被感染的人口)就夠了。但是我們不知道,因為這是我們發現的一種新病毒。」
諾埃爾稱:「當人民在不斷出現病情加重和死亡的時候,這種讓60%的人口放任被感染的賭博是駭人聽聞的。」
根據法國全科醫生工會對2000名會員進行的一項調查,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從確診新冠病毒患者數量進行外推,法國全國可能會有超過150萬患者。如果再加上無症狀患者的話,那麼目前對全國人口的覆蓋率可能是約9%。德爾弗雷認為,「數字很可能在10%左右。有可能是15%。但是,無論如何,距離必要的50%還相差甚遠」。如果就以50%為唯一標準,那麼距離解封還早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