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累死影評人的節奏,古天樂的新片《犯罪現場》今日首映了。
這已經是古天樂今年上映的第7部電影了,待上映的還有《奇幻變形記》、《真三國無雙》、《死亡通知單之暗黑者》等9部影片。
因為上映作品過多,不少人質疑因為審美疲勞等原因,古仔之後的電影會出現票房疲軟等情況。
事實證明,這樣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犯罪現場》截止目前已經拿到了2500萬的票房,那些說古天樂「累了」的人,可以閉嘴了。
回過頭來看電影本身,《犯罪現場》是一部缺點與優點都極其明顯的電影,如果強行定個排名的話,《犯罪現場》是要優於《追龍2》、《掃毒2》以及《使徒行者2》的。
先說一下這部電影的缺點。
首先,作為一部犯罪題材的電影,故事的縝密性和完整性是有所欠缺的。
比如:
張繼聰飾演的小警察是經歷了什麼事件,從一個警隊偶像變成了欠債邋遢的擼貓男;
四個人合夥計劃殺人的原因也一度讓人看得雲裡霧裡;
宣萱看不清人和古天樂手裡的槍,但是可以把錢看得很清楚還知道少了五百。
這些都或多或少影響到了電影的整體觀感,對於一部警匪題材的電影,香港的電影人毫無疑問是很拿手的,只是隨著香港電影的沒落,曾經黃金時代的編劇們已散的散,餘下的也有點落日餘暉的感覺了。
港片沒有新鮮血液的持續注入,只能固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執著地等待著象徵拯救的「神作「出現。
再說一說《犯罪現場》的優點。
為什麼說《犯罪現場》要優於《掃毒2天地對決》等其他幾部同時期、同題材影片呢?
對於隱秘人性的發掘,是《犯罪現場》有別於其他警匪類電影的一大特點,也是這部影片最為出彩的地方。
影片的開局架構,有點類似於「如果丘處機沒有路過牛家莊」這個著名的問題,整個故事的源頭,始於一場珠寶店的搶劫。
當這場意外發生時,許多人的命運已經被悄無聲息地改變了:
已經退出江湖良久的賣肉哥,因為母親當時在搶劫現場被驚嚇過度,心臟病復發去世,為了復仇而重操舊業;
保安員的女朋友因為這次意外成了殘廢,餘生只能與輪椅作伴,復仇的怒火一直深藏在內心,從未熄滅過;
在搶劫事件中,因為警察臥底被殺,為了替朋友、同事復仇,葉警官不顧身份煽動這些受害者們進行瘋狂的報復。
這些人目標所指,就是古天樂飾演的匪幫頭目汪新元。
但是在復仇烈焰的灼燒下,這些原本普通的正常人,行為做事已經比匪徒更甚,無視無辜者的生命,和惡魔無異。
長期的逃亡生活,也讓汪新元的心神幾乎消耗殆盡,身邊任何一點小小的響動,都會讓他心驚肉跳好一陣子。
作為汪新元來說,他一面是十惡不赦的劫匪,另一面則對於生命仍充滿著悲憫之情,提前和醫院籤訂了器官捐獻的協議。
電影《犯罪現場》,它的出色之處和香港警匪片的巔峰之作《無間道》系列一樣,對於人性的複雜之處進行了較為深刻的剖析的同時,不再以單個個體作為象徵,進行小範圍的區別性挖掘。
而是轉而著力去描述一個社會群像,讓某一種病症不再成為孤獨的標本,拋開了那些軟弱無力的說教,讓整部電影立體且更容易引起共鳴。
《犯罪現場》有望成為年度最佳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