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推出團綜,參賽的相聲演員都是有知名度且有一定粉絲基礎的,同時也都是德雲社「雲鶴九霄」四大科的不同代表人物。
當這四大科的師兄弟們聚在一起,誰能力強,誰更有舞臺表現力,誰更有粉絲基礎,誰中規中矩,誰還需努力......這些都一目了然。
一場場比賽,一次次評分,都不難看出每位相聲演員的實力與差距。
作為「雲」字輩的師哥,欒雲平始終堅持傳統相聲,甘願做個透明的捧哏,實力拔尖且心態難得,是師弟們的好榜樣,是郭德綱心中的愛徒,是相聲界不可多得的好演員。
燒餅朱雲峰,相比以往進步許多,台風穩健,反應機敏,沉下心來創作的作品多次得到師父於大爺的褒獎。
「鶴」字科的孟鶴堂,舞臺上遊刃有餘演什麼像什麼,對相聲有了悟性的他在臺上怎麼都對。同樣是「鶴」字科的張鶴倫也是如此,愛創新的他每一次作品都用心去完成,創作能力強。
「九」字科的尚九熙、王九龍、張九齡以及後來加入的楊九郎,他們都中規中矩有屬於自己的舞台風格。
以上的師兄弟們經過千錘百鍊,才有了如今的舞台風格。但作為唯一一個「霄」字科的秦霄賢,相比師哥們他既沒有學明白,沒有舞臺經驗,又沒有超凡的天賦,自然舞臺實力墊底。
正如郭德綱所說「還沒學成就走紅了」,所以,秦霄賢除去流量與顏值外,相聲無法搬到大舞臺,他需要做的就是潛心學習,一點一點找到說相聲的感覺這樣才算學會。
如今的他只會皮毛,想要超過師哥們,還需努力。
秦霄賢相聲實力墊底技不如人,師兄弟們心知肚明,師父郭德綱更清清楚楚。
既然如此,那郭德綱為何還在節目中多次用「著名網紅表演藝術家」來形容他呢?這不是在揭秦霄賢的短嗎?作為德雲社的流量擔當,如此形容他不是在自砸招牌嗎?
若放在其他人身上,面對秦霄賢這樣有流量,可以為團綜貢獻點擊量,也可以為德雲社打響牌子的演員,就不會故意揭短讓其下不來臺。
但放在郭德綱身上,恰恰相反,他自有目的。
在節目中,郭德綱有兩大習慣,第一,將愛徒欒雲平掛在嘴邊,第二給秦霄賢起外號叫「著名網紅表演藝術家」。
不管是教育徒弟要下功夫時,還是公司選拔COO時,都會刻意在秦霄賢名字前加入這一前綴。這曾一度讓秦霄賢尷尬的下不來臺,並當場道歉。
明知秦霄賢技不如人的郭德綱,其實並不是諷刺他,而是在給他提醒。
首先,人會隨著地位的變化而發生心態上的變化,當秦霄賢從不知名的相聲學徒,短時間內變成流量,那麼他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是膨脹也好,是迷茫也罷,這些都會影響他潛心學習。
那麼這個時候,秦霄賢最需要的不是被力捧,而是被敲打,作為師父的郭德綱在這時就需進行指點。
就如王九龍與張九齡,沒走紅之前兩人還潛心學習認真鑽研,但走紅後的他們卻鬧起緋聞,所以郭德綱多次在節目中有意無意提醒並敲打他們,想讓他們迷途知返。
秦霄賢也是一樣,走紅了,成為流量了,那麼他的心態也會隨著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察覺到這一點後,郭德綱自然出手,這是師父的管理方式。
其次,郭德綱是借秦霄賢教育其他徒弟。
「霄」字科的秦霄賢都走紅了,師兄弟們多多少少都會受其影響,不踏實練功,不按時交作品都一門心思想著如何才能走紅,這樣一來沒人再鑽研相聲。
所以郭德綱用行動告訴徒弟們,流量只是外界的評價,在德雲社只有能力沒有流量,他看的也只有能力。所以像秦霄賢這樣的流量,在他眼裡只是「網紅」,他的表演藝術,在他眼裡也只是「網紅表演」。
很明顯,只有本事過硬的人才能得到郭德綱的青睞與褒獎。這樣一來,沒有走紅的徒弟們也不會一門心思走紅,而是靜下心來學習。
最後,郭德綱是想告訴粉絲與觀眾,秦霄賢仍在學習與被鞭策中。
走紅後的秦霄賢算是德雲社的知名人物,那麼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別人做文章的素材。同時,他的表演能力,他的表演風格,也都將會成為別人重點關注的方面。
當越來越多的外人知道秦霄賢后,當觀眾都認為秦霄賢的相聲不過關後,那麼自然會認為德雲社學徒們能力差以及德雲社實力差,更有瘋狂的觀眾會通過網絡購買秦霄賢手機號,親自打電話過去謾罵。
但實際上,秦霄賢並代表不了德雲社,除去流量他也只是「霄」字輩的師弟,仍是被師父教訓與鞭策的小演員,沒必要追著他罵。
總之,郭德綱有自己的目的,就像他給徒弟們做菜一樣,每一道菜看似簡單,但都藏著他對徒弟們的教誨。
面對愛徒,郭德綱給欒雲平做了一道青椒炒蛋,因為欒雲平從小在他家長大,吃了他很多年的菜,而這道菜又是多年前落魄時的「救命菜」。
所以,郭德綱就做了這道菜給欒雲平,想勾起他的回憶。
面對兒徒,郭德綱給燒餅做了一道肉沫冬瓜,原因是在他眼裡燒餅就像這冬瓜最硬,但只要加點火候,就會變得軟和,同時也成了美味。
年輕時的燒餅最像「愣頭青」,但只要用時間「慢燉」,就成了舞臺上的佼佼者。
面對外甥王九龍,郭德綱做了一道魚,想提醒他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面對秦霄賢,郭德綱特意做了土豆炒辣椒,這其中也大有講究。
他們就餐的酒店是當地較好的五星級酒店,這麼好的一家酒店擺上的大都是果盤與各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菜品,按理說不會擺上家常菜土豆炒辣椒。
郭德綱之所以做土豆炒辣椒,就是想提醒他,雖然擺在五星級酒店,但必須要記住骨子裡仍是土豆炒辣椒,不要認為自己是「大龍騎自行車」,那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翻譯過來就是,即便走紅了成為了流量,但不要忘記自己只是小劇場裡說相聲的相聲演員,而不是真正的大明星,也不要妄想脫離本行去嚮往成為明星。
一道菜代表一個人,郭德綱的每一道菜裡都有故事,也都有對徒弟們的敲打。
「著名網紅表演藝術家」表面是調侃秦霄賢,實則更多是對他的敲打,以及對其他徒弟們的敲打。在當今演藝圈流量是很重要,但在德雲社只有實力才能讓演員走得更遠,流量只是輔助,實力才是王道。
郭德綱並非無聊之人,他的行為舉止中都有著自己的最終目的,帶著徒弟們錄製團綜也是如此。
一是因為半年沒演出,徒弟們需要曝光度;二是想藉此機會鍛鍊徒弟,並了解每一位徒弟;三是給觀眾看看德雲社還是有規矩的,也還有眾多有能耐有真本事的演員,而並非流量就能代表德雲社,想藉此糾正德雲社在觀眾心中的形象。
他常常將欒雲平放在嘴邊並用愛徒形容他,一是給欒雲平立人設,想借著這個突破口讓更多人認識他,二是讓觀眾看看只有有能耐的徒弟才真正受寵,三是想向觀眾傳達,像欒雲平這樣的相聲演員才是德雲社需要的,也被力捧與喜愛的。
常將欒雲平掛在嘴邊是起到正面作用,但常將「著名網紅表演藝術家」秦霄賢掛在嘴邊,起到的就是提醒作用。
經過郭德綱的敲打以及多次舞臺表演,秦霄賢有了明顯的變化。
上臺不會過分緊張,業務能力明顯增強,與師哥們搭檔遊刃有餘,同時也懂得自黑了,能將別人攻擊他的點當做包袱講出來。
這一點,師父郭德綱也毫不吝嗇的誇讚。
最大的改變是認清自己的位置與真正實力,知道自己的業務能力不如師哥們,所以不願參賽佔用其他人的票數。
一句「我一在這,票就不公平了」,自責中又帶著對自己的「恨鐵不成鋼」。
作為流量,他能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幫了自己,只有這樣,他才能靜下心來學習。
在流量的時代,秦霄賢肩負德雲社的流量,這是他的優勢,同時也是他需要努力下去的擔子。他需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礎之上,既要認清自己又要慢慢自我提升。
秦霄賢需要努力,需要被師父指點,而並不是被外行人指指點點。多給他一些時間,實力終會趕超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