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該怎麼走,永遠只與你自己有關。如果你總是對自己的錯誤耿耿於懷,或者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那你的人生之路只會越走越窄。
別為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你很普通,不是匡扶濟世的大英雄,肩膀上扛不起所有人的命運。別人的錯誤是他們的,你不要為他們的錯誤買單。
子凡是家裡的長子,小時候弟弟妹妹犯了錯,一直都是做哥哥的他「頂包」。作為老大,他覺得多負擔一些也沒什麼,但慢慢地,他卻養成了動不動就「拔刀相助」的性格。可是你要知道,超過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助人為樂」並不是什麼好事。
身邊的朋友有什麼事都來找子凡,小事就不說了,但借錢這種事可不算小,並且借錢的數目越來越大,從幾百元發展到後來的幾千幾萬元。可有個別朋友,也不求上進,借了錢從來不想著早些還。他們不是知道子凡只是一個普通白領,他自己尚且沒有買房買車,僅有的那點存款也大多寄回了家裡,能剩下多少閒錢呢?
子凡越是慷慨相濟,這樣的人越是肆無忌憚地索要,甚至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因為結婚,家裡急需用錢,他第一次催促其中一個借了錢的朋友能否先還一部分,結果被對方拉黑了。
後來,聽說這個朋友欠下高利貸,只好鋌而走險去賭博,最後卻搞得自己傾家蕩產。聞訊後,子凡再次陷入自責中——如果當時我多幫他一把,不急著催他還錢,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了。別為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那不值得,也很愚蠢。
為人處世,你的善良還是要有點鋒芒
妻子彭路深知丈夫的心結,一針見血地說:「子凡,這怎麼會是你的錯呢?我知道你為人善良,可你不過是他的朋友,勸導的話你沒少說,錢也沒少借,你對他算是仁至義盡了。況且那次催他還錢,你是迫不得已,後來他不也拉黑你了嗎?他自己誤入歧途,你不要把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我不反對你幫朋友,但咱們能力有限,只能點到為止。」
在我看來,子凡最大的錯誤就是模糊了朋友間的界限,幫人過了頭,而那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自己也吃力不討好。像這種「吃人」的朋友,沒必要為他內疚,早該斷交。
為人處世,我們可以善良,但不可以犯傻,你的善良還是要有點鋒芒。朋友之間,不竭餘力地幫忙是情分,不是本分,別人也不欠你的,你的人生只能自己買單。
有時候看到身邊的朋友誤入歧途,我們總是不免陷入內疚,往往會放大自己的責任,而忽視對方本來的錯誤。我們都不是救世主,沒有那麼大的能耐,朋友的失足真的與你無關,別再用他們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了。
對於網絡「噴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置之不理
自媒體時代,網絡「噴子」處處可見,對於辛苦耕耘的作者而言,這也算得上不小的壓力,對此我深有體會。比如,他們甚至可能只看了下你文章的標題就開始肆意謾罵,只管自己開心。如果你跟他們較真,怕是要搭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果還徒勞無功。
通常來說,遇到這樣的網友,我是不理睬的,因為沒有任何意義——你跟他們講道理,他們只想跟你打口仗。屏幕的對面不過是陌生人,何必跟不相干的人置氣呢?
公道自在人心。隨著時間的衝刷,你的舊文章會被衝下去,新文章又會發表,他們就會找到新話題去「槓」你,抑或也會出現一批三觀正的良心讀者在閒暇之際為你發聲。所以說,你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做自己的事情,不要被嘈雜的聲音所影響。如此,他們的語言對你也就不會有什麼殺傷力。
有句話說:「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寧願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較高下, 也別跟層次不同的人多說一句話。因為,優秀的人爭論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講理的人爭論只是為了贏,為了刷存在感,於事情本身無絲毫裨益。
一生中,我們難免會遭遇一些不好的事情,可能是一次情感的創傷,可能是一次旁人無故的詆毀,也可能是原生家庭的無奈與辛酸。
結語:
常有讀者來問: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從陰影中走出來?其實,鑰匙就在你自己的手裡。回憶一下,你是不是總喜歡找自己身上的毛病?失戀了,你想到的不是感情溝通上出了什麼問題,而是自己哪裡不好,於是陷入自卑;工作不順,你沒有想著追根溯源,而是感覺自己可能不適合這份工作,於是你又開始懷疑自己。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指出:「實際上傷我們最深的,既不是別人的所作所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錯誤,而是我們對錯誤的回應。就仿佛被毒蛇咬後,如果一心忙著抓蛇,只會讓毒性發作更快,倒不如儘快設法排出毒液。」所以,要想從陰影中解脫出來,你就必須直面陰影,除此別無他法。
無論是愛攬責任的你,還是因為受了傷害而久久無法釋懷的你,都是在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是對自己的一種折磨,也是最無效的解決方式。別再做如此愚蠢的事了,好嗎?
作者:霧都搖籃
授權|子語文化
排版|阿紫
審核|若若
【熱點話題】關於#善良#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與紫翹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