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開學日克服抑鬱重回校園 上海十院用音樂治療築起一座座康復的...

2020-12-19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8月31日消息(記者楊靜)「小姐姐,馬上開學啦,我申請了住校,可以推薦一些讓我晚上更好入睡的音樂嗎?另外之後的治療時間能約在周末麼?」8月30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康復科音樂治療師盛子家收到了一條讓她開心的好消息,立刻忙不迭回復了一份精心選擇的歌單。

青少年團隊音樂治療中(央廣網發 上海十院供圖)

消息來自16歲的高中女生寧寧(化名),對於寧寧來說,這次開學能夠重返校園,特別的難能可貴。因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和睡眠障礙無法堅持學業,她已休學在家一年多。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的影響,寧寧變得更加情緒化,經常莫名其妙地哭泣,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幾經輾轉,寧寧來到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音樂治療聯合門診求醫。經過3個療程的音樂治療之後,寧寧終於重新踏入了高中校園。更令人欣慰的是,由於寧寧家離學校路途遙遠,在音樂治療專家們的開學「小貼士」和情緒調節「妙方」的幫助下,寧寧非常自信主動挑戰了在學校住宿,既能避免每天上下學的奔波之苦,又能更好地融入學校集體生活。

音樂是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音樂能影響體內多種遞質、激素,如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內啡肽的釋放,所產生的生物學效應能使血壓下降、呼吸與心律減緩、降低迷走神經興奮、緩解疼痛、提高免疫力、改善催眠、產生愉悅感等。音樂治療,通俗地說就是用音樂的元素和形式進行治療,通過幫助人們緩解和消除不良情緒來進行生理和心理等多個方面的良性整合,通過自我接納從而看到生命的美好,增強生活信心。音樂治療師扮演著「老師」「醫生」「朋友」等角色,用「音樂」來幫助他人,解決問題,要了解患者的病因、疾病的診斷及患者的需求,用專業知識,為患者設計一個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案。

初次見到寧寧,盛子家發現她全程都在低著頭,目光一直盯著地板,不敢與人有目光的交流,經常會沉默落淚。運用心理諮詢相關技巧跟寧寧溝通後,音樂治療專家團隊為她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目標和計劃。在進行了8次個體音樂治療和4次團體音樂治療後,寧寧的抑鬱、焦慮情緒狀態有了明顯好轉,睡眠得到改善,與家庭的關係也變得自然親密。通過音樂治療,她還重拾了對鋼琴的熱愛,自編自彈了一首曲目,取名《拾夢》,並在青少年團體音樂治療中分享給了同伴。通過音樂治療,現在的寧寧有了更多的朋友,她重新找回笑容,還充滿了這個年紀本該有的青春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重拾學業,重新融入學校集體生活,為以後踏入社會做積極準備。

上海十院康復科主任、音樂治療聯合門診專家許綱表示,其實十院的音樂治療不僅是針對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最早的創建源於腫瘤科、放療科和腎內科等重症科室醫護人員的擔憂和反饋。醫護人員注意到,有些患者在院治療期間恢復情況良好,各項指標正常,但是出院後隔一段時間來複查很多指標卻不斷下降,健康狀況不斷惡化。有些醫生認為至少可以存活十年以上的患者,甚至都沒有撐過五年生存期,醫護人員既困擾又擔憂。

漸漸有更多的醫護人員意識到了除了病情本身和治療方面的原因之外,心理和社會關係方面的健康對於患者康復也起到重要作用,強大的心理力量和良好的社會支持能夠促進身體的康復,從而實現身體-心理-社會的全面康復。

自2015年起,十院先後與上海大學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建立合作關係,連結院內外資源成立了專門的「音樂治療聯合工作室」,對患者進行音樂治療,並聘請德國音樂治療專家Wolfgang Mastnak作為顧問。5年來,從公益人文項目到設立聯合門診,十院不斷用心加強音樂治療的建設,由康復科、精神心理科和心理護理專家、社工組成音樂治療多學科診療團隊,為有身心疾患並有心理康復需求的患者,提供以音樂治療為主的一系列幹預措施,累計有500餘人次個體治療,4000餘人次團體治療,為眾多的患者甚至醫護人員提供了心理關懷和精神撫慰。

楊女士是靜安區癌症康復促進會的一名成員,也是十院音樂治療活動的一枚忠實「粉絲」,每次開展音樂治療活動都積極地報名參加。在一次音樂治療活動分享環節上,她分享了自己的心聲:「雖然每天微笑對人,但是很多時候自己內心會覺得焦慮無助」、「音樂治療的冥想活動真的讓我感受到了平靜和放鬆,每次活動都讓我感受到了強大的心理上的支持力量。」現在楊女士經常活躍在十院和靜安區癌症康復俱樂部組織的護醫護患病房志願者活動中,為其他患友們服務,用笑容感染人心。

上海十院用音樂治療築起一座座康復的心橋(央廣網發 上海十院供圖)

作為音樂治療項目的合作者和見證者,開展音樂治療活動科室的醫護人員對於音樂治療項目評價也很高,親眼目睹了音樂治療在幫助患者緩解負性情緒和促進全面康復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不少醫護人員也積極地參與音樂治療活動,一起體會身心的放鬆。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每天面臨著巨大工作量,很容易累積壓力、產生職業倦怠感,十院定期組織音樂治療活動幫助醫護人員舒壓,大家反饋:「在音樂治療活動中感受到了無比的放鬆,眉毛都要笑彎了」「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感受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日後儘量嘗試在工作中平衡自己的身心」「希望類似的音樂治療活動日後能夠多多舉辦,可以惠及更多的醫護同志。」

得益於取得的積極效果和廣泛好評,音樂治療逐漸成為了十院的一項常規人文品牌,在取得良好口碑的同時,也獲得了中國生命關愛協會「人文品牌創新案例」、 上海市衛健委「創新性志願服務項目」、「醫療創新服務品牌」等眾多榮譽獎項,並已獲批上海乃至國家等多個項目資助。

相關焦點

  • 上海多學科專家攜手探索音樂療法 優美旋律舒緩醫患身心
    上海的醫療機構正不斷探索開展音樂療法幫助患者舒緩焦慮,感受生命的美好,增強健康生活的信心。  記者7日走進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體驗音樂治療帶來的片刻寧靜與安詳。  靜安區癌症康復促進會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她是上海十院音樂治療的忠實「粉絲」,每次醫院開展音樂治療活動,都會積極報名參加。作為癌症康復志願者,楊女士常活躍在腫瘤患者病床前,用笑容鼓舞人心。
  • 花都 :13歲女孩抑鬱自殘欲輕生,警察叔叔出手!!!
    via:抖音 廣州花都公安13歲女孩抑鬱自殘欲輕生,專家:需警惕冬季抑鬱症來源:廣州日報「我挺想死的,如果我失蹤了,不用找,直接處理後事。」案例:遭受校園暴力後患抑鬱,女孩欲在冬季輕生今年13歲的小雨2年多前遭遇了校園暴力,又因擔心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一直將此事埋在心中。此後,她變得情緒低落、壓抑。上了初一後,她發現自己上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變差,失眠,甚至出現幻聽幻覺。漸漸地,小雨產生了自殺的想法,甚至制定了相應的計劃。
  • 德國團體康復治療是什麼?一起了解霽達康復背後的堅持
    在德國康復理念中,患者重返生活,回歸社會是其進行康復治療的最終目標。今天我們邀請到由霽達康復支持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的桑賢明女士,為大家介紹廣受歡迎的德國團隊康復治療。德國團體康復模式是什麼?相互激勵,良性互動在德國中風患者的康復治療中,德國團體康復治療方式約佔50%-60%,由於文化背景差異,團體治療目前在中國的應用較少。
  • 上海專家跨院攜手實施活體肝移植手術 5歲安徽複雜罕見病女孩獲救
    上海專家跨院攜手實施活體肝移植手術 5歲安徽複雜罕見病女孩獲救 2020-07-29 11:52:05ECMO等多學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安徽複雜罕見病女孩實施了活體肝移植術。
  • 上海抑鬱醫院排名!
    核心提示:上海新科腦康醫院常年聘請北京三甲名醫定期會診,倡導行業心理精神科診療新標準,引起先進技術,和新型醫療設備,以誠信求精為行醫宗旨,致力於精神心理的研究和診療,開創了上海市精神心理科專病轉診專治的先河。
  • 【教育鋪築小康路 全國校園歌曲展播(3)】 《希望的光》上海市嘉定...
    【教育鋪築小康路 全國校園歌曲展播(3)】 《希望的光》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局 2020-10-2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中女生患抑鬱症一度想輕生,被音樂治癒自編曲子《拾夢》
    「小姐姐,馬上開學啦,我申請了住校,可以推薦一些讓我晚上更好入睡的音樂嗎?」8月30日,盛子家收到了16歲女生寧寧(化名)發來的微信。此前,寧寧因為患嚴重的抑鬱症和睡眠障礙,休學在家一年多。經過3個療程的音樂治療,寧寧終於重返高中校園。
  • 廣東17歲抑鬱女孩用剪刀自殘,專家提醒:警惕冬季抑鬱症高發
    「事實上,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療的人群中,青少年約佔四分之一。」廣州白雲心理醫院主任醫師張治華告訴記者,隨著近期氣溫逐漸降低,前往醫院看診抑鬱問題的患者也有明顯增加,「不容忽視的是青少年也成為冬季抑鬱症的又一高發人群。」
  • 最全腦梗塞康復治療方案:原則、禁忌、技巧、後遺症康復……
    全面腦梗塞康復治療總結:包含腦梗塞治療原則、用藥禁忌,還有腦梗塞康復技巧,各種後腦梗塞遺症康複方法 。 ,待神志清楚、病情穩定後再開始康復治療。
  • 【教育鋪築小康路 全國校園歌曲展播(5)】《瑤山築夢》——廣西...
    她還參與了歌曲MV的錄製,在MV中她飾演了一名的瑤族小女孩,是一名渴望上學的留守兒童,因家庭貧困輟學在家。MV描寫了大瑤山失學留守兒童在國家扶貧政策的資助下,重回書聲琅琅的課堂的感人故事。創作者們通過歌曲表達自己對大瑤山教育事業的支持,希望大瑤山的「儂給」(瑤語:男孩)「儂嬌」(瑤語:女孩),用知識改變命運,用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期待你們在愛的陽光下快樂健康成長,像一隻雛鷹展翅翱翔,像一朵鮮花自由開放,相信大瑤山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 「醫院開放日」今天開幕 上海十院高科技教學心肺復甦
    央廣網上海9月1日消息(記者楊靜)第二屆「市民健康科普宣傳周」和「醫院開放日」活動今天(1日)開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邀請了部分市民代表和職工家屬代表,來到十院驪山路臨床醫學實訓中心、智慧科普館,通過虛擬仿真技術學習心肺復甦急救措施。
  • 中國康復醫學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遠程康復工作指導意見》
    (3)康複評估設備:包括可攜式心電監護儀、呼吸功能評估設備(如肺功能測定、膈肌超聲等)、心肺運動功能測試設備、握力計、體重計、測量尺、秒表及評估量表(如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心理測量量表以及呼吸功能量表)等。  (4)康復治療設備:在院的患者可配置包括智能上下肢主被動訓練儀、有氧訓練設備、阻抗訓練設備、呼吸訓練器等。
  • 浙江康復醫院、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即將啟用 這家醫院有哪些特色...
    一座山水相依的生態醫院是一個鬧中取靜、適宜康復之地沿天目山路一路向西,過了高教路口,遠遠就能望見米黃色與磚紅色相間的外立面高樓,浙江康復醫院、浙江省中醫院西溪院區就坐落在這裡。到達西溪院區後,我特地到醫院外圍走了一圈。
  • 法國音樂節時隔十年重回廣東 歐洲歌手重磅出擊
    中新網順德6月6日電 (廖麗麗 吳秀婷)「10年之後,借著2013中法文化之春和順德的鳳城藝術節舉辦這一好時機,法國音樂節將重回珠三角。」法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領事劉佩華6日在佛山順德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6月22日至23日將邀請四組不同的歐洲樂隊和歌手登上中國的舞臺,為廣東的樂迷帶來驚喜。  劉佩華介紹,1982年由時任法國文化部長雅克· 朗創辦的法國音樂節,十年前曾經登陸廣州,當時邀請了外國樂隊和歌手,在二沙島舉辦了連場免費露天音樂會,深受民眾好評和喜愛。
  • 用血肉之軀,為患者築起「新的長城」(一線抗疫群英譜)
    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隊長劉雲說,國歌精神時刻激勵著隊員們為人民築起一道「新的長城」,並肩打贏這一場抗疫硬仗。馳援武漢61天,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症醫療隊204名隊員,始終在疫情的「風暴中心」與時間賽跑、和死神較勁,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 茂名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康復中心舉辦慶祝第十一個世界作業治療日...
    茂名網訊 10月27日是第十一個世界作業治療日,也是中國加入世界作業治療師聯盟(WFOT)後的第三個作業治療日。本次世界作業治療日的主題是「reimagine doing」,即「重構作業,慎思篤行」。為響應2020年世界作業治療日主題,茂名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康復中心開展了作業治療沙龍活動。院長黃文華等領導班子成員、精神康復中心全體人員參加活動。
  • 轉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治療方案(試行)
    (4)運用音樂治療音樂,幫助減少患者的心理焦慮,並改善睡眠質量,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康複評估和治療的期間,需注意識別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如創傷後再回閃、迴避、麻木、警覺、焦慮、抑鬱、失眠等表現。康復專業人員在發現患者存在心理問題時,可應用康復專業技術或經過正規培訓獲得的臨床心理知識,在心理幹預中起協助作用,而不是替代心理專業人員的作用。一旦發現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有惡化的跡象,積極報告主管醫療團隊,協同引導患者接受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的援助。
  • 江蘇無錫:世界物理治療日康復治療師在行動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康復醫院的康復治療師們在世界物理治療日來臨之際,走進榭麗花園社區為居民提供專業的義診指導服務。義診現場,康復治療師們為社區群眾介紹常見慢性疾病的相關信息,並現場教授保健頸椎、腰椎體操。居民聽得津津有味,還有幾位阿姨掏出了筆記本做記錄。
  • 偏癱患者上下肢抗痙攣康復治療方案,圖文演示
    偏癱患者在康復時期都會出現肢體的痙攣現象,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康復訓練就會導致患者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康復的時間也會越拖越久,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上下肢抗痙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