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吳慧婷的家,在福建漳州雲霄縣和平鄉棪樹村。這裡有1000多畝的生態枇杷園,和許多村民一樣,枇杷一直是吳家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吳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吳慧婷6歲那年,父親出了車禍,到現在生活都不能自理。全家生計,都靠母親一人張羅。在福建省各級政府的幫助下,2017年年底吳家摘掉了貧困「帽子」,日子漸漸好起來。每天清早採摘之前,吳慧婷都要用手機拍攝圖片和視頻,推送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向代理人和客戶展示當地枇杷。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但疫情來得猝不及防。受此影響,當地枇杷銷路一度受阻。漳州市及時啟動「線上花果山·雲霄枇杷網上行」抗疫助農活動,通過鋪設電商「綠色通道」、線上「直播帶貨」等形式,大力推動農產品銷售「逆勢突圍」。雲霄縣還推出「超市+合作社+果農」助銷模式,通過社區團購、同城配送搭建「供需橋」。圖為4月4日上午,吳慧婷幫母親挑枇杷走出果園(無人機拍攝)。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在棪樹村,不少村民用古法製作了枇杷膏和蜜餞。4月4日,吳慧婷和同學吳怡欣一起用手機拍攝蜜餞視頻和圖片,推送到微信群和朋友圈。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大三學生,吳慧婷已經是家中的頂梁柱。在當地電商、婦聯和村幹部的幫助下,她開了網店,還學會了直播帶貨。不過,馬上要專升本考試,為了留足備考時間,吳慧婷最終選擇通過微信賣枇杷,成了一名小微商。圖為吳慧婷在枇杷樹間自拍,採集當天推送「刷屏」素材。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40多個同學、朋友成為我家枇杷的代理人。」吳慧婷說,目前,棪樹村及周邊村落還有不少大鐘枇杷上市,一些村民還用古法熬製枇杷膏和蜜餞。這些「好貨」在吳慧婷的「朋友圈」密集刷屏,每天有許多代理人和網友下單。吳慧婷正用手機拍攝枇杷圖片,準備發給代理人。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搭乘電商「快車」,吳慧婷家的枇杷基本賣完了。截至4月7日,雲霄縣已網銷枇杷70多萬件、近150萬公斤,交易金額突破4000萬元。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這些日子,吳慧婷更加忙碌。除了幫助村民線上賣貨,她還要抓緊時間為專升本考試做準備。早上採摘,下午包裝,傍晚發貨,每個節點都在跟時間賽跑。這樣一天下來,吳慧婷要忙到晚上九點多才能靜下心來讀書。每天,她都要複習到凌晨一兩點才休息。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這名21歲女生打算報考旅遊管理專業。她希望,疫情結束之後,有越來越多的人到棪樹村觀光,體驗美麗鄉村生活。圖為吳慧婷的弟弟讀大一。每天上完網課,這名男生會到果園幫助姐姐一起採摘枇杷。姐弟正合力抬一筐枇杷。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吳慧婷展示剛剛採摘的枇杷。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吳慧婷和弟弟在枇杷樹下分揀剛剛採摘的鮮果。新華網 肖和勇攝
【來源:新華網】 傍晚,吳慧婷將包裝好的枇杷搬上車,託親戚運至快遞點發貨。新華網 肖和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