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長沙
導演:孔笙 / 張開宙
編劇:吳桐 / 曾璐
豆瓣 9.1 分
「未戰自亂,塗炭百姓。
這亂世兇年,只能是斯文掃地。」
《戰長沙》改編自卻卻同名小說,講述了湖南人民面對日本侵略者無所畏懼、勇於拋頭顱、灑熱血,一心報國的壯烈故事,還原了湖南長沙的文夕大火、焦土政策等一系列歷史事件。
在劇中,男人作為一個群體所呈現出來的眾生相可謂豐富多彩,值得推敲。一場戰爭激發了他們人性中最勇敢的部分,也消除了他們內心的懦弱,讓男人們從後方的「安樂窩」走向殘酷的戰場,保家衛國的意識從此覺醒。
雖然男人是馳騁在戰爭前線的主力軍,但女人作為大後方,其力量同樣不容忽視。劇中各色的女性形象都個性鮮明,她們敢愛敢恨,在生活中堅持著自己的處事原則,當戰爭到來臨時,她們毅然走出深閨,放棄了懦弱和逃避,毅然為民族大義獻出自己的力量。在熒幕上,長沙女兒的血性傲骨正錚錚作響,她們默默履行著「幕後工作者」的義務,用自己的實際付出為奔波前線的男人們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一場戰爭,擊退了她們本性中貪圖安樂的成分,小女人的形象從此變得高大。
《戰長沙》中外冷內熱的軍官「顧清明」,更讓觀眾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霍建華。其冷峻的造型及沉靜走心的表演方式頗受觀眾和業內人士認可,稱其為他的「轉型代表之作」,為其「出道十二年劃上了一道漂亮的分隔符」。
這該劇中,虛假英雄主義、誇張表現形式等都消失或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獨立意志、個人情懷、家族史詩,這樣的創作,容易讓人想起反映中國近代苦難的家族文學作品。前幾集中,看不到抗戰電視劇的常見元素,甚至連戰爭的緊迫感也只是隱隱存在,安靜的長沙城內,人們照常過著日子。
《戰長沙》是卻卻所著的歷史小說,以顧清明和胡湘湘的戰爭愛情故事為主線,以胡氏家族對日軍侵略的強硬反抗為鋪陳,展現戰爭年代的人性幽微。
1938年冬,日軍步步逼近三湘大地。在舉世矚目的長沙會戰、常德會戰和衡陽會戰背後,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在這場劫難中上演了一幕幕悲歡離合。胡家一家人一心保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他們自私自利,貪生怕死,恨不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大難已經臨頭,卻還不知道。然而,他們一旦爆發,起來反抗,就有「遇佛殺佛」之勢。卻卻所著的《戰長沙》表現了以胡家為代表的三湘兒女面對戰爭劫難,越遭受打擊壓迫,越是要抗爭的優秀品質,《戰長沙》展現了面對強敵時軍民百死不悔、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洋溢著巨大的愛國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