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講述了十七八歲最難忘的青春,但既沒有打怪升級的熱血,也沒有生離死別的苦情。它以戀愛為名,但男女主在劇情過半後仍然沒有告白,主線中也基本沒有後宮和福利的元素。它用極為誇張的手法來刻畫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又風輕雲淡地隱射著當代日本政治的現實。
《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下簡稱《輝告》)正是這樣一部看似沒有賣點,但一經問世就在中日爆紅的動漫作品。截至目前,前兩季動畫的豆瓣評分都高於9.0,嗶哩嗶哩累計播放近四億次。當然,作為一名年紀不小但入坑尚淺的二刺螈,《輝告》也給筆者帶來了極為深重的震撼。
《輝告》的主線劇情非常簡單,無非是互相喜歡的男女主想法設法讓對方先告白的俗套情節,但它的背景設定卻大有文章。主角所在的高中——私立秀知院學園就像是階層固化的日本社會的縮影。大財閥、政治家、法官、高級警察、黑社會大哥、宗教領袖和其他各行業精英的子女組成了校園中的vip群體。他們往往從本部初中直升高中,又早已拿到了名牌大學和未來人生的入場券。正因如此,他們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而又沒有壓力。相對應的,從其他地方脫穎而出考入秀知院的普通學生則面臨著無窮無盡的煩惱:除了拼盡全力拿到好成績,他們沒有任何提高存在感的方法。但即使如此,他們的人生也早已蒙上了來自原生家庭的陰影。
本作的女主和男主正是這兩類學生的典型代表。女主四宮輝夜來自富可敵國的財閥家庭,不僅成績優異,體育、藝術、禮儀上同樣都是出類拔萃。男主白銀御行則有著父親破產、母親出走的悲慘童年。他憑藉驚人的毅力與勤奮「肝」到了年級第一的位置,並且成為了受人景仰的學生會會長。
當然,兩個人更深刻的分裂在意識形態立場上。所謂意識形態,就是關於什麼是好的社會秩序以及如何達成社會秩序的信念體系。在當代西方世界中,意識形態圍繞「平等」和「變革」這兩個最根本的議題分裂為自由主義(左翼)和保守主義(右翼)兩極。自由主義支持變革現有秩序來追求更大規模的人人平等,而保守主義則反對變革與平等。大多數個體都可以在從左到右的意識形態光譜中找到自己的立場。
回到本作開篇,作為既得利益階級的輝夜無疑是一個極端的保守主義者。在輝夜看來,人類社會總是等級森嚴而充滿危險的,世界上並不存在奉獻和關愛。她對於自己所屬的精英群體有著高度認同,但對於普通人則缺乏基本的同理心。相對應的,白銀則幾乎是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化身。他會平等地關愛所有人,哪怕是已經背負惡名的同學,同時渴望用自己的努力來一點點改變這個世界。
然而,細究起來,輝夜和白銀又有著微妙的相似之處,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的人格特質。他們都有著極為強大而又不肯大方承認的佔有欲,他們都過分看重自己的自尊卻又時常陷入不必要的自卑。概而言之,輝夜和白銀都是「傲嬌」屬性拉滿的角色。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人格特質都來自非常典型的童年陰影。在童年時期,輝夜和白銀都被嚴厲要求,同時也都早早失去了母愛。這使得他們很難再坦然流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很難進入健康的親密關係。
矛盾的意識形態與相似的人格特質無疑會擦出「反套路」的精彩火花,本作也牢牢抓住了這一戲劇衝突點。一方面,白銀是自卑的,他擔心自己沒有資格與輝夜大小姐為伴;另一方面,輝夜也是自卑的,她擔心善良的白銀不能接受自己的卑鄙和虛偽。正因如此,「必須讓對方先告白」才成為了兩個共同的信條。事實上,不難發現,在接觸了白銀後,輝夜的意識形態立場已經開始動搖,但他們兩人「傲嬌」的人格特質卻幾乎紋絲不動。不得不說,這是符合科學的。政治心理學家早就發現,在成年之前,個體的人格特質就已經基本定型,但意識形態立場卻仍然有著相當的可塑性。
結合前兩季動畫和已經發表的漫畫情節來看,本作應該會走向「攜手克服困難、終於皆大歡喜」的結局,作者似乎也不會再深入探討兩人的意識形態和人格特質。那麼,《輝告》的藝術成就是否就止於頌揚「甜甜的戀愛」?
我們不妨再回顧一下本作的開場白:
「喜歡上一個人,然後告白,兩人結合。
所有人都說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但這卻是大大的錯誤!
戀人之間也存在著明確的權力關係:
剝削與被剝削、付出與被付出、贏家與輸家。
…
戀愛就是戰爭!」
不得不說,這並不是作者的胡言亂語,而是演化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所有的生物一樣,人類的本性就是向後世傳播自己的基因(即追求適應度)。婚姻和家庭的出現都是為了更好地繁衍和撫育後代。在這一過程,男性和女性都是各有所圖的。在漫長的人類演化中,女性在生育中承擔的直接風險和成本都遠大於男性,她們很可能是付出甚至被剝削的輸家。因此她們渴望更多更確定的回報,會更加看重配偶的資源和獲取資源的能力。相對應的,男性則更需要快速識別女性的生育能力,這最終演化成了今天的審美標準。與此同時,男性視角中的親子關係具有天然的不確定性(「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喜當爹」)。因此他們會重視童貞,甚至會暴力侵犯女性的活動自由。可見,「男才女貌」、「重色輕友」、「拜金」、「花心」都有著自己的演化起源。
概言之,在婚姻與家庭中。男性和女性都想投入最少的資源來獲得最大的適應度收益。這確實是一場披著合作外衣的戰爭。
夠了,那麼究竟有沒有真正的「愛」呢?如果將愛定義為一種完全不求回報的利他行為,那麼愛無疑是一種不具有生物演化優勢的策略。在人類基因的隨機變異中,一定會出現真正的「純愛戰士」。但他們很難在與其他個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他們向後世傳播基因的概率會更小。那麼經過漫長的演化,「愛」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稀少。當然,生物演化並不是人類演化的全部。如果權力與文化不斷地頌揚真愛,那麼純愛戰士又會獲得演化優勢,甚至成為社會的榜樣。不幸的是,人類的本性似乎是難以改變的,而違背人性的權力與文化都是難以持久的。
綜上所述,《輝告》的開場白才是三次元人類親密關係的真相,而本作的正番內容則描述了一個脫離現實的童話故事。正是因為科學的殘酷,才催生了藝術的唯美。正是因為現實中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才讓二次元成為了無數心靈的避風港。
撰文:陸屹洲 審閱:殷昊 編輯:郭靜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