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時代,網絡傳播速度非常快,我們普通人還好一點,但如果是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必須謹慎才行,不然,就有可能遭受到網絡暴力。
從最初的辱罵醜化形象,到後來發動網絡水軍造謠生事,甚至僱傭信息搜集者進行人肉搜索,讓當事人無處可藏,著實可怕。
8日,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播完了,劇中,完美人妻顧佳的家庭被林有有破壞的支離破碎,但最後卻是全身而退,毫無損失。針對林有有這一結局,網友非常不滿意。
從林有有出現那一刻起,不少網友就跑去林有有扮演者張月的微博底下謾罵詆毀,還有很多網友對著電視用拖鞋拍打,就差沒把林有有從電視裡拖出來了。
各種關於林有有的短視頻和表情包出現在朋友圈和各短視頻平臺,網友紛紛宣洩著自己對於這個角色的不滿。
某一家網店似乎從這一熱潮中看到了商機,推出了「10元一小時罵林有有服務」,並且在旁邊著名了「沒罵爽不要錢」,同時配上了一張顧佳扇林有有耳光照片的圖片,並標註「一起來發洩吧。」
網店提供的這種「陪罵服務」,還分出了「暢聊模式」和「重點劇情吐槽模式」,很多看過電視劇的網友都可以在這裡暢聊,發洩自己的心情,甚至還有人因此結為了盟友。
從某種程度來講,商家的這種做法確實會給網店增加效益,也確實會讓現實生活中的「顧佳們」解氣,但殊不知,這種營銷模式,對當事人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林有有飾演者張月的微博底下是一片謾罵之聲,有些網友甚至對她進行人身攻擊,張月幾次發文表示「和林有有劃清界限」,最後無奈將評論關閉。
演員和現實畢竟不能混為一談,要弄清楚演員就是演員,角色就是角色,這並不是現實。
就像《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家暴男馮遠徵,《還珠格格》中惡毒的容嬤嬤一樣,為了劇情需要,必須出現一些反派角色,越被人謾罵,證明演技越逼真,這是演員的能力。
綜藝節目《中餐廳》第四季未播先火,全是因為這次的嘉賓中有趙麗穎,這可是趙麗穎產後的首次參加節目,節目播出兩期,趙麗穎上了兩次熱搜。
第一次是誇趙麗穎負責任的,而第二次是指責趙麗穎吃飯巴拉菜的,節目中,趙麗穎確實用自己的筷子在圓形容器中巴拉了好多次。
小時候父母會教育我們,吃菜要吃靠近自己的那一邊,不能用筷子到處扒拉,這是最起碼的素質問題。
趙麗穎這一做法,直接引發了公憤,網友開始對她進行人身攻擊,並且把她出道之後多次吃飯的鏡頭找出,坐實了她吃飯愛扒拉菜的毛病。
《中餐廳》中最受人關注的就是晚餐這一環節了,而且藝人們也不實行分餐制,基本也沒有預備公筷。所以個人的用餐習慣在這裡顯得格外考究。
趙麗穎的這種行為,確實有些欠妥。但是反過來想一下,當時趙麗穎吃的是冒菜,基本也被吃的不剩什麼了,扒拉走花椒和辣椒翻一下找食材吃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而且其他人也確實有相同的做法,如此誇大其詞的對趙麗穎進行指責,其實也沒必要的。明星也是人,他們也會有不完美的地方,多多理解就好了。
資訊時代,我們每天最多做的事情就是對著手機、電腦獲取外界信息,殊不知這些碎片信息有些都是被惡意處理過得。
信息的傳播者大部分都會隨波逐流,不在乎真實性,讓更多的網友接收到了錯誤的信息,這對於傳播者沒什麼損失,但對於其當事人,卻造成很多困擾,甚至傷害。
請善待這些公眾人物吧,她們也只是在自己的行業裡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僅此而已。
本文出自公眾號「觀海茶樓」,如您喜歡,請您關注查詢更多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