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任嘉倫還是有期待的,畢竟有陸繹,很難不期待
因為國超文集讓我看見一個孝順懂事的少年。他在裡面寫道他因為練球受傷了,但是在父母面前還是裝作無所謂的樣子。只悄悄將好疼啊!寫在日記裡。他讓我看見為了夢想努力不懈的青年,那時候他已經工作了,他說每天工作還挺累的,但是非常開心一周還有三天時間可以練習舞蹈。我真的好佩服他,我每天工作有時候也不是很累,回到家就癱床上刷劇!他還讓我知道即使對最近的事產生懷疑。
即使遭到質疑,也不要放棄自己。他說不是沒有進步,而是進步得比較慢。好喜歡他這種不怨天尤人,一直告訴自己要靠自己要努力的性格。大唐榮耀初識,後來一直對他有好感關注他,錦衣之下之後看了國超文集更有好感了,我本人就是非常討厭說髒話那種人,可是嘉倫遇到不公時依然樂觀努力,沒有任何髒話抱怨,他現在的都是他自己努力來的,他值得。國超文集剛看到確實會想笑。
就像是自己看到以前寫的那些說說,當然我指的是在運營的方面,每個演員背後都會有團隊去幫助一些事情,這很正常,對家來進行打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市場的競爭機制就是這樣,雖然可能並不正確,但任嘉倫確實本身好像也沒有承認過自己是在那個武替的高度衝下來,只是說自己恐高,那個高度很可怕,而且武替之所以可以成為武替,就是因為人家專業,所以危險係數是比演員上場要小的。
大家都是各司其職而已,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所有演員都親自去完成一些武打動作的話,那麼武替這個行業不就消失了嗎,這些人的經濟來源也就相應地減少了呀。或許他是應該出來澄清一下的,但是他好像也並沒有承認過,所以可能覺得自己不需要澄清什麼,總之,多一些理解吧。就目前他表現出來的三觀正,以及對夢想的努力和堅持還是挺能打動我的。希望在主業演技上多多磨練提升吧。
嘉倫讓我看到了堅持和努力的意義。幫我下定決心,做當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前三個古裝劇都是任嘉倫的代表作,後兩個講真比不上前三個,但是這才是最真實的,沒有哪個演員部部劇都是精品,任嘉倫為數不多的主演作品裡這麼多精品很難能可貴了,其實即便是大碗的一線演員精品也就那麼幾個而已,包括那些影帝影后獎拿到手軟的演員。本來覺得是古偶很靈的,驚豔了,結果錦衣後的兩部戲垮的厲害。
不知道之前的到底是不是導演,人設加成了很多了。一切留給下部作品吧,比如一生一世。對他還是有期待的,畢竟有陸繹,很難讓人不期待,但是演技提高談何容易,看他的路線也不像沉下心演戲那種,就一樣的感覺,下部戲再不好,就還是抱緊陸大人吧。秋蟬因為是錦衣之前拍的(拍完秋蟬一個星期後拍的錦衣),加上人設上也有點點相似,所以秋蟬和錦衣確實會給人一直似曾相識感。
但大唐,狄仁傑,暮白首(都看完了),白蛇(看了前30集),一系列看下來(PS今年才知道任嘉倫,今年開始看的,幾部劇觀看時間間隔很短)完全沒有一點點陸繹的影子。就拿大唐來說,很多人感慨覺得廣平王和陸繹不是同一個人演的,廣平王是鮮衣怒馬的少年兒郎,陸繹則是官場中摸爬滾打的冷血錦衣衛,另外看到你提到了今夏,最好的我們,是幾年前看的,當時看了幾集看不下去,不太記得裡面的表現了。
以家人之名我看完了前四集,第五集看到一半沒看下去了。我老是閃回今夏的影子,特別是裡面有一個場景就是小巷子裡小尖吼這飛出來那裡,我真的一秒飛回今夏吼飛出來錘大楊那一幕。特別喜歡他陸繹的眼神戲,但考古他所有的戲,發現眼神戲一直存在,而且都差不多吧。因為陸繹人設冷漠臺詞太少,所以眼神戲格外凸顯。他上嚮往的生活自己都說了,用同樣的呈現方式演了幾部劇怕觀眾不接受。
客觀地講作為一個真粉,同樣的方式呈現就是挺危險的。用多了,給觀眾的印象勢必固化。演員挺不容易得,有自己風格是好事但是也是壞事。演技這種東西不是每個明星都有。有些明星能得獎但是不意味就是有演技了。這就是演員和明星的區別吧。大家心裡知道就行,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拿啥本子演啥本子,好本子少資源也挺虐,他自己不喜歡情情愛愛的想挑戰有難度的,但是沒辦法,找他拍偶像劇的很多,而且他也不是想拍啥就能拍啥,更何況偶像劇也挺好,他有顏值有演技,偶像劇也能拍得讓人喜歡。
錦衣之下就是古偶,你不磕,也有的是人磕。覺得是人物設定就有點問題,應該是21年或者以後出生的,香港淪陷時,應該20出頭,犧牲時才24歲左右。年紀較輕,會有年輕人的不成熟。還有劇中戲份剪輯過多,也是導致人物形象不豐滿。咱也不能一味誇他演技好,在秋蟬裡,我是看完了的,葉衝有錦衣的影子,不過很少,前期幾集確實出戲,感覺不是特別自然,不過我喜歡他,我都看完了,在10幾集以後,明顯好多了,也看不到陸繹的影子,我還是喜歡後期的葉衝,前幾集確實演得不太好,容易出戲。
頭幾集確實出戲,給人感覺不自然,我是他粉絲,很喜歡他,因為喜歡我把他都看完了,後期的葉衝我很喜歡,明顯自然很多了,演技方面還需考量,看後面幾部劇吧,不過演的好與不好都不影響我喜歡他。他皺眉不高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葉衝勸過純子很多次,不希望純子捲入戰爭,讓她女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可是純子一意孤行不聽勸告,一心追隨葉衝到香港。所以葉衝雖然內心對純子的到來感到不安恐懼而表現得不高興,但也可以用上面那個原因來掩飾。至於將軍的角度,那是人家兩兄妹的事,只要純子不計較,他也不好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