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送一根綠松石拐杖給馮小剛,看清楚了他是什麼樣的

2020-08-18 孔甲丙

「禮貌和教養對於裝飾人類或其他一切優良品質和天資,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是與內涵修養掛鈎的,對待他人不卑不亢,對待生活寵辱不驚,原則與善良並存於心間,方能贏得尊重。

我國知名導演馮小剛在面對昔日好友馬未都的無心之過時,就用一句話贏得了馬未都的尊重 ,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馮小剛

馮小剛的導演之路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家庭並不和睦,在他降生不久後,父母就離異了,馮小剛跟著母親和姐姐一起生活。

馮小剛上到高中的時候就選擇了參軍,並通過努力,正式進入了軍區文化單位,進行文化宣傳工作。

馮小剛正式進入影視圈是從美工做起的,他最早是在1984年擔任《生死樹》美術助理,次年進入北京電影藝術中心擔任美工。

因此,鮮少有人知道,馮小剛的繪畫功底身份深厚,因為在那個年代,還沒有噴漆一說,美工從業者都需要親手去畫。馮小剛也曾經在社交媒體上曬出過自己的畫作。

而在最早接觸電影拍攝的時候,馮小剛不僅僅幹美工的工作,他還經常幫著拍攝,在片場幹一些大大小小的雜活,這些經歷都成為馮小剛早期的寶貴經驗。

1991年,馮小剛正式拿起劇本,擔任《遭遇激情》的編劇,並順利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編劇提名。

而也正是在這一年,馮小剛與王朔、馬未都因為《編輯部的故事》結緣,三人共同擔任編輯,在電視劇拍攝過程中建立了友誼。

《編輯部的故事》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一部電視劇,播出之初就引起了全國轟動,甚至被稱之為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鼻祖,時至今日,仍舊很少有電視劇能夠超越。

《編輯部的故事》劇照

馬未都的無心之過

馬未都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他1955年出生於北京,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學者,他是我國首個創辦私人文物博物館的學者,他的私人文物藏品價值超過百億。

馬未都本人十分有才華,不僅整理出版過多本文物科普文獻,他的文筆功力更是深厚,曾擔任國內多家雜誌編輯以及影視劇編輯,還出版過多部小說作品。

馬未都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收藏文物,他也經常去一些文物攤子上去撿漏,靠著一點一點的積累,他的珍貴私藏文物過千件。

而他卻表示,自己的文物一個不留,最後都會上交給國家,很多文物愛好者都被其大公無私的精神所折服,而他也一度被評選為「大國非遺工匠文化大師」。

馬未都

在《編輯部的故事》引起轟動之後,馮小剛與王朔越走越近,兩人多次展開合作,王朔甚至一度被稱為馮小剛的「御用編劇」。

與馬未都的關係平平,畢竟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都忙著發展各自的事業,無暇顧及聯絡感情。

據馬未都參加節目時說,與馮小剛真正關係緊密起來還是近十年。人過半百,積累了很多閱歷,交朋友也不再只停留於表象,開始由面知心。而馬未都對馮小剛的評價很高,具體原因竟然是因為一根綠松石拐杖。

王朔

根據馬未都的描述,有一次,馮小剛過生日的時候,邀請老朋友馬未都來參加生日宴會,算是老友相聚。

馬未都欣然應允,並準備將自己珍藏10多年的一根綠松石拐杖當作生日禮物送給馮小剛。然而當時沒多想的馬未都卻忘了,生日送鍾以及拐杖可是很大的忌諱。

生日當天,與馮小剛一見面,馬未都就掏出了自己準備好的綠松石拐杖。馮小剛看到拐杖,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說:「你怎麼知道我快用上這玩意了?」

馮小剛的這句話讓馬未都一下子醒悟了過來,他在懊惱自己失誤之餘,也看清楚了馮小剛是什麼樣的人。

馬未都和綠松石拐杖

馮小剛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巧妙的化解了尷尬,還提醒了馬未都,說明馮小剛是一個不拘小節,對朋友付出真心的人。

馬未都也因為這件事在節目上表示了對馮小剛的尊重:送一根綠松石拐杖給馮小剛,看清楚了他是什麼樣的人。

馮小剛正是由於多年在影視圈中的摸爬滾打,閱盡千帆,所以情商很高,知道誰是真心朋友,也知道怎樣與真心朋友相處。

因此,馬未都給予了馮小剛尊重,馬未都在節目中多次談論起與馮小剛的感情以及對馮小剛的評價,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馮小剛

「小鋼炮」馮小剛與高情商馮小剛

馮小剛在影視圈中浸染數年,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導演,成長為與張藝謀齊名的知名導演,馮小剛在這一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常人是無法想像的。

馮小剛評價自己的話是:「我就是一個市民導演。」這句話表明了他成名之後對自我的認知,同樣也表明了,他的電影作品所傳達的東西注重現實,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中國影迷對馮小剛電影的評價毀譽參半,《唐山大地震》喚醒了人們對悲痛的回憶,讓無數中國人感動落淚。

而《私人訂製》卻又被視為炒冷飯,是老作品《甲方乙方》的翻版。面對讚美,馮小剛欣然接受。面對詆毀,馮小剛也會反擊。

馮小剛可以說是內地影視圈內最敢說話的人了,他有著自己的原則,對一些事情總是敢於批判。

馮小剛

2004年,《天下無賊》的新聞發布會上,面對曝出自己家住址的某娛樂周刊的記者,馮小剛絲毫不慫,破口大罵,引起輿論一片譁然。

在電影《一九四二》上映之後,票房成績並不理想,有網友就對馮小剛提出了指責,而馮小剛沒有容忍,很快憤怒回懟這個網友。

種種言論之下,馮小剛被冠以了「小鋼炮」的名號,意思是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人看不順眼都要指責。

馬未都在生日宴會上送一根綠松石拐杖給馮小剛,通過馮小剛的一番話看清楚了他是什麼樣的人。馬未都口中的高情商的馮小剛與眾多國人眼中的馮小剛好像判若兩人,馮小剛好像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

實際上,馮小剛的高情商與他的喜歡懟人並不矛盾,被馮小剛懟過的大部分是不平之事或者是批判他電影的言論。

不平之事關乎原則,批判言論關乎信仰。看不順眼的事,馮小剛只要認準了自己的原則,就有底氣去批判、為別人出頭。

毫無疑問,馮小剛對自己的作品十分看重。對於自己拍的一些爛片,馮小剛知道評價很低,也懶得去辯駁。

而對於一些自己傾注了無數心血的作品,馮小剛是十分看重的,這是他多年從事影視行業的積累,也是他這一生所熱愛的藝術,面對一些批判,馮小剛無法容忍,多次回懟。

王朔

而在影視圈中打拼一生,馮小剛也早不需要阿諛奉承,對身邊的人也看的十分透徹。所以,馮小剛會以高情商面對馬未都的無心之過。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良好的內涵修養,一個人的內涵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閱歷的積累以及各種知識的不斷獲取。

而在當今社會中,虛浮之風盛行,許多新時代的年輕人沉浸在安逸享樂之中無法自拔,他們透支的是父母的財富以及自己的寶貴時間。

要知道,一昧享樂只能讓人紙醉金迷,一事無成。年輕人應該把握好自己人生的黃金階段,多拼搏,多接觸,多改變,閱盡千帆,沉澱感悟,養成良好的內涵修養,體味生活真正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丁真戴火綠松石,你了解綠松石嗎?大體上來解讀一下綠松石
    在我國的古代綠松石,較多發現是用於青銅器的鑲嵌。極少數會製作成雕件來使用。90年代以前則多是作為奇石擺件來售賣,也有一部分是用來出口創匯的,伴隨著文玩熱之後,藏傳文化的影響才讓人對綠松石重視起來。現在好的綠松石的價格遠超黃金,所以在文化行經常聽到老玩家講,我們以前綠松石賣多少錢,這樣的行情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白藍料綠松石如何,應該怎麼盤玩?
    借著這個玩友的問題小悅跟大家聊聊白藍料松石白藍料如何盤玩呢?其實挑選一塊好的白藍料就算盤好了一半,為什麼這麼說呢?之前小悅寫過一篇關於綠松石白藍料的文章,感興趣的可以查看之前文章。如果你想玩綠松石,但是預算不多,不妨可以從白藍料玩起。白藍料松石性價比高,價格相對較低,甚至比一些顏色稍深的松石瓷度還好一點。
  • 佩戴綠松石有什麼寓意?
    其顏色以藍綠色調為主,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喜愛,相傳「完璧歸趙」中著名的和氏璧傳聞就是由它所制,可見綠松石地位之高,如今綠松石更是被製成戒指、項鍊、耳飾等被人們隨身佩戴。 可是你知道這種珍貴寶石可不只是好看而已喲,它還有很多豐富的寓意呢!今天弘毅就告訴你綠松石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 為何馬未都說:馮小剛和王朔之間,就是一種互相「利用」的關係?
    但勝在聰明,馬未都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馮小剛最大的聰明就是會利用比自己更聰明的人。」當年媒體紛紛將馬未都的這一說法解讀為「貶低」。但王朔在一次採訪中卻說:「這不是一種貶低,反而是一種誇獎,這是一個人的能力。」馮小剛就是憑藉這種能力,從一個普通人混到了京圈大導演。從年份上看,馮小剛出生的時候,我國國內經濟形勢並不好,那段歷史,我相信大家都知道。
  • 馬未都:馮小剛是一個聰明人,是王朔的小說成就了他的電影夢
    聊到馮小剛這一個人,其實馬未都表示沒有王朔認識得早,他是由王朔帶過來了,能與他相識也是緣分於一部電視劇開始。用馬爺的話來講就是,小剛是一個特別擅於模仿的人,而且極為聰明,他的成功不是沒有理由的,當然說到實處,也是有王朔一半的功勞。
  • 純天然綠松石吊墜湖北產地掌柜為你解答銀川
    但是,綠松石開裂也有另一種說法,說是地質原因造成的,簡單地講一般綠松石開裂就是表示綠松石本身有裂,內部有傷。在松石打磨拋光的時候,細微的綠松石粉末結合高速拋光的作用,形成的光澤會暫時掩蓋某些細微的,或不易察覺的裂,只是暫時被遮蓋了。
  • 馬未都誇馮小剛書法「水平高超」,專家:純粹瞎筆吹,不嫌丟人
    本期話題:馬未都誇獎馮小剛書法「水平高超」,專家:純粹瞎筆吹,也不嫌丟人!聲明:本文系今日頭條原創首發,抄者必究。譬如,大導演馮小剛先生便是其中頗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位。據說馬未都大人曾誇獎說,馮小剛導演的書法落筆生金,字字有法度,水平高超。
  • 綠松石男戒您見過嗎?看了才知有多霸氣
    說起文玩,大多數男性玩友應該是人手一隻手串吧,這也是文玩界不成文的入門坎,毫無疑問,手串是綠松石中的王中王,盤玩起來的手感,湧動時的靜思,玉化後的喜悅,都使得文玩迷們無法自拔。但你見過綠松石男戒嗎?綠松石戒指是天生適合男性的配飾。
  • 胡小林:七個兒子和一根拐杖的故事
    胡小林:七個兒子和一根拐杖的故事  我這裡邊有個故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是一個佛陀的故事,講了感恩的道理。這個故事很簡單,但這個道理很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感恩,感恩,你自己會帶來什麼樣的果報。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七個兒子和一根拐杖的故事」,這個故事講了為什麼要感恩。
  • 馮小剛成名後,靠書法貼上不世俗的標籤,馬未都誇讚:有大師水準
    ,他就是——馮小剛。他執導過很多叫賣的電影,很多電影也非常有內涵,也拍了很多正能量的作品,像《芳華》、《老炮兒》、《唐山大地震》等。那麼你會問,他是不是家裡有背景,所以能在娛樂圈有這樣的成就,要知道,娛樂圈可是一個完全看資源看背景的地方。那麼,馮小剛的背景和資源是什麼呢?
  • 高瓷、瓷釉、玉化,三種綠松石有啥不同,各代表什麼意思?
    2、瓷釉級綠松石瓷釉級綠松石指的是:料質非常細膩的綠松石經打磨拋光後,表層與瓷器類似,也會出現一層釉面光澤,因此被稱為「瓷釉級」綠松石。高瓷綠松石肉質細膩度相比較瓷釉級綠松石而言要遜色一些,很難出現脂感極強的釉面。3、玉化綠松石
  • 綠松石多少錢一克?哪些因素會影響綠松石最新的市場價格?
    綠松石的價格一直是新老松石玩友們最關心的一個點,隨著近年礦口的關閉,導致綠松石的價格水漲船高。要弄懂綠松石的價格,前提是要學會先評估綠松石的品質維度好壞,綠松石不同的品質會對應不同的克價,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影響綠松石的幾個因素和最新的綠松石市場價格。
  • 你以為綠松石開裂是因為缺水?錯!還有這4個原因!
    冬天來了,雖然南方地區還沒有那麼冷,但是在北方地區,已經到了出門就瑟瑟發抖的季節了,在這樣的季節裡,對於文玩人來說,最怕的是什麼,那就是開裂,尤其是對於喜歡綠松石的玩家來說,一不小心就開裂了,很多玩家以為綠松石開裂是因為缺水,其實,綠松石的確會因為缺水而開裂,但也並不是所有的開裂的原因
  • 綠松石多少錢一克?這4個構成要素告訴你答案
    首先說品質對綠松石價值的影響: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三分料七分工」,大概的意思是說,一件玉雕作品的價格,料子佔三成,工藝佔七成。其它玉料不太了解,這裡不多說,但這句話若是用在綠松石這個品類上,可能並不適用……
  • 馬未都當年開酒吧,賠掉43個四合院
    王朔是法人兼理事長,馬未都是秘書長。成立的新聞還上了當年1月12號的《人民日報》,發在第3版,「科學·文化·體育」版,標題叫《海馬影視創作中心在京成立 一批中青年作家進軍影視界》。關於為什麼叫「海馬」,馬未都聊過,最早是他提議起個動物的名字,起來起去,都不合適,最後大家一合計,創作室清一色男的,沒女的,海馬是雄性繁殖,不如就用「海馬」,就此定下。
  • 《楚喬傳》已經被綠松石「承包了」!
    劇中有很多特寫的鏡頭將觀眾的視線集中在了精美的飾品上,小編我每次都睜大了眼睛看得格外仔細,這不是咱們十堰盛產的綠松石麼?男主宇文玥公子一出場就迷倒一大片女觀眾,不過身前的綠松石掛飾才是全身的亮點啊,誰讓他全身上下就掛那麼點飾品呢!
  • 2004年《天下無賊》,劇本屢次不過審,無奈之下馮小剛只能求他
    他多次打破自己保持的香港地區票房紀錄,一個人的可怕之處不在於他紅,而在於他不僅紅還努力。他的劇本《一地雞毛》和《手機》也都成為了馮小剛的代表作。這讓馮小剛急的每天來迴轉圈圈,煙抽了一根又一根,忽然靈光一現,他想起了王朔。
  • 綠松石也是12月生辰石?9家大牌綠松石珠寶,肯定有你買得起的!
    (該胸針共有41顆綠松石,78顆鑽石)讓.史隆伯傑設計,18K金鑲綠松石及鑽石胸針下面這件讓.史隆伯傑設計的綠松石與鑽石葉子項鍊,堪稱松石珠寶鑲嵌精密細節的典範。項鍊的綠松石部分由560顆總重達79.91克拉,顏色統一、完美純淨的圓形綠松石巧妙排列而成。
  • 配綠松石胸針顯高貴,但花口罩卻掉檔次
    白裙配綠松石胸針顯高貴。如今美國已然成為特殊時期的焦點,第一女兒伊萬卡作為老特家的顏值擔當,稍有動作就會引來眾多關注,參加圓桌會議的伊萬卡高貴衣品回歸。參加如此重要的會議,伊萬卡穿搭怎麼能馬虎,之前都是通過視頻進行會議,穿搭上可以稍微放鬆些,如今又要公開亮相,伊萬卡選擇了一款簡潔的白色裙裝,白色雖是淺色,卻非常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