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葉京選中拍《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演員們,現在都很紅呀

2020-10-05 劇透社

Hello,大家好!今天的你們都開心了嗎?都在忙些什麼呢?話說,每次說起北京人想到的都是這部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他們是一群出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生長在北京某軍隊大院的孩子們所共同經歷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

強烈推薦下《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聽這幾位耍貧打趣確實過癮,不過更值得稱譽的是對於特定時代下人物狀態的刻畫。

這幾位演員演技在線(白百何也尚處於不招人討厭的階段甚至有些可愛),動不動就是幾分鐘的長鏡頭,當然也是導演功力所在。

類似的作品,陽光,血色浪漫,老炮兒,黑的雪(可視作老炮兒前傳)…在這部劇裡有段詞兒寫的特好——這群人做著夢一直不願意醒。做著夢,就有特定的浪漫,就有耍貧使壞不讓人討厭的勁兒,就有後來老炮兒一腔孤勇和對巨變的首都和時代極度的不適應。好的作品,應如是,有表達,惹人懷想。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又迎來了一個寒冷的冬季。已過而立之年的作家方言(佟大為飾)聽說他兒時的夥伴高洋(果靜林飾)已經離開了人世,痛苦萬分的他陷入了沉思,開始了對青春往事的追憶。方言兒時經常一起玩耍的夥伴除了高洋,還有高洋的弟弟高晉(黃勐飾),以及卓越(文章飾)、許遜(陳羽凡飾)、馮褲子(佟磊飾)等。他們都是出生在五十年代末,生長在北京某軍隊大院裡的孩子。他們共同經歷了那個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

當年被葉京選中拍《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演員,佟大為、文章、果靜林都火了,甚至連白百何都成功晉級一線了,只有我最喜歡也是劇中顏值最高的金燕(高露飾)一直有點不溫不火,真的希望她能紅起來。

另外,看《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讓我十分想念文章同學,那麼優秀的下顎骨,那麼青春洋溢的笑臉,那麼肆無忌憚的笑聲,真招人心疼。

講真,整部劇不知翻看了多少遍,依然不厭。劇裡展現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的打架,茬琴,戀愛,唱歌,察藍,板綠,當兵,下海,生離,死別,忠誠,背叛,大院兒,江湖,改革開放,猛龍過江。演員們將角色塑造的活靈活現,每個人物都是閃光點。

好啦,今天就和大家聊到這啦,大家最喜歡這裡面的哪些演員呢?

相關焦點

  • 葉京講述《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最近,一部沒有明星、未經炒作,長達52集的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在碟市、網絡上悄然走紅。京城老頑主的殘酷荒誕青春令人無法釋懷,京派方言、揸琴、揸架、拍婆子、刷夜、革命電影臺詞……所有那個年代的京派風情激蕩人心。
  • 執導《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葉京找女演員反串出演
    葉京執導、馮小剛監製的電影《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亮相上海電影節。葉京透露,片中兩位重要的男性角色——方言和高洋均由女演員反串出演。他還稱讚兩位反串女演員啜妮和閻汶宣非常敬業,敢於為表演犧牲。電影《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改編自王朔的小說《玩的就是心跳》,葉京2006年曾執導過電視劇版本。
  • 電影版《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重回七十年代 大院三鐵馮小剛王朔葉京匠心打造
    由葉京執導,馮小剛監製,啜妮、楷旋、閻汶宣、張逗逗、姜珮瑤主演的電影《與青春有關的日子》6月18日在上海舉辦「七十年代,你好」主題發布會,導演葉京
  • 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有關的日子
    陽光熾烈,暑氣逼人,坐在計程車裡,看著窗外,突然想起《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方言那夥人初到廣州的情景。腦海中冒出方言的幾句臺詞,一瞬間啊,恍惚回到看這部劇的年月。不敢相信,那是12年前的事了。那年我才十九,剛從大學輟學,住月租300塊的單間,靠給二流通俗雜誌供稿為生。每天寫完東西,也不知怎麼打發時間。恰好手邊有一套《與青春》的碟。
  • 葉京導《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馮小剛王朔保駕護航
    由葉京執導,馮小剛監製,啜妮、楷旋、閻汶宣、張逗逗、姜珮瑤主演的電影《與青春有關的日子》6月18日在上海舉辦「七十年代,你好」主題發布會,導演葉京、主演啜妮、楷旋、閻汶宣、張逗逗悉數來到現場為電影站臺助威
  • 開播十年後,再說《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傳說,寧瀛和張元都打過這部小說的主意,而第四代最優秀的女導演張暖忻也曾有此打算。只是這部小說最終還是落在了王朔的好友葉京手上,便是那部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必須寫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這部命運磕磕絆絆的電視劇,還明顯受益於王朔的另兩部小說《橡皮人》和《動物兇猛》。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結束之後,她分不清自己是金燕還是高露
    從2005年進入到《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劇組中,到今天已經過去了整整14年,當年那個手臂纖細,雙腿修長的姑娘看起來沒有多大變化,時間沒有在她的臉上刻下太多痕跡,歲月仿佛對她網開一面,又像是從她生命中偷走了太多年華。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演員現狀,三人離婚一人去世,佟大為最幸福
    2006年的時候,一部關於青春記憶的電視劇上映,名字叫做《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很有時代的特點,編劇編的好,導演導的好,演員演得好,而凡是和青春有關的影視和小說,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改編自作家王朔的小說《玩的就是心跳》。
  • 老炮們的青春往事
    北京的群眾演員頭頭們緊急開會,決定集體和《與青春》劇組抗衡,讓全北京的群眾演員都不來拍這個戲。 劇組找來群眾演員的頭頭們協調,恩威並施,才要到人。再次開拍時,因為葉京要求打得逼真,演卓越的文章幾乎是在真打,把群眾演員打急了,開始反擊。 最後,戲裡戲外,真打假打已經分不清了。
  • 馮小剛王朔葉京再合作 左小祖咒自編自導拍新片
    馮小剛和王朔則再度為葉京保駕護航,三人共同打造《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民謠歌手左小祖咒將自編自導《走吧!張小硯》,高原的攝影集《把青春唱完》也將被改編成電影,陸川有望擔任導演。陸川有望執導搖滾題材電影 左小祖咒拍公路片    不久前,老狼、汪峰、高旗、丁武等搖滾圈「老炮兒」合唱,引發了歌迷集體回憶。而高原早於去年就推出了攝影集《把青春唱完》,收錄了她用相機拍下的搖滾歌手黃金時代的珍貴影像,如今這部攝影集也將被拍成電影。
  • 佟磊是葉京的「替罪羊」,因馮褲子得罪馮小剛了,如今只能演配角
    相信有不少網友都看過《龍嶺迷窟》這部電視劇,這部劇的男一號是潘粵明。除了潘粵明的角色演繹讓人驚豔外,還有一個角色也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劇裡面的「大金牙」。他的扮演者就是佟磊。佟磊曾在導演葉京拍攝《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電視劇裡飾演過「馮小剛」。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是對一代人的祭奠 | 國劇經典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但同時它又是極為獨特的一部青春劇,在一團混沌迷惘鬧騰荒謬的情節之後,當你和角色一起走到故事的結尾,驀然回首,耳邊響起歌聲:「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是對一代人青春的懷念!那時我們有夢有愛
    這是一部一半在北京「每天臭貧+貴圈真亂」一半在廣州「每天臭貧+貴圈真亂」的青春劇,看著佟大為、白百合、陳羽凡、文章這些人整天你喜歡我我喜歡他他喜歡她的劇情,相信每位觀眾都會在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中感到三觀受到挑戰……《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但同時它又是極為獨特的一部青春劇,在一團混沌迷惘鬧騰荒謬的情節之後,當你和角色一起走到故事的結尾,驀然回首,耳邊響起歌聲
  • 他演活馮褲子得罪馮小剛,本想大火一把,卻淪為葉京「替罪羊」
    並且佟磊可不是什麼無名小卒,他當年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將「馮褲子」演得是惟妙惟肖,本想大火一把,沒想到卻因此開罪馮小剛。葉京和馮小剛都是京圈導演,在業界赫赫有名,從小也是特別好的朋友,但是大家在拍戲上有不同的看法,時間長了難免會互相鬥氣、比較。其實這也沒什麼,任何一個專業人士都覺得自己認為的才是對的,別人的想法都有待考證,甚至連狗屁都不是。當初葉京籌拍《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怎麼也找不到飾演「馮褲子」的人。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的「吳胖子」走了,今年才41歲,他叫班贊
    我一直以為《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愛笑,臭貧、搞笑的「吳胖子」,永遠不會離開呢。對,班贊就是飾演「吳胖子」那位。你如果看過葉京執導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一定會記得他。當然,更多人不認識班贊。作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和話劇導演,班贊還有哪些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詮釋的「吳胖子」。我一直覺得「吳胖子」的演技在那部經典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可以排進前三名。
  •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是根據真人真事而改編的嗎,這些人物都是誰
    每個故事的構思都是有出處的,是真實存在的。或大或小的因子,都能被無限放大,經過後期藝術加工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顯得更理想化。《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本劇根據王朔的小說《玩的就是心跳》改編,北京土生土長的著名導演葉京導演的,劇情講述的是一群出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生長在北京軍隊大院的孩子們所共同經歷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
  • 葉京因不倫戀被打 《再過把癮》女演員曝光(圖)
    《再過把癮》導演葉京    某知名導演因婚外情遭毒打的新聞傳出後,坊間紛紛開始猜測這位被打導演的身份,而猜測的最大線索則是「該導演以拍攝青春偶像劇聞名」,趙寶剛導演還差點因此背了黑鍋,但他在新聞傳出的第二天馬上作出了澄清。
  • 《陽光燦爛的日子》:那些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影片講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大人們沒空理會小孩。一群生活在部隊大院裡青少年便開啟了他們的快樂時光,打架、鬧事、拍婆子。自此馬小軍開始了五味雜陳的青春生活。影片開頭,是主人公的一段旁白,緊接著是被鮮花包圍著的毛主席的雕像,敲鑼打鼓歡送解放軍的人們。熱鬧、宏大的場面一下子就將觀眾帶進那個特有的時代——文化大革命時期。馬小軍坐在卡車上,看著面前駛過的坦克,幻想著自己以後也要成為一名讓人崇拜的戰鬥英雄。這與70年代前後那個大的環境和時代背景以及家庭的影響有關,讓他們從小就有對英雄主義的幻想。
  • 查文浩 | 與《青春禁忌遊戲》有關的日子
    與《青春禁忌遊戲》有關的日子2003年秋天,我13歲。  一天晚上,母親帶我去找父親(查明哲) ,那是我第一次踏進中央戲劇學院(以下簡稱「中戲」 )四樓的禮堂。  那部戲當時叫做《親愛的葉琳娜·謝爾蓋耶夫娜》,也就是現在的《青春禁忌遊戲》(編劇: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雅【俄】,翻譯:童寧)。臺上有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他們是中戲99級表演系的畢業生,他們當中有現在活躍在影視圈的一線演員,也有依然「戰鬥」在話劇舞臺上的國家話劇院、北京人藝的臺柱子。那天他們與我熱情交流,我才知道,原來父親是他們這部戲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