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終於,糾結了近兩年,終於要發起《希瑞希曼動畫大百科》的眾籌了。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1989年,北京電視臺60集譯製版《非凡的公主希瑞》和廣西/新疆臺50集譯製版《宇宙的巨人希曼》在中國首播。
1989年的1月,也就是距現在整整三十年前,時年小學五年級的我在西安電視臺第一次邂逅這對超級兄妹和劇中其他的一些好玩可愛的角色。從那一刻時,這個系列留給我的美好一直就保留了三十年。
由於過去的一個多月,全家四人都病倒了,加上《變形金剛·時代》眾籌延遲,使得原本於去年年底就應該發起的眾籌一拖再拖,很多熱心的朋友都在問,都很關心。這裡,非常真誠的說一句,謝謝你們對我們眾籌的一貫支持。
關於《希瑞希曼動畫大百科》的眾籌,我這裡先簡單說幾句----
1、本次眾籌擬於1月23日正式發起(60集《希瑞》中國30周年首播日);
2、分檔及眾籌金額還在測算中,1月23日當天同時發布;
3、1月21日-22日,我們還會連續發布公告,給大家介紹相關情況
4、如果大家怕到時錯過,可以上摩點網PC端或APP,預約提醒(但我認為不必,因為我們的眾籌期長達60天)
再次感謝大家一路的相伴相知,希望這次我們能比以前做的更好!
以下是本次眾籌的創意文案,具體的眾籌預約連結,可以點 原文連結,鏈至摩點網相關頁面,謝謝
========================
項目詳情
希望這本書,能夠打開時光隧道的一扇窗,讓你看到窗外童年的自己。他正守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你坐在他旁邊,用手指一下五彩斑斕的螢屏,微笑著轉頭說,「我從未忘記」
1989年,一個註定被70後80後孩子們所銘記的年份,
這一年,我們結識了一對來自大洋彼岸的「超級兄妹」
他們透過一面閃爍著細碎雪花的電視螢屏,
向你我的童年大聲喊出——
賜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
灰殼顯靈,希曼來啦!
這聲呼喚就像咒語,
孩子們立刻推開手裡的作業和玩具,
把同學的邀約,老師的訓誡,
甚至家長的嘮叨都一股腦丟在腦後,
爭先恐後,著魔似的,
奔赴那個奇妙的世界……
在那裡,他們將投入一場偉大的冒險,
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與罪惡的霍達克、邪惡的骷髏王戰鬥到底。
與他們並肩作戰的,是
以希利亞的非凡公主希瑞!埃坦尼亞的宇宙巨人希曼!
飛美遜動畫製作公司自上世紀60年代建立,歷經20餘年,締造並見證了美國電視動畫的輝煌時代。
作為飛美遜的旗艦動畫片,1983年出品《宇宙的巨人希曼》與1985年出品的續篇《非凡的公主希瑞》,一經推出便風靡世界,成為億萬動畫觀眾的心儀之作。
以下兩則事例佐證該系列動畫影響之大:
至1985年1月,全球玩具巨頭美泰公司憑藉「希曼」玩具系列,一度力壓孩之寶的「變形金剛」,以3.5億美元年銷售額稱霸一時(加上其它系列商品,銷售額更是達到驚人的10億美元!),至今仍被視作玩具營銷的經典案例;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因片中的「武力相向」等一系列問題,在北美法律界和文化界引發持續爭議,從而導致美國電視產業政策為之改變;
時間來到1989年,
風靡全球的「超級英雄」兄妹終於登陸中國;
1989年1月23日,
北京電視臺譯製版《非凡的公主希瑞》60集全國首播;
1989年12月23日,
廣西臺-新疆臺譯製版《宇宙的巨(主)人希曼》50集全國首播。
自此,「希瑞」「希曼」連同「賜予我力量吧」「灰殼顯靈」等時髦咒語,以及霍達克,骷髏王,鸚鵡仙子,小不點奧克,拉茲夫人,曼泰納等數十位精靈古怪、鮮活迥異的配角,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國觀眾奉上了一幕異彩紛呈、諸神鬥法的「宇宙魔幻大戲」。
談起與老動畫的不解之緣,
我總願以一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來概括。
「長大」的過程就像旅途,每到一處,
疲勞的人便丟下一點曾經的羈絆,輕裝前行。
某天走得遠了,
你難免回頭感念,
憶起過往拋下的點點星光。
我願做一名沿途的尋寶人,
挖掘那些在旅途中被歲月塵沙所掩埋,
因無奈前行而失去的記憶瑰寶。
將那些曾經的熱愛與感動,
還給現在的你。
2003年起,我先後在《中國動畫》《玩具》《男人志》《中國文化報》《文化月刊》《中國電視動畫月刊》《科幻立方》及時光網、騰訊網發布十餘篇關於「希瑞希曼」的文章:
2007至2008年,我與同為懷舊動畫發燒友的阿紫(喬志剛)、仲清宇、老貓哥一起,協助廣東千鶴音像,促成北視版《非凡的公主希瑞》DVD引進與出版,並於同年在上海動漫展推動了商品主題推介會的如期舉行。
2006年春天,因《童話往事》的機緣,我採訪到心中的配音女神—北視版「希瑞公主」配音鄭建初老師,了解到當年譯製本片背後的種種趣聞軼事。
這之後不久,在撰寫《童話往事》中希瑞和希曼兩部動畫章節時,我還有幸採訪到多位當年曾參與本片引進、譯製工作的老師:
北京臺譯製版《非凡的公主希瑞》(60集)--
北京臺原總編室副主任、引進人:陳虎先生
翻譯:周鐵東先生
譯製導演:王承廉先生
各類小角色配音:高陽先生
1989年夏,配音中的張敬先生(希曼)
與張芳女士(鸚鵡仙子)
廣西臺譯製版《宇宙的巨人希曼》(即前25集)--
廣西臺原總編室節目科科長、引進人:陳繼陽先生
譯製導演:任道先生
希曼配音:張敬先生
鸚鵡仙子配音:張芳女士
鄧肯武士配音:李西林先生
小不點奧克配音:李嵐女士
女巫埃韋琳配音:楊玉南女士
新疆臺譯製版《宇宙的主人希曼》(即後25集)--
新疆臺原總編室副主任:潘軍先生
譯製導演:趙寧先生
2017年,我們歷時八年創作的:
《童話往事:中國譯製動畫片(1979-1992)》卷一卷二精裝函套版終於出版,
從主創之一李翔老師所繪的兩幅封面中,便能看出「希瑞「「希曼」在本書中佔據的重要份量,以及我們對這兩個角色的情有獨鍾。
2016年,由黑馬圖書出版,環球影業授權的:
《He-Man and She-Ra: A complete guide to the classic animated adventures》在美國問世。
該書主創團隊成員如下:
James Eatock(美):飛美遜歷史資深研究者,希瑞希曼動漫影評網站創始人;
Robert Lamb(美):作家和分鏡師,前飛美遜功勳員工,希瑞希曼動畫主創人員;
Alex Hawkey(英):希瑞系列資深研究者,英國飛美遜動畫研究會高級會員
作者詹姆斯·艾特克(左)、飛美遜總裁盧·施邁爾(右)
在聖地牙哥動漫展上的合影
全書近50萬字、近600頁、配圖達2200餘幅,涵蓋內容如下:
該系列全篇200多集動畫劇+2部動畫長片縱覽;
臺前幕後製作花絮及歷史回顧;
海量未使用、刪節畫面首次釋出;
各式物料、設定稿、背景草圖、故事板、分鏡陳列其中;
上百位「希曼希瑞宇宙」經典角色全員收錄;
原著宇宙觀、劇情解析及人物背景逐一詳解;
你不曾了解的希瑞和希曼的新知識,帶你更深入了解故事全景。
當這樣一部印製精美,圖文並茂,史料豐富,
乾貨多多的「重量級「作品擺在我的面前時,
一個強烈的念頭冒了出來:
將這本書引入中國,
讓暌違已久的希瑞、希曼重回你我身邊。
從渴望出版的那天起,兩年多來,
我們先後與國內十多家出版社和圖書公司聯絡,
但效果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
這是一本面積與A4紙相仿,重量超3kg,字數插圖均達海量級的「板磚式」英文資料集,書中還嵌有賽璐璐原片及手稿,立繪,不論從印製工藝,裝幀難度,還是從翻譯過程等各方面估量,都是一部成本極高的作品,任何一個出版團隊在面對這樣的「巨無霸」時,都得惦量惦量。
雖然近年來懷舊動畫熱有所升溫,但就時下市場環境而言仍屬小眾。本書主題,僅限為懷舊動畫中的希瑞、希曼兩部,縱使深度足夠,但論及廣度,可謂「小眾中的小眾」。在此背景下操作出版,已不問盈利幾許,連止損都非易事。
四面碰壁後,
艱難的抉擇擺在面前:堅持還是放棄?
選擇的過程遠比想像中輕鬆,
我們決定:自行出版這本書,並為此發起眾籌。
而堅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層面:
首先是現實意義,希望利用眾籌的資金,分擔本書在版權引進、中文翻譯,以及裝幀印刷等方面的成本費用,協助我們「啃下」這本大部頭的作品。
此外,對於受眾面窄且價格不菲的圖書,預估首印量尤其重要,眾籌能夠幫助我們在出版前較為精準地統計市場需求,從而避免浪費金錢與感情的尷尬。
而接下來,是本次眾籌精神層面的意義,
其中蘊含了包括我在內的整個故事銀行策劃團隊的一點「私心」
我們以為,一部作品,
除去市場給予的經濟價值,
亦不可忽視讀者賦予的感情價值。
也許無心之人對它視若鴻毛,
但世上不知哪個角落,
必定仍有人為之熱淚盈眶。
我們想將分散各地的「有心人」找到,
把這份闊別已久的童年禮物,
獻給不忘初心的你們。
希望這本書,
能夠打開時光隧道的一扇窗,
讓你看見窗外那個曾經的孩子,童年的自己,
那時的他,正守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
你坐在他旁邊,用手指一下五彩斑斕的螢屏,
微笑著轉頭說,「我從未忘記」
親愛的朋友們,賜予我力量吧!
讓我們一起,把希瑞,希曼,
連同你我兒時那些美好的回憶與感動,
帶回身旁!
敬請期待我們下周三(1月23日)即將發起的眾籌……
也歡迎大家點擊 閱讀原文 ,前往摩點網進行預約
========
【合家歡科幻陪讀繪本《鄉村教師》——劉慈欣經典系列】
一本滿懷中國風情的科幻繪本,一起聆聽鄉村小學的朗朗誦讀,品讀數萬年的星戰傳奇,探尋前沿科學的深邃奧秘,見證人類文明的閃耀時刻!
根據科幻大師劉慈欣原著編繪,由故事銀行策劃、童話往事工作室出品的合家歡陪讀繪本,獻給仰望星空、心懷感念的你!
現已開啟眾籌,請前往摩點網搜索本項目即可參與購買。
感謝您的關注!
【童話往事:中國譯製動畫片(1979-1992)叢書介紹】
「童話往事」創作團隊花費8年多的時間,採訪了130餘位當年的電視工作者和配音藝術家,期間還前往中國國家音像資料館、上海音像資料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廣東電視臺,以及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等全國十多家圖書館,調閱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珍貴視頻。書中對1979年至1992年間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熱播過的主要外國動畫電影和電視動畫片進行梳理與回顧。內容包括這些動畫片在原出品國的製作播出情況,以及引進中國後的譯製、播出情況和社會反響、觀眾回憶等。叢書涉及作品粗略統計約150部。以中央電視臺和中國各省市兩級電視臺首播的時間順序為序,每篇介紹一部片子,兩卷總計約67萬字、500餘幅圖表。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中國大陸引進播出外國動畫片的時間路線圖。
1、對全書回顧的約150部外國動畫片當年的引進人、譯製者、配音員等歷史親歷者,在每一篇撰文時均以不同方式進行了相應的採訪,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生動鮮活的採訪內容定會令讀者感觸良多,讓我們更好的了解那個年代人們的精神風貌。
2、在梳理和回顧每部外國動畫片之餘,做適當的延伸,通過大量的圖表、注釋、附章等形式,以及章節概述等,對當時與作品製作、引進、播出相關的歷史、文化、社會事件、政策法規加以盤點介紹。信息豐富,史料翔實,是從業人員及研究學者理想的參考資料;
3、早年引進的一些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經典之作,由於部分作品較為冷門,作品情況及所屬公司情況曾長期為國人或動畫業界所忽視,國內鮮有介紹,此次,叢書就其製作發展史、作品特色、品牌營銷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均屬國內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