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水滴籌的生意經:從9億人手裡拿下300億,幹的還真不是公益!

2020-12-24 小小潮潮

前些日子有個新聞炸了,說水滴公司正在尋求上市,估值高達40億美金!這網友們就懵圈了,你一個做公益慈善的,現在竟然要上市?網友們會吐槽這件事,其實是有原因的。

這兩年以來,水滴公司下的水滴籌是挨足了大家的罵。去年五月,德雲社相聲演員吳鶴臣因為腦出血,家人在水滴籌上發起籌款,目標100萬。可是熱心的網友們發現,人家吳鶴臣在北京有車,還有兩套房,但水滴籌上的標籤卻是貧困戶!如果這是貧困戶的標準,那估計小編這輩子都到不了貧困戶的標準。

到了去年11月,梨視頻報導發現,水滴籌的地推人員為了多拿提成,對病人是各種引導,不管你缺不缺錢,都要編造出各種博取人們同情心的故事,然後發起大病求助。

事情發生以後,水滴籌的創始人沈鵬表示,再管不好水滴籌,就把它交給公益組織。結果到了今年四月份,水滴籌的員工在醫院掃樓的時候,為了搶地盤,把輕鬆籌的員工打倒在地,當時小編就斷定,水滴這家公司未來肯定是前途無量,你看人家員工這積極性,就是世界500強級別的!上班摸魚的見多了,這為了完成KPI打架的,還真是罕見。當時看到打架的新聞,我還好奇地查了一下,水滴籌在廣州籌款顧問的工資是8000到1萬,要不是小編的噸位不夠,我今天都在醫院掃樓了。

水滴籌一直說自己是給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提供免費的籌款平臺,像什麼服務費、管理費、渠道費是一概不收,雖然大家捐贈的錢會有個利息收入,但這些錢根本沒法覆蓋成本。這樣算下來,水滴籌不僅是免費給你用的,有時還會給病人倒貼補助,你想想,有這樣的公司嗎?每個月付員工1萬塊,工作內容就是教病人怎麼籌錢,自己整個過程還不收費,這樣用愛發電,公司遲早要破產的呀。所以當傳出水滴要以40億美金的估值上市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問號臉,疑問水滴為啥用愛發電還不破產。

那水滴到底是怎樣的一家公司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水滴是一家純商業公司,水滴籌業務也不是公益。水滴公司的商業化模式是一個三層的金字塔,其中水滴籌位於底層,水滴互助和水滴保險在上面兩層。水滴公司通過籌款、互助這兩個類公益項目,為賺錢的保險項目導流,人家水滴籌壓根就沒指望你的捐款賺錢。

所以水滴籌項目哪怕不賺錢,公司也要出著高工資,讓員工去醫院掃樓,因為病房裡的人基本都是潛在的保險客戶,比如在籌款的過程中,你一定會把求救信息發給親朋好友,他們在看到你的慘痛經歷以後,會無比的擔心,自己哪天得病了怎麼辦?是不是該買份保險壓壓驚?所以水滴籌在捐款人掏錢以後,就會順勢推銷水滴互助和水滴保險,這事其實再正常不過了,你剪個頭髮,託尼老師還會推銷會員卡和護髮素呢。

俗話說得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小編特意試了一下在網上填了籌款意向和手機號以後,水滴公司沒到五分鐘就給我回了電話,聊完以後還多次嘗試幫助我籌款,這個反應速度很耐心,也真是沒誰了。

在這種強烈的攻勢下,水滴公司旗下的業務發展是真的迅猛。截至今年五月,一共有9億人次在水滴籌上捐過款,籌款額將近300個億。而水滴互助平臺也累計救助了超過12819個家庭,劃撥了16.15億元的互助金。在這兩層金字塔的推動下,水滴商城保險的業績都快牛上天了。

2018年,水滴保險的新單年化保費一共不到10億,到2019年,這個數字就暴漲到60億,累計保障用戶數超過4000萬,一年之間漲幅超三倍。而最新的預計顯示,今年水滴保費可以賣到140億!從10億到60億,再到140億,水滴保險的增速和體量,是真的很恐怖。同時這些數據也意味著,水滴互助+保險的模式已經進入了收割期。

要說水滴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功,其實跟創始人沈鵬有很大的關係,這裡面是個兒子超越老子的勵志故事。

首先誇張點說,沈鵬天生就是要賣保險的。他老爸1985年開始賣保險,一直幹到退休,而沈鵬是從小就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家屬院長大的。小學五年級沈鵬因為爬電線桿被電,整整住了八個月的院,但因為有他老爸的保險,家裡省了一大筆錢。但天下那麼多人的老爸是賣保險的,為什麼卻只出了一個沈鵬呢?

其實沈鵬在美團的經歷,才是他能把水滴做大做強的真正原因。沈鵬是美團的十號員工,親身經歷了百團大戰,他當過團購市場經理、城市經理、大區經理,後來又參與外賣業務的啟動和團隊建設,到離職的時候,他已經是美團外賣業務的全國負責人。

我們知道,美團外賣是一個賣飯的平臺,平臺上都是別人的餐館,自己只負責把飯送到消費者手上。而現在的水滴也是這個思路,水滴保險是有保險銷售牌照的平臺,它聯合了60家保險公司,平臺上賣的都是別人的保險。同樣是賣保險,沈鵬不見得比他父親更努力,但因為這個網際網路,沈鵬賣保險的生意卻有望達到千億美元級別!因為這一點,沈鵬是網際網路罕見的同時被王興、馬雲、馬化騰寵幸的年輕企業家(1987年)。

那在網際網路平臺賣保險比傳統賣保險好在哪呢?小編總結了四點。

第一,傳統賣保險主要就是賣給親戚朋友和周邊的人,但因為某些保險員使壞、亂承諾,這個市場的信任度一直不強,小的時候覺得賣保險的都是騙子。而沈鵬通過水滴籌和水滴互助,低成本獲客,然後通過網際網路賣給所有人,條款公開透明,客戶池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第二,傳統賣保險只能賣一家的保險產品,非常單一。但現在的水滴保險商城更像是淘寶這樣的平臺,產品更加多樣了。

第三,傳統賣保險分層代理,每一層都要拿佣金。而網際網路模式就沒有這個分層,這樣可以省去大筆成本,降低客單價。

第四,傳統保險有很多是長險,門檻高。沈鵬現在的保險基本是主打性價比的一年期短險,短險比較標準化,而且保費低,用戶的決策成本不高,對於第一次買的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友好了。

從這四點可以看出,網際網路保險正在撬動保險的傳統銷售渠道。而事實上美團的王興早就說過,凡事還沒有被網際網路所改變的行業,都即將被網際網路改變!而在網際網路上賣保險,只是其中之一。

像今年疫情嚴重的時候,線下保單斷崖式下滑,誰也不敢去做拜訪,聊業務,而網際網路保險就不一樣了,上半年是逆勢大增,除了半年賣60億的水滴,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澤,在今年一季度也同比暴增了40.6%。

回到保險這件事上,我們知道金融業有三大支柱行業,分別是銀行、保險、證券。截至2018年底,中國的保費總資產為18.33萬億,但是跟西方國家相比,我們人均保單和保額都差得很遠,在中國,這個市場甚至可以達到百萬億級別,潛力不可限量。正是因為這個行業天花板極高,2018年沈鵬發文表示,希望有一天全中國的人都能因為水滴公司而變得有保可醫,希望這個世界不再有家庭因為醫療資金短缺而發生悲劇。

沈鵬創業的初心和野心是保障億萬家庭,類似這麼雄心勃勃的話,幾年前新東方的俞敏洪也說過,他說100年以後,教育一定在,所以新東方一定在!但臺下的馬老師就不服了,說你這句話有毛病,應該是一百年以後教育一定在,新東方不一定在!在這裡我想說,以後咱中國人肯定會到有保可醫的那一天,但是不是因為水滴,那可就不一定了。

另外還想提醒大家的是,以後可別再把水滴當作一個公益平臺了,它只是在做生意的路上,恰好解決了大病眾籌這個社會難題,幹的還真不僅僅是公益!

相關焦點

  • 水滴籌,把「公益」做成「生意」,年收入超180億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在接受《財經》記者的採訪時,說「很多人把我們當作公益組織,這是一個最大的誤解。」水滴籌是不是公益組織不重要,重要的是水滴籌把「公益」變成了一門生意,水滴籌把「讓人感動而後騙」變成了一門賺錢的手藝。
  • 「籌人」相見分外眼紅!水滴籌員工因地推毆打同行被行拘
    掃樓地推後,水滴籌又上了熱搜,不過這次是因為打人……4月15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刷屏,視頻中,一穿藍色上衣的男子躺倒在地上,一黑衣男子用腳揣其頭部和頸部,一女子在旁邊喊道:「水滴籌打人了」。由此引發水滴籌與輕鬆籌相互回應,互相指責、攻訐,新一輪的口水戰升級。
  • 水滴籌​、輕鬆籌,誰更勝一籌?
    5月19日,水滴籌、輕鬆籌兩家大病籌款平臺的推廣人員在重慶市腫瘤醫院門口發生衝突,水滴籌2人與輕鬆籌3人互毆,有人受傷。次日,水滴籌、輕鬆籌在雙方的官方微博上發布了聯合聲明。聲明中稱,媒體報導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在重慶腫瘤醫院發生衝突,經查實,系雙方員工在溝通中因誤會產生口角爭執,未發生鬥毆和受傷,雙方已達成和解。
  • 「水滴」難穿石 輕鬆籌不「輕鬆」
    在公益與商業之間,水滴籌和輕鬆籌仍難做到輕鬆轉換。「全武行」背後的流量焦慮不少人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中,都會看到遇到困難,大病籌措的信息,而信息的來源,無外乎水滴籌與輕鬆籌兩家平臺。鰲頭財經統計融資信息發現,自2016年成立至今,水滴籌先後進行過6輪融資,其中天使輪5000萬,A輪1.6億元,B輪近5億元,C輪為10億元人民幣,今年的8月和11月,又分別進行了2.3億和1.5億美金的D輪和戰略融資。在資方名單中,騰訊則深度參與了水滴籌的每一輪融資。
  • 水滴籌,免費為大病患者籌得救助款超過370億
    來源:時刻頭條截至2020年12月底,僅僅"四歲"多的水滴籌已經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集到的醫療救助款超過370億元,這串數字代表著有將3.5億愛人人士參與了水滴籌的救助項目,超過11億人次的愛心捐贈和行為。
  • 地推之王:水滴籌帝國真相|董蕾|沈鵬|網際網路|炮哥|保險|投保人|...
    但在主賽道由水滴互助轉到水滴籌之後,沈鵬發現,水滴籌的主流發起者,主要在中國的三四五線城市,在縣城,在農村裡;職業一般是偏自由性,不是公務員,不是在一些穩定性公司工作,更多是在做一些小生意,在家裡務農;並且一般都是已婚,有小孩。而從傳導效果上看,最終的捐款者基本覆蓋了中國的一線到五線所有的人群。
  • 水滴籌志願者事件——當KPI與捐款掛勾,這樣的愛心你還捐嗎?
    近日,在視頻爆出,水滴籌爆出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存在「掃樓式」籌款的醜聞,誘導病患在水滴籌上發起籌款。事件引爆網絡,引起輿論譁然。雖然水滴籌平臺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表示這些人並不是公司的員工,並表示將進行徹底整頓水滴保的地面推廣業務。
  • 水滴籌就這樣變成了故事匯
    「再管不好,我願把水滴籌交給相關公益組織!」12月5日,水滴籌創始人兼CEO沈鵬在微博發布了一條不短的公開信,向公眾致歉。這次,水滴籌面臨自創立以來最大的危機。事情起因於梨視頻11月30日拍下的一條暗訪視頻。
  • 掃樓式推銷讓人寒心!拿公益當生意的水滴籌 回應了……
    近日,一段臥底「水滴籌」視頻引發關注。作為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水滴籌」,招募大批籌款顧問進行地毯式「掃樓」尋找籌款病人,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資金使用缺乏監管。之後,平臺方面回應,已在第一時間開展情況排查,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
  • 水滴籌打出健康扶貧組合拳 不讓「病根」變「窮根」
    2020年,水滴籌宣布向四川省範圍內投入超過2000萬元的「愛心補貼金」,用於幫扶10000個困難大病家庭就醫診療。「愛心補貼金」,是水滴籌針對家庭經濟情況確實困難和積極自救的患者,參考其社交網絡中愛心支持的情況向其發放的援助款項。
  • 愛心變現的資本局:水滴籌上市,輕鬆籌掉隊
    此消息一出,業內普遍猜測輕鬆籌或許上市在即。並且今年7月下旬,輕鬆籌曾傳來了新一輪融資的計劃,彭博社報導稱,輕鬆籌尋求新一輪融資,融資額約為5000萬—1億美元,公司估值將為10億美元。彼時,該輪融資估值同樣引來市場熱議,有業內人士稱輕鬆籌實際估值僅為3—5億美元,此輪融資或是為上市提高估值。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一分錢不收靠啥盈利?得知真相後你還捐嗎?
    2019年,水滴籌又完成了B、C輪融資,獲得了近15億元的融資金額。同年,水滴籌還以70億的估值入選2019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2020年8月,水滴籌完成C輪融資獲得了2.3億美元的融資金額,並被估值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1.58億元。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究竟是如何盈利的?
    所謂的「水滴籌」,不過是換一種方式來濫用人們的愛心?這聽上去本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也有很多網友自發向陌生病患捐款,幾十元到上百元的捐款,積少成多的匯聚成一名病患的希望。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很多人也會覺得很疑惑,水滴籌作為一個公益項目,他們如數把善款給了病患,那他們是怎麼盈利的呢?
  • 水滴籌、水滴公益共助5歲女孩抗病魔
    為了治療小嫣的病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唐先生全家的存款已經花完了,車也低價出售了,還向不少親屬借了很多錢。現在還有20萬的醫療費沒有著落。無奈之下,唐先生發起了水滴籌,籌得將近1萬元。之後又在水滴籌籌款顧問的幫助下,聯繫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為其發起了慈善募捐項目,在水滴公益平臺上線募捐額已經超過11萬元。2015年,唐先生和妻子迎來了第二個女兒小嫣。
  • 水滴籌又出事了,我們捐的錢就是這樣被糟蹋的!
    」  實際上,這不是水滴籌第一次「出事」了。 首先,我們要明確這樣一個問題:目前市面上的這些網際網路公益平臺都是商業公司,而不是公益組織。 所以才會出現水滴籌這樣的問題:為了流量瘋狂線下地推,不惜降低審核標準,甚至還幫病人包裝資料、編故事。
  • 守護「平民英雄」 水滴籌·水滴公益照亮健康回家路
    但醫生、警察、消防員、社區工作員等長期服務於社會的人群,因為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不僅不具備公益組織的救助條件,也未能及時引起社會關注。但是,一旦遭逢大病和意外事故,他們也會和其他人一樣,短時間內就背負嚴重的經濟負擔,甚至造成因病致貧。
  • 水滴籌、水滴公益再助力12歲男孩共抗白血病
    前一次的治療已經花光了這個家庭的所有積蓄而,新的骨髓移植和治療還需近百萬元,無奈之下吳莉再次在水滴籌上發起求助,在水滴籌·水滴公益愛心接力下,目前已籌得30萬餘元。 現在一天就需要幾千上萬的費用,很多外購的抗感染藥還不能報銷。而僅僅是做C-ART治療就要20多萬,移植至少還需要60萬,而家裡早已不堪重負。
  • 又拿了 2.3 億美元之後,水滴想掀起什麼樣的「後浪」?
    水滴公司發布會宣布獲得 2.3 億美元 D 輪融資|水滴公司被誤讀的「下沉天王」直到現在,說到水滴公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水滴籌以及水滴互助——的確,水滴公司的這兩個業務觸達的用戶比水滴保險商城多得多。
  • 朋友圈很火的「水滴籌」是如何盈利的?得知真相後,再也不想捐了
    相信很多人都給朋友圈的「水滴籌」病人捐過款,有些的確是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自發的想要通過平臺捐一些錢給對方。而有些則是禁不住朋友的「道德綁架」,才不得不給陌生人捐款的。
  • 水滴籌又出事!被曝「掃樓式」籌款,按單提成、員工月入過萬、末位淘汰!官方回應了
    而對於報導中部分片面現象可能引發的誤解,水滴籌官方特別說明稱:1、 水滴籌組建線下服務團隊的起因,是發現一些年紀偏大、網際網路使用水平較低的患者,在陷入沒錢治病的困境時,還不知道可以通過水滴籌自救。水滴籌醫院掃樓籌款漏洞多事實上,這不是水滴籌第一次「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