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警察崗位平凡,他們每天都做著疏導交通、處理事故、扶危救困等看似平常的「小事」,可就是這些「小事」卻與市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唯有喜歡才能堅守,唯有熱愛才能永恆。正是因為對公安交管工作的熱愛與堅守,天津市公安交管局和平支隊貴州路大隊新興警區的民警王金碧,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懷揣警夢 成績不俗的「90後」
今年29歲的王金碧出生於安徽阜陽農村的一個普通家庭,為人真誠樸實、樂觀向上,從小就懷揣著從警夢。從師範大學畢業後,王金碧並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持之以恆加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順利通過了考試,夢寐以求地成為了一名交通警察。新的工作崗位,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憑藉著「90後」特有的機智與果斷,王金碧在工作中積極努力,思想上更要求進步,作為基層青年交警成長為大隊骨幹,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14年參加公安交管工作以來,王金碧已經成長為和平支隊貴州路大隊新興路警區一名優秀的警長,這個擁有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曾被評為2012年安徽省優秀支教教師的青年人,參加公安交管工作以來,憑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成一行的鑽勁和韌勁,在日常工作中勤奮務實、銳意進取;在危難時刻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先後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獲得市公安局嘉獎,並榮獲「新時代優秀人民警察」、交警系統「希望之星」、「天津市優秀交通民警」等榮譽,展現了天津交警良好的素質形象。
疫情防控期間,王金碧主動要求到交通安保一線考驗自己。在全年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道路交通違法「鐵拳」整治等重點工作中,王金碧立足崗位,共糾正非機動車及行人、機動車涉酒涉牌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000餘起。他在堅守崗位的同時,提示交通參與者佩戴口罩千餘人次,與戰友合力值守疫情防控交通安保任務30餘趟,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靠攏,2020年11月26日,結合日常工作表現,經組織認真考察,接納王金碧為中共預備黨員。
服務群眾 不畏辛苦的「熱心腸」
日常工作中,王金碧心裡總是裝著群眾,不管分內分外,只要看到誰有困難,不管認不認識,他都會盡力地給予幫助。認識他的人都說,王金碧是個熱心腸,幫助群眾不知疲倦。
2020年3月31日11時許,王金碧在西康路與貴州路交口執勤時發現,一位老人跑到了西康路的道路中央,用手扶著中心隔離護欄,一步一蹭地在機動車道內行走,身邊的機動車呼嘯而過,嚇得老人渾身發抖,隨時可能發生危險。王金碧立即上前查看,小心地將老人扶到路邊。經詢問得知,老人已94歲高齡,早上自己外出理髮,回來時不知道怎麼就走到路中央了。王金碧安排好執勤崗位人員後,親自將老人護送回家,交給其家人才放心重返工作崗位。
2020年9月1日10時許,王金碧帶領新興警區輔警在氣象臺路與宜昌道交口執勤時,一位86歲高齡的老大娘向他求助,稱自己的存摺和身份證丟失了,十分焦急。了解了老太太的難處後,王金碧先安慰穩定老人情緒,考慮到老太太年事已高,走路也不利索,王金碧護送她去附近的新興街派出所報警。「小舉動」暖人心,獲得群眾點讚表揚。
一個標準的敬禮,一聲親切的問好,一句禮貌的「請」字,這是王金碧對待每位群眾的態度。「能為有困難的群眾排憂解難,是一名人民交警最光榮的事情。」王金碧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風雨無阻 守護安全的「鐵騎俠」
2014年以來,先後在南京路與鞍山道交口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生命通道」守護崗、西康路與貴州路五岔交口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學「護校崗」的執勤經歷,讓王金碧積攢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在本市交警系統警區警長責任制改革中,王金碧光榮地成為「鐵騎」巡查崗的一員,和隊員們一起,駕駛摩託車沿路巡查,及時接處警、疏導堵點以及處置事故。
一輛摩託車,一抹螢光色,風雨無阻,時刻守護城市的每條道路是這個「鐵騎」崗位的真實寫照。王金碧和隊員們駕駛著警用摩託車,穿梭於和平區大小街道,巡查疏導道路秩序、治理各種交通違法。故障車堵路影響通行時,他們幫助修理及時恢復道路暢通;尖峰時段運送為危重病人的急救車被困車流中,他們駕駛摩託車開通綠色通道一路護送;發生交通事故,他們為傷者開闢生命救援通道;發生惡劣天氣時,他和隊友們更是逆風前行的「鐵騎俠」。據不完全統計,王金碧每個巡查班次要駕駛「鐵騎」在警區管界內行駛50公裡以上,一路處置道路上各類交通突發事件,解決群眾交通出行難題。
「工作中,能多幹一些就多幹一些,跟大家一起奮鬥,辛苦也很開心。」在王金碧看來,工作雖然辛苦,但和大家一起「吃苦」是快樂的。
摸索進取 查處違法的「小能手」
為了創建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大隊,王金碧和「鐵騎」巡查崗的隊員們除了做好日常「鐵騎」巡查勤務外,為預防夜間交通事故,他們積極參加涉酒交通違法夜檢、夜後檢整治行動,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2020年國慶節期間,王金碧在開展的涉酒交通違法集中整治行動中,共依法查處飲酒後駕駛機動車交通違法12起、醉酒駕駛機動車交通違法3起,有效消除了交通事故隱患,隊裡的同事都稱他為查酒「小能手」。
在治理涉酒交通違法過程中,王金碧堅持多問、多思、多看、多做,結合自己在治理過程中的體會,利用業餘時間對大隊治理酒駕工作進行了分析總結,歸納出「一選、二看、三查、四控」的四步工作法。「一選」,選擇具備查控條件的路口路段,並根據不同季節酒駕交通違法高發時段調整查控時間;「二看」,觀察道路車流量情況和查看車輛行車走向,選擇查控時機;「三查」,動作迅速「快閃式」查車,同時察言觀色通過與交談溝通查看駕駛人狀態;「四控」,注意執法有溫度、治理有力度,巧妙控人、控場。王金碧總結的四步工作法,在全市交警系統中予以推廣。
本職宣教 交通安全的「傳播者」
按照警區警長責任制改革的部署,王金碧努力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管理綜合能力,利用勤務以外時間,積極學習交通事故預防等交通安全宣傳業務知識,紮根一線,向群眾宣傳交通安全。
在成為交通警察前,師範大學畢業的王金碧曾是一名高中政治教師。深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他,更能體會到社會各界開展交通安全宣傳的重要意義。憑藉著自己曾經的教師經驗,王金碧深入社區、來到學校、走上街頭,用自己的行動向社會各界宣傳文明交通守法出行的理念。
「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期間,王金碧利用業餘時間自己製作「一盔一帶安全常在」、「行車注意事項」等系列宣傳視頻,在我天津市「天津交警」新媒體平臺發布。
社區日常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期間,王金碧以交通安全服務站建設為契機,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走進社區「進百家門、認百家人、訪百家情、知百家車」,參與社區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發動居民學習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他將交通安全「西瓜實驗」帶到街道社區等單位,以生動的實例講解佩戴頭盔的重要性,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文明交通進高校」活動期間,他又與大學生群體「打成一片」,警營開放日邀請大學生到警營參觀,帶著大學生到路口交通安保一線體驗執勤站崗,共同維護交通安全,濃厚交通安全宣傳氛圍。
不畏嚴寒 下河救人的「真漢子」
11月26日黃昏時分,王金碧像往常一樣,駕駛著警務摩託車在轄區氣象臺路沿線巡查,清理易堵地段,做好晚尖峰時段交通保障工作。17時36分,和平支隊二級指揮調度平臺突然接到一起110聯動警情:和平區氣象臺路河沿道振河裡小區附近一群眾落水。警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指揮調度平臺通過電臺向新興警區通報警情後,剛好在氣象臺路巡查的王金碧第一時間響應,迅速駕駛摩託車趕赴現場處置。
沿氣象臺路右轉河沿道後沒走多久,王金碧就發現距離春光橋南側附近不遠處的津河上,一名溺水男子浮在水中。他加大油門,快速來到達事發地點。觀察發現,河堤上有綠化帶和1米多高的護欄阻隔,岸坡較陡。本已感冒帶病堅持上班的王金碧根本沒有多想,脫掉警服外套,迅速跳過護欄衝入河中。冬日的河水寒冷刺骨,水性不佳的王金碧剛入水就連嗆了兩口河水,讓他喘不上氣來。「救人要緊!」此時他腦子裡只有這一個念頭,奮力向溺水群眾遊去。
雖然河面不寬,但衣服浸透的王金碧在水中遊動十分困難,推著溺水人向岸邊遊的過程中就幾乎用盡了他全身力氣。在群眾的幫助下,溺水男子很快被拖上岸。王金碧離開水面的那一刻,徹骨的寒意襲向全身,身體不由自主地打著寒顫。他努力克制著身體的顫抖,立即上前脫掉溺水男子的外套,一邊喊人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不停地對其進行心肺復甦,直至急救人員到達現場進一步搶救。隨後,120急救車將溺水男子送往醫院,在與公安派出所民警進行移交後,王金碧才安心返回隊裡更換了幹的衣服。王金碧奮不顧身跳入冰冷河水中救人的行為,得到周邊群眾的一致讚揚。
「心有光芒,必有遠方」。王金碧就是「90」後充滿夢想與朝氣,又兼備使命感和正義感的優秀基層青年民警縮影,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了從警的誓言和承諾,默默付出。他在最美好的年紀,為了青春的理想和信念,默默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天津公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