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溫潤是和田白玉的顯著特徵,指的是玉的質感和光澤。古人論玉「比德於玉」,孔子「十一德」說,「溫潤而澤,仁也」,聖人、賢人都把儒家道德觀念極廣含義的「仁」比附於玉的物理性質「溫潤」之中,把玉的「溫潤」作為「仁」的載體,其含義十分深刻。和田玉最能完美體現、涵納德說的主要內容,和田白玉更具有「溫潤以澤」的質感。這種質感和光澤是其他玉石所不具有的。
如果你想鑑定玉器、藏友交流可以搜索 icangyu2(藏玉個人2號)添加。如果您已經添加藏玉個人號,請不必重複添加。
所謂溫潤,是一種感覺,她不像寶石那樣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但又能真正吸引到你。和田籽玉的光澤好到極處就是有強烈的油脂感,所以羊脂玉中羊脂這個形容詞不單指玉的白,還有對質感和光澤的概述,可謂妙不可言。下面藏玉就來詳細講講和田玉的這種溫潤的油脂光澤。
一、玉石的光澤
光澤從科學定義上講指物體表面上反射出來的亮光,它和物體的質地、透明度、表面的光滑程度等都有關係,寶玉石光澤從高到低大致有這麼幾類:
1、金剛光澤,就是鑽石的光澤,非常明亮帶有「反火」,不過現今有「反火」也沒什麼了不起,許多人造的東西表面都比鑽石還「火」;
2、強玻璃光澤,紅、藍寶石、高質量的翡翠光澤就屬於這一類,具體描述一下就是你拿玻璃水把家裡玻璃好好擦一下,擦完後玻璃會比平時光澤強些,這就是強玻璃光澤;
3、玻璃光澤,你找塊髒抹布把乾淨的窗戶再擦一遍,玻璃就呈現出原有的玻璃光澤了;
4、油脂光澤,和田玉特有的一種光澤,對於和田玉的鑑定有很大意義。當然還有一些如珍珠光澤、絲絹光澤等了。
和田玉的光澤屬於油脂光澤,它與礦物的折射率、吸收係數和反射率有關。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澤就越強。和田玉的光澤很柔和,很滋潤,給人以不強不弱的感覺。一般情況下,和田玉的質地純,光澤就好;和田玉的質地差,光澤就弱。
二、和田玉都有哪些「光」
和田玉有油脂光澤、玻璃光澤及蠟狀光澤之分,其中以油脂光澤最佳,可使玉石顯得有溫潤感。其次是玻璃光澤,而蠟狀光澤欠佳。
和田玉礦物典型的反射光澤就是油脂光澤,分為兩個層次,一般油脂光澤和強油脂光澤;和田玉質地較差時也出現蠟狀光澤,此外,根據特殊的打磨拋光加工工藝,和田玉也可以表現出玻璃光澤和蠟狀光澤。
油脂光澤指的就是礦物表面對入射光比較強的漫反射,就像普通食用油脂對自然光的反射光澤一樣。而蠟狀光澤就是比較弱的漫反射現象,吃光明顯,反射率很差,如同蠟燭的反射光澤。
和田玉是不含有任何油脂成分的,那麼為什麼會具有強烈的油脂感呢?我們來看看透閃石玉的透閃石含量。新疆和田玉的透閃石含量,在95%以上。而俄料、韓國料、青海料的透閃石含量,最高也不會超過90%。
別小看在透閃石含量上的這幾個百分點,透閃石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油脂感。透閃石含量越高,則油脂感越強,玉石表面會體現出強烈的油脂光澤,同時在手感上,也會感覺油脂感極強,像是在盤摩一塊羊油一樣。
三、影響脂光的因素
好的和田玉要兼具較強的油脂光澤和柔潤的光澤。這種油潤光澤與和田玉的細膩度、硬度以及打磨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硬度
緊密度越高光澤越強,硬度過高光澤會偏剛性,所以含氧化矽過高的話,會產生偏剛性的光澤,剛性的光澤對翡翠來說是好的,但對白玉來說確是缺點。
拋光
拋光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光澤。同樣是和田白玉石,由於拋光技術的不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光澤。明代玉器通常為玻璃光澤,而清代玉器則多為蠟狀光澤。
和田玉一般有兩種拋光方式,第一是亞光,即只做輕微拋光,光澤發暗,但是油脂感強。
第二種方式,是強拋光。和田玉韌性在寶玉石裡排名前三名,同時具有毛氈狀纖維交織結構,玉質緻密。所以強拋光的結果,會使新疆和田玉,油光四溢。耀眼的光度可以趕超玻璃種翡翠。只在鑽石、紅藍寶石、以及祖母綠寶石等寶石之下。
而可以做出和田玉證書的青海玉、俄羅斯玉、韓國玉、加拿大玉等玉種,無論如何使勁拋光,即使是把表面拋掉幾層,也永遠是發烏的光澤。不會出現新疆和田玉所具有的那種,耀眼的油脂光澤。這是因為,這些玉種是纖維交織結構,遠比新疆和田玉疏鬆。同時韌性極低。所以根本出不來耀眼的光澤。
一般商家都會針對玉石的料質、白度等綜合因素來選擇和田玉成品的拋光工序,也就是決定將和田玉做成亮光還是做成亞光。
油潤感很足的和田玉手鐲
上圖中的手鐲就是被拋光成亞光光澤的和田玉手鐲。它的外觀特點是,讓人直觀感覺很油潤含蓄。它的拋光過程會比正常的拋光過程少掉一步精細打磨,最後只是用最小號的砂紙細細的磨潤,打出油油的並且不怎麼透光的外觀。
亮光感覺的和田玉黃玉手鐲
而這個手鐲就是拋光過程被加工到最後一步工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亮光。它的外觀特點是,產品帶給人精煉的感覺,看起來剔透瑩潤,是翡翠比較通用的拋光方式。它的拋光過程是最麻煩的,要在亞光光澤的基礎上再加一步精細打光,手工用細砂打磨,之後用氈皮類的東西沾上拋光粉打亮。
細膩度
大部分籽料拋光後為油脂光澤,有些其他產地的料會出現玻璃光澤,雖和打磨方式也有關係,但和裡面氧化矽含量也有關。對打磨來說,打磨速度越高,打磨越細,會顯得光澤強些,所以有些打磨師傅喜歡油石打磨結束後用牛皮過一下,這樣會顯得油潤些,但其實未必好,因為人手盤出的油性是最好的,所以有些打磨成亞光,開始看上去並不油的東西,盤出的效果反而更好,但前提是要料夠好。
顆粒細膩度,白玉的顆粒細膩及均勻程度對玉質影響很大,也是判斷不同料的重要依據之一,籽料結構雖有松有緻密,但其顆粒的大小一般遠較俄料和青海料細,俄料和青海料一般顆粒較大,所以不易打磨,容易出斑斑點點,成品盤起來會感覺澀手。通過特殊的打磨讓俄料和青海料表面顯得象籽料一樣細膩,會是很多人上當的,包括一些有經驗的賣家。這種靠打磨出來的細膩和油性,經過了數個月的盤玩,會漸漸消退的。所以很多人說俄料青海料越盤越澀,其實就是那層打磨層消退了,否則玉哪有越盤越幹的道理。
四、如何觀察和田玉的油脂光澤
和田玉上手看的時候,用餐巾紙擦拭玉體,確認無油膩方可細看;一般在自然光下轉動和田玉仔細觀察玉面反射光澤,就可以看出是強油脂光澤還是一般油脂光澤,也可以分辨是否玻璃光澤等。
檢查和田玉的光澤時要有一個光滑面,人門通常把這種面的光滑程度稱之為光潔度。人們把和田玉拋光後的明亮程度通常稱之為亮度。和田玉的亮度高而均勻就為佳品,亮度低或有光而不亮,並帶有條帶或斑點的和田玉就與佳品存有差別。
和田玉光潔度受面的平整程度的影響,因質。地、硬度、顏色、透嗍度的制約,面的平整關係到光在平面上能否規律地反射光的狀況。我們知道,和田玉的性質關係到對光的反射、折射、吸收和透射。以上這些基本原因對和田玉的光潔度而言,其變化是相對關聯的,也是比較複雜的。它體現了和田玉的重要特徵,又是人們視覺的真實反應。
而在網上觀看和田玉圖片的時候,可以首先判斷玉面是是否有油膩,如果照片清晰地照出來玉面及其反射光澤的話才可仔細觀察,得出結論。
和田玉的油脂光澤參考圖片(圖片來源於網絡,這裡只是為了說明油脂光澤的觀感特點。):
糯白脂光
羊脂白脂光
青白油潤的大紅皮籽料脂光
青白脂光
青玉脂光
碧玉脂光
黑青脂光
五,手感上的油性
油性包括兩方面,一是視覺上的油潤光澤,二是手感上油潤的感覺。上面講的是視覺上的油性,好的料還須具備手感上的油性。
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覺,就象手裡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種油要化開的感覺,上手後如同在盛夏你身上穿的綢緞滑溜,如同你洗手時摸打肥皂的油滑。
和田玉的傳統文化就強調了盤玩和田玉的多種方法和自然天成的經驗感受,玩家都喜歡把玩和田玉,尤其喜歡盤玩和田玉籽料的細密汗毛孔表面和緻密的皮色子玉。和田玉的手感主要來自於玉質細膩和表面油脂般的潤感,這是相輔相成的愉悅潤滑的把玩手感,就是這種雙重性的細膩潤滑的手感給田玉愛好者們帶來了許多心靈愉悅的享受!
六、脂份很重要
一塊好的和田籽料,其感官第一要素脂份都是非常明顯的,可以這樣說,和田玉離開脂份,就沒有必要談起原產地的和田玉了,如果追求白度和綠度那就去玩俄料,如果追求無結構的那就去玩寶石和青海料。和田玉玩的就是溫潤細膩,玩的就是外柔內剛,玩的就是不偏不倚,玩的就是中庸之道。玩的就是白不刺眼,綠不搶眼 黃不耀眼 紅不扎眼 黑不晃眼,玩的就是大地給予它的生命本來,玩的就是道法自然的天命。
===============================================================
藏玉新增「指紋識別系統」啦,來試試吧……
長按手指→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點擊關注→成功了!
===分享提示====
藏玉的個人微信號:icangyu2 ,如果你鑑定交流可以搜索icangyu2,添加。驗證信息是「粉絲」
在微信「添加朋友」裡查找「藏玉」微信公眾帳號【cangyu9】,為你打開玉收藏之路,幫你鑑定玉器真偽。
想了解相關知識就請回復以下關鍵詞,便可獲取相關內容。
和田玉
南紅
基礎知識
精華文章
籽料
鑑別籽料
皮色
毛孔
玉質
玩籽
山料
戈壁料
玉雕
落款
產地
收藏
黑幕
玩玉
羊脂玉
青海料
俄料
韓料
白玉
青玉
黑青
黃玉
青花
墨玉
碧玉
黑碧
紅玉
翠青
糖玉
鴨蛋青
95于田料
赤玉
戰國紅
卡瓦石
工具
直閃石玉
寶石光
玉雕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