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指位於中國北部的區域。一般指秦嶺-淮河線以北,現時在政治、經濟層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共計5個省級行政單位。地理上,華北地區多平原,而氣候上,華北地區為「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居住。在農作物上,華北地區是中國小麥的主產區。華北地區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可以看出,不論是從地理上、氣候上,還是從政治上、文化上來講,華北地區理所應當的會有眾多優秀的大學。當然華北地區高校的分部,也確實印證了這一推斷。
一、北京市。由於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在建國之後進行了一系列高校改革之後,讓北京市的高校數量以及質量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而在目前,僅僅北京市內的頂級大學,就有數十所,而在今天,編者只參照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編制完成《201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列舉其中前十的高校,以供各位參考。北京市前十的高校按照前後順序依次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當然,在這一份榜單中,除了前兩名無爭議之外,其餘的地方肯定存在爭議的地方很多,即便是前兩位,目前第一第二的位置也競爭非常激烈,在最新發布的THE世界大學排名中,清華大學就力壓北京大學,位居中國第一,亞洲第一。而第三位之後的排名,簡直是一個讀者就有一個排名,在這裡編者就不一一作出解釋了,各位可以採信自己認為排名準確的排名做具體參考,當然沒一個排名,也僅僅供一個參考。
二、天津市。天津市的高校排名,編者依然採用校友會的排名,列舉其中的前十所高校,供各位參考。天津市前十的高校依次為: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市的高校,基本上是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二家獨大的一個情況,當然最近這些年,天津第一大學之爭,也進行的非常激烈,這兩所大學在各領域的競爭和合作,也促進了這兩所高校的快速發展。當然,在這眾多的高校之中,排名第十位的中國民航大學雖然學風一直被其中的部分學子所詬病,但是實力以及就業可是非常不錯的,值得各位對民航有興趣的同學的關注。
三、河北省。河北省的大學排名,依然是採用校友會的排名,前十依次為:燕山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經貿大學、華北理工大學。雖然在地理上,河北適合北京緊密相連的,但是在高校實力上,河北和北京的實力差距實在是有點大,而河北目前名列第一的燕山大學,雖然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河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但是和北京的很多高校比起來,還差了很多,不過好在燕山大學近些年的發展勢頭不錯。
四、內蒙古。內蒙古的大學排名,前十依次為: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赤峰學院、集寧師範學院。當然,在內蒙古的這些大學裡,內蒙古大學的實力幾乎是碾壓其他高校的存在。內蒙古大學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餘公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創辦的第一所綜合大學。學校於1957年高起點創辦,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被批准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2004年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學,2012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計劃」高校(「一省一校」),2016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確定為「雙一流」建設首選支持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五、山西省。山西省前十的大學依次為: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師範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太原師範學院、山西大同大學。山西省的前兩所大學,哪一所是山西省的第一,圍繞這個話題的爭議一直不少。但是山西大學前身為創建於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其悠遠的文脈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書院及清代晉陽書院和令德書院。1998年,成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2005年,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2012年,成為全國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程」入選高校之一。2014年,具有六十年辦學歷史的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併入山西大學,學科結構進一步完善,實力增強不少。2016年,成為國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點建設大學。雖然太原理工屬於一所「211」院校,且是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但是校友會在排名的時候,還是將其放置在了山西大學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