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舉高高被風扇削到頭重傷:帶娃千萬法,安全最重要!

2020-12-28 盒媽育兒

盒 媽 來 了

2020/9/10 Thur.

焦點 | 育兒 | 片刻 | WeLive | 好物

和娃一起玩親子遊戲是好的,但是一定要選擇適合孩子、適合當時的時間、地點的遊戲。

\ /

最近一直在準備一篇在家帶娃的親子遊戲的文章,在查資料的時候,偶然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我覺得一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去年8月,一位爸爸在和孩子在家裡玩「舉高高」遊戲的時候,不小心把女兒的頭撞到了正在旋轉的吊扇上。

結果孩子頭骨骨折,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同樣作為父母,看到之後也著實嚇了一跳。因為類似舉高高這樣的遊戲,我也經常在家和孩子玩,所以我簡單總結了一些比較常見的親子遊戲的一些注意事項,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01舉高高

相信家人們大多都帶孩子玩過舉高高,把孩子從地面上高舉過頭頂,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把孩子拋起來一點距離。很多孩子也很喜歡這個有點刺激的小遊戲,這個遊戲也對孩子的前庭覺發育比較有幫助。

但是從文章開頭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來,當我們帶孩子玩舉高高遊戲以及讓孩子騎在我們脖子上的時候,一定仔細觀察遊戲區有沒有高的障礙物。像吊扇、吊燈、門框等等都一定要注意,一個不小心,就會傷害到孩子。

02所有需要關節支撐的遊戲

還有一類遊戲,也比較危險,就是拉著孩子的手腕或腳腕,帶孩子或旋轉或蕩鞦韆的那類遊戲,就比如下面圖片中的樣子:

因為孩子的關節並沒有發育到成人的程度,而旋轉又會產生比較大的離心力,所以小孩子一旦承受不住這個力,是比較容易出現脫臼的。所以這類遊戲可以玩,但是一定要注意玩的時間,適可而止不要沒玩沒了的玩。再就是如果孩子的體重比較大的話,儘量不要選擇這類遊戲。其實親子遊戲沒有問題,舉高高,轉圈圈也沒有問題,主要就是我們帶孩子玩的時候,要考慮到遊戲區域有沒有障礙物,以及孩子的實際情況。有的孩子體重大一些,就不適合那種需要用關節發力的遊戲;有的孩子怕暈,那麼旋轉類的遊戲一定要適量。明天後天我也會給大家分享一些親子遊戲,並且會把注意事項寫清楚,大家記得來看!

相關焦點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媽媽帶娃是讓孩子開心,爸爸帶娃是讓自己開心
    「女性帶孩子」,這似乎是一個不可破滅的定律。這是怎麼回事?大部分是因為女性更加細心、體貼,知道孩子需要什麼。而爸爸們神經大條違背了照顧孩子的原則。如果有一天,孩子被交到了爸爸手裡,將會發生一些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老爸帶娃,開心的永遠是爸爸!很多網友都在網絡上分享帶娃的日常。
  • 那些帶娃「不上心」的爸爸, 最後都怎麼樣了?
    不僅如此,現在很多公眾號、育兒文章、甚至近期的母親節推廣往往都會塑造一個勞累慈祥的媽媽和背後缺位的隱形爸爸。不過看了美贊臣五星草飼安兒寶的這個魔性短視頻,好笑之餘又讓我突然意識到,與其媽媽一邊操勞一邊吐槽爸爸帶娃,倒不如好好想想爸爸需要哪些幫助,來更好完成自己的角色。
  • 看了袁弘的「帶娃日記」,才知爸爸帶娃,可以做到這麼細緻
    兩個人在結婚後也順利地有了自己的寶寶,成為了爸爸媽媽。有一次張歆藝要去參加節目錄製,但是放心不下寶寶,畢竟大家都知道許多寶爸爸帶娃都很不靠譜,所以張歆藝自然也擔心袁弘一個人應付不過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袁弘在自己帶娃的這段時間,竟然細心地整理出了上萬字左右的"帶娃日記",這瞬間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但是父親帶娃的時候就比較隨心意了,父親帶娃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爸爸帶娃的時候,孩子能夠受到更多的磨鍊,其實很多孩子很喜歡和爸爸接觸。 因為爸爸帶娃的時候會願意帶孩子去嘗試新鮮事物,爸爸帶娃不會顧忌太多。
  • 放手讓老公帶娃,收穫意外驚喜,原來爸爸帶娃居然能這麼多元化
    結婚六年,大娃四歲,二寶一歲,想想婚後這幾年,覺得自己做得最明智也是最機智的選擇就是:生兒寶時,讓老公來做『月嫂』。年底生的二寶,剛好趕上疫情全國人民隔離在家,於是就有了老公做『月嫂』的機會。從生大寶,到孩子兩三歲,老公一直處於懵懵懂懂狀態:「我有娃了?」直到孩子喊「爸爸」,愛粘著老公開始,他才真正開始逐漸進入『父親』這個角色。雖有大寶,但老公在照顧孩子方面,常被帶娃技能幾乎為零。所以老公在我坐月子期間,如何帶娃養娃,從零開始學起……其實一開始,我還是挺擔心的。
  • 在賈靜雯身上我發現了帶娃最重要的一點
    最初的和萌娃相關的綜藝應該就是《爸爸去哪兒》了。這是一檔老爸帶著孩子一起旅行的節目,沒有了媽媽的幫助,老爸們只能靠自己來帶娃。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也都得想辦法應對。老爸們經不經常帶娃可以被觀眾們一眼識破。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帶娃出行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轉眼火熱的夏天過去了一半,不少寶媽在群裡討論帶娃去哪裡旅遊。也是,孩子的暑假也過去一半了,是時候帶出去撒個野,看看祖國美麗的河山了。夏天嘛,還是要去大海邊上玩玩~年年暑假帶娃出去,今年帶孩子去爬山!晨媽正饒有興味地看寶媽們聊得熱火朝天,突然有寶媽跳出一句:千萬別帶孩子去旅遊!太坑了!怎麼回事兒呢?
  • 科學研究證明:爸爸帶娃,實力滿分!
    美國電視製片人和《命運:真實的男人如何成為真正的父親》一書的作者菲爾·勒曼(Phil Lerman)在一次訪談中指出:勒曼還舉個簡單的例子:既然爸爸們能換輪胎,那換尿布這樣簡單的事,他怎麼可能不會呢?事實上,從神經學角度看,爸爸的大腦對育兒經歷很敏感,在帶娃上很有天賦。
  • 修杰楷陳建州一起帶娃,咘咘求親親,飛飛卻只想舉高高,不解風情
    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不過修杰楷和陳建州一直都是非常顧家的超級奶爸,兩個打五個自然不在話下。8月29日,陳建州便分享了兩家孩子們一起玩耍的視頻,相當有愛。咘咘摟著翔翔的脖子,頭碰頭,鼻子碰鼻子,很快就要親到了。
  • 帶娃旅行=孩子髒亂吵?辣媽帶娃旅行寶典大公開,教你輕鬆帶娃不費力!
    看著已經過半的暑假,很多家長也都想趕著夏日的尾巴,帶孩子好好出去旅行一趟。但是對於旅行這件事,據調查,74%的爸爸媽媽表示有了孩子後對旅行有畏難情緒,34%的家庭在寶寶0-2歲時全家出門旅行過。首先必帶各種防蚊防曬暈車藥,讓孩子一路免受蚊蟲的騷擾;再來就是寶寶的尿不溼跟換洗的衣服,畢竟到了外面再買,也不是很方便;最後可以帶一輛摺疊的傘車,出行的時候讓寶寶可以坐在車中,安全又舒適。
  • 爸爸是帶娃路上的「豬」隊友?4招教你培養出合格老爸
    漸漸的,不再給他帶娃機會,爸爸也習慣了當個甩手「掌柜」,反而累壞了媽媽自己,又疏離了父子感情。 帶娃是兩個人的事情,只有父母都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夫妻感情也會因此更加深厚。,才能慢慢的培養出帶娃興趣並積累到經驗。
  • 明星帶娃名場面:譚松韻帶娃好治癒,「調皮」魏大勳帶娃剛下線
    譚松韻「治癒系」帶娃,畫面極其美好在今年上線的綜藝節目奇妙小森林裡譚松韻「音樂」帶娃、一把小提琴,一首「小森林」治癒系的《稻香》讓孩子開心得不得了在《會做家務的男人》裡面,「心態」年輕的魏大勳讓小姑娘坐到沙發上,「物理睡眠」法就轉起了椅子
  • 研究表明,爸爸帶的娃更聰明!那麼如何讓爸爸愛上帶娃?
    您是否曾經帶娃崩潰過?你曾經不斷地抱怨娃爹不負責任,只知道在手機上玩遊戲嗎?你們嘮嘮叨叨的抱怨下,如果娃爹真的站起來說要帶孩子,你們會不會踏實放心的到臥室去休息?抑或仍是形影不離地跟著他們,或是豎起耳朵聽著外面的動靜?後一種可能更好些,因為我以前也是個「無所適從」的老媽。
  • 肌肉猛男帶娃健身,輕鬆搞笑又有愛!
    我的家裡有個人很酷三頭六臂刀槍不入他的手掌有一點粗牽著我學會了走路這首歌是不是都會唱啊爸爸是家裡的頂梁柱每個人都曾經崇拜他迷妹從小就覺得爸爸是守護神▼還記得小時候迷妹是特別調皮的熊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一點沒讓爸爸省心總是狀況百出▼但爸爸就像超人一樣總能在危急時刻拯救調皮的我記憶中爸爸的臂膀總是那麼有力可以舉高高▼玩累了可以要抱抱▼好像爸爸就是力量的代名詞
  • 父親節 | 國外「雲爸爸」視頻帶娃,為什麼他這麼暖
    要麼是「喪偶式育兒」,爸爸什麼都不管,一切都得媽媽操心;要麼就是「豬隊友」,啥啥不會,忙幫不上,添亂是一把好手。比如我家就是這樣,寶寶開始吃輔食的時候,我會變著法做各種粥、湯還有肉鬆給娃吃,但是我隊友呢,連給娃下個麵條要剪短這樣的小事,都是幾番提醒糾正後才改正過來。買玩具的時候也是,我會和他講某一類玩具的用處,比方說,玩積木可以鍛鍊寶寶手、眼和大腦的協調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像力。
  • 爸爸帶娃睡覺,醒來發現孩子不見了,找到後表情太逗了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01前言在很多家庭中,帶娃的主要任務都會放在媽媽的身上而爸爸更多的是會將重心放在工作上面,但當媽媽無暇顧及孩子時,爸爸就會承擔起帶娃的責任。而爸爸帶娃的過程,卻常常會鬧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寶媽一定要多讓爸爸帶娃,讓爸爸體會到帶娃的辛苦,多讓爸爸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來,爸爸才能夠不牴觸帶娃這件事。爸爸帶娃雖然笨手笨腳的,但是帶娃這件事本身就是熟能生巧,寶媽不給爸爸實踐的機會爸爸自然永遠都不能獨立帶娃。
  • 爸爸帶娃能有多野?看看這些截圖就知道了
    俗話說,「爸爸帶娃,撐不過三十分鐘」;江湖上還流傳著這樣的話,「媽媽帶娃,精緻就行,爸爸帶娃,活著就行。」 媽媽們是不是代入感太強,已經開始生氣了?孩子在你眼裡是個娃,在爸爸眼裡隨時可以變成「玩具」。爸爸帶娃,也是很專注地(專注地玩手機)。娃兒「弱小可憐又無助」,這位大哥,孩子是你親生的不?
  • 紐西蘭總理男友全職帶娃:「爸爸時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同樣,爸爸爸帶娃的信息不斷刷屏:鄧超樂當兒女的「活道具」,被女兒塗紅指甲,扎滿小辮甘之如飴;李亞鵬帶著女兒常年帶女兒到十三陵水庫做水文觀測;每晚給女兒讀《金剛經》;暑假帶孩子回河南老家體會農家傳統生活,一邊實踐一邊鑽研,在親子領域深耕多年,成為帶娃能手,千萬寶媽追捧的育兒顧問……所有信息,都指向一個硬核,時代在變,奶爸在行動,「爸爸帶娃時代」即將到來!對此,寶媽寶爸,你準備好了嗎?
  • 爸爸騎車載雙胞胎,看到後座寶寶,網友: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因為爸爸帶娃沒有媽媽細心,爸爸有時候像個沒長大的大男孩,不太會照顧自己,也不太會照顧寶寶,所以經常在帶寶寶的時候發生一些坑娃事件。案例這一天,爸爸騎著自行車載著雙胞胎外出兜風。爸爸悠閒地騎著單車,不時打量著路邊的商店,渾然不知雙胞胎其中一個在後面已經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