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 FM | 來聽聽60多年來黑人音樂裡的「黑豹」

2021-02-22 摩登天空ZERO

昨天 TikTok 上的一個28秒視頻刷屏了,來自一位叫 Mark Cannataro 的 3D 動畫師。

視頻中,斯坦·李在天堂迎接「黑豹」的到來,背景音樂是 See You Again,以此悼念上周因結腸癌去世的《黑豹》男主 Chadwick Boseman 

黑豹這個詞的指向性比較多,Chadwick Boseman 去世的消息剛出來時,有網友竟然迷迷糊糊地跑到了黑豹樂隊的QQ音樂評論區去留言。

而且,黑豹(Black Panther)放在美國的語境下,也不只是一個漫威電影名那麼簡單。

它是60多年前在美國黑人人權運動中產生的詞彙,Black Panther Party 是美國黑人活動家們為了反抗種族歧視和警察的暴力執法,建立的一個自我武裝組織。

這個組織裡的音樂家、作家、政治家們用他們的方式傳達類似 Black Power、Black Proud 的信息,這股精神力量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黑人獲得種族自豪感的重要來源。

而且這些精神力量,正好都被各個時代的黑人音樂記錄了下來,今兒我找來了10首送給大家。

我們每周五都會在網易雲 ZERO FM 同步更新歌單。掃描這個二維碼,給自己一個30分鐘的「黑豹」音樂體驗。


Elaine Brown

 The Meeting

1968年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後,鋼琴家 Elaine Brown 在洛杉磯第一次參加黑豹組織的會議。她為人權運動寫過歌、發過專輯、出版過雜誌、開啟過多項法律援助計劃,也是黑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領袖。1969年專輯 Seize The Time 中的這首 The Meeting 後來成了黑豹組織的聖歌。‍

Nina Simone

 Mississippi Goddam 

Mississippi Goddam 是 Nina Simone 得知黑人民權活動家 Medgar Evers 被謀殺、阿拉巴馬州教堂的莫名爆炸導致四個黑人兒童去世後,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創作完成的抗議歌曲,後來也成了黑豹組織的聖歌。這首歌因其承載的文化歷史和藝術價值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唱片登記局保存。

‍‍‍‍

James Brown

Say It Loud(I'm Black and I'm Proud)

從歌詞寓意上講,James Brown 的 Say It Loud 是第一首從「我是黑人,我驕傲」的角度,在民權運動期間團結黑人力量的歌曲,從音樂上來講,歌裡面一唱一和的、類似演講的表達方式就是最早的 funk 音樂的樣子。這首歌后來被數不清的嘻哈音樂人採樣,也是 locking 舞種中的經典 BGM。

‍‍‍‍

Syl Johnson

Is It Because I'm Black

Syl Johnson  Is It Because I'm Black 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黑人概念」專輯。1969年9月專輯發行時他並不出名,但同名曲在黑人社區逐漸傳開後,45歲的他正式開啟了職業生涯,他說:「馬丁·路德金死後,我想寫一首歌,它不是關於我討厭誰,它會是一首同情歌曲。」 

‍‍‍‍

N.W.A.

F**k Tha Police

F**k Tha Police  N.W.A 最「臭名昭著」的代表作,發行於 1988年,歌詞用來抗議美國警察因種族歧視對黑人實施的各種殘暴行為,N.W.A 也因此得罪了很多公權力組織,美國一些地方警察拒絕為他們的演唱會提供安全保障。F**k Tha Police 這個歌名早已成了流行文化中的一句口號,經常出現在 T恤、藝術品、塗鴉中。

2Pac

Panther Power

‍‍Panther Power 2Pac 在非常年輕的時候錄的,是他用來致敬母親 Afeni Shakur 的一首歌,因為母親當時還是黑豹組織的成員。1996年,25歲的 2Pac 去世後,這首歌被整理在2000年專輯 The Lost Tapes (1988-1991) 中一併發行。‍‍

Kanye West

Black Skinhead

Black Skinhead 是侃爺和 Daft Punk 合作完成的一首工業嘻哈單曲,發行於2013年。歌詞裡他花大量篇幅來說美國的種族矛盾,描述自己作為一個有色人種、公眾人物的那種精神緊崩的狀態。歌名借鑑了英國朋克運動裡的 Skinhead,他試圖去創造一個代表黑人力量的詞彙。‍

Lady Leshurr

Black Panther

Lady Leshurr 是1989年出生的英國說唱歌手,她父母是來自加勒比的聖克里斯多福島上的移民,所以她的嘻哈音樂裡有雷鬼、Dance Hall 舞曲的印記。2018年她發行的這首 Black Panther 雖說與在美國起源的黑豹組織無直接聯繫,但這個詞早已泛化為對黑人力量的一種讚譽。

Kendrick Lamar

Black Panther

2018年的《黑豹》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的漫威電影,Black Panther 這個身份在影片裡更多代表的是責任榮光,而不是歷史上所強調的反抗。這部電影中出現的原創歌曲都由 Kendrick Lamar 來完成,他把 Black Panther: The Album 這麼一張配樂歌曲合集做出了全長專輯的規模和質量,被很多評論家稱為電影原聲的裡程碑。

「Black Panther」


電影《黑豹》中的所有原創配樂都是瑞典作曲家 Ludwig Göransson 創作的,他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Chadwick Boseman 去世後,用來悼念他的視頻都會用《黑豹》中的這段主題配樂,就像電影中 Black Panther 這個詞的象徵一樣,Chadwick Boseman 在黑人的影像世界裡留下的,是不會隨著歲月流逝而削減的榮光

我們每周五都會在網易雲 ZERO FM 同步更新歌單。掃描這個二維碼,給自己一個30分鐘的「黑豹」音樂體驗。

相關焦點

  • 究竟漫威人物黑豹在黑人眼裡是怎樣的存在?
    「黑豹」作為漫威裡一個系列科幻電影,該電影在2018年2月16日在美國上映(2018年3月9日內地上映)繼播出後受到了很多影迷的喜愛,全球總票房達到60億,時隔2年多的時間,就在準備延續《黑豹2》系列的時候,飾演黑豹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卻不幸離世,這個消息實屬晴天霹靂;
  • 黑豹:讓我們明白了為什麼黑人都喜歡大金鍊子
    小編雖然一直有看這類漫改的電影,但其實沒有什麼特別想說的話題,這次的《黑豹》似乎值得一說,因為除了音樂外,黑人文化也是一大亮點。
  • 其實《黑豹》無非就是黑人世界的《戰狼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國外對於《黑豹》的影評中,再到這部本身賦予眾多黑人文化於一身的電影,不難發現《黑豹》從一開始已經存在了文化差異。畢竟,以黑人導演以及黑人演員為主的班底也算在是美國電影史上的比較少見的。
  • 失傳的屠龍術:美國黑人運動與「黑豹黨」的往昔榮光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美國黑豹黨光榮而偉大的戰鬥歲月。 黑豹黨組建的初衷是針對於美國民間愈演愈烈的種族仇殺與種族虐待。南北戰爭結束後,1866年南方的一些戰敗軍人組建了3K黨,他們開展了針對黑人的種族仇殺、私刑、虐待、囚禁等一系列聳人聽聞的活動。巔峰時的3K黨有成員四百餘萬人,美國諸多州長、議員甚至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都是3K黨成員,可以看到,這是一場力量絕對懸殊的較量。
  • 一個 7 歲黑人男孩為黑豹主角舉行追悼會
    在得知 43 歲的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去世的消息以後,7 歲的黑人男孩威斯布魯克(Kian Westbrook)就開始止不住地哭泣。儘管他從來沒有見過博斯曼,也沒有看過他除《黑豹》以外的其他作品,但是他卻深深為博斯曼在《黑豹》中所飾演的超級英雄所著迷。
  • 知料|《黑豹》男主離世,但他為黑人做出的平權努力不會消失
    查德威克·博斯曼Twitter截圖聲明中寫道,查德維克·博斯曼在2016年確診結腸癌,四年來一直跟病魔作鬥爭。在這期間,他參與拍攝了《黑豹》《馬歇爾》《誓血五人組》《復仇者聯盟3、4》等電影,遺作為《Ma Rainey's Black Bottom》。這些作品都是在無數手術和化療的間隙裡完成的。
  • 從《黑豹》到《黑霹靂》 黑人超級英雄正式登上主流舞臺
    《黑豹》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五十年來,黑人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總是飾演各種配角、二號角色或是專為黑人設置的角色。如今,屬於黑人超級英雄的時代終於來了。《盧克·凱奇》製片人兼編劇喬·霍代裡·庫克最近說道:「唯一重要的顏色是綠色(CGI特效幕布的顏色)……這樣的作品具備票房潛力,但是否帶有同等的利他色彩,我不清楚。故事夠吸引,音樂一響起,大家就會想,『乾脆就看了唄!』」超級英雄主題的影視作品是好萊塢最主要的搖錢樹。僅在美國本土,2017年超級英雄電影就營收超過20億美元。但是,近十年中,這些電影都由白人男性主演。
  • 《黑豹》男主離世,但他為黑人做出的平權努力不會消失 | 知料
    查德威克·博斯曼Twitter截圖聲明中寫道,查德維克·博斯曼在2016年確診結腸癌,四年來一直跟病魔作鬥爭。在這期間,他參與拍攝了《黑豹》《馬歇爾》《誓血五人組》《復仇者聯盟3、4》等電影,遺作為《Ma Rainey's Black Bottom》。這些作品都是在無數手術和化療的間隙裡完成的。1977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博斯曼,在2018年之前只是一個還不錯的演員,直到漫威英雄片《黑豹》的出現,在劇中他飾演非洲神秘國家瓦坎達的國王特查拉,從此一炮而紅,並且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 知料|《黑豹》男主離世,但他為黑人做出的平權努力不會消失
    查德威克·博斯曼Twitter截圖聲明中寫道,查德維克·博斯曼在2016年確診結腸癌,四年來一直跟病魔作鬥爭。在這期間,他參與拍攝了《黑豹》《馬歇爾》《誓血五人組》《復仇者聯盟3、4》等電影,遺作為《Ma Rainey's Black Bottom》。這些作品都是在無數手術和化療的間隙裡完成的。1977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博斯曼,在2018年之前只是一個還不錯的演員,直到漫威英雄片《黑豹》的出現,在劇中他飾演非洲神秘國家瓦坎達的國王特查拉,從此一炮而紅,並且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 《黑豹》的2.5億美元票房背後:一部黑人電影啟示錄
    十年後,華納的 DC 宇宙裡的蝙蝠俠和超人面對迪士尼漫威宇宙群英高潮迭起的攻勢節節敗退。十年來在奧斯卡上始終顆粒無收的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甚至預測漫威的《黑豹》(Black Panther)將獲得明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 漫威:《黑豹》主演去世,他在漫威影業和在黑人心中的地位如何
    2018年《黑豹》上映,世界上首部完全由黑人主演,由白人飾演配角和丑角的的超級英雄電影上映。還未上映就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並且在上映之後成功掀起一陣黑豹熱潮,雖說《黑豹》並非是完美的電影,但它是一部十分具有意義的黑人電影,如同裡程碑一般,博斯曼出演的黑豹特查拉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 ZERO FM | 隱秘在角落裡的姐姐
    我找來了10位姐姐的音樂作品,希望大家能回憶起姐姐們彼時的風光無限。「提純」是我們每周六的固定欄目,除了微信推送外,相應的歌單也可以在網易雲的 ZERO FM 同步收聽。掃描二維碼,送給自己一個30分鐘的追憶之旅吧!‍‍一首《回家》奠定了順子在華人圈中的地位。
  • 2019金球獎提名公布 《黑豹》等黑人電影成焦點
    美國當地時間12月6日,2019年金球獎提名公布,黑人電影再度成為年度的關注焦點。在最受關注的劇情類最佳影片中,三部黑人題材影片獲得提名,分別是《黑色黨徒》、漫威大作《黑豹》以及《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
  • 2018電影黑豹在線觀看,披著平等外衣的黑人英雄
    Marvel 的商業計算之高,已到算無遺策的境界,當今世上能成功拍攝以黑人為主角的超級英雄電影之製作公司,非Marvel 莫屬。因此,可以預期《黑豹》也將會如其他Marvel電影般大獲成功。打著黑人超級英雄電影的招牌,很多人認為《黑豹》有助推動種族平等。似乎當世界各地的觀眾都以黑人英雄為偶像時,種族隔膜便能打破,對黑人的刻版印象亦隨之消失。
  • 「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已經謝幕,細數黑人演員在漫威的英雄夢
    今年,有一位黑人演員的突然離世卻讓大半個好萊塢在懷念他,他就是「黑豹」的飾演者查德維克·博斯曼。 2020年8月29日,好萊塢各大媒體都在報導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漫威電影宇宙裡飾演超級英雄「黑豹」的黑人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不幸罹患大腸癌去世,年僅43歲。癌症是很可怕的,縱使有再強壯的身體,病魔也會無情地奪去生命。
  • 「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已經謝幕,細數黑人演員在漫威的英雄夢
    今年,有一位黑人演員的突然離世卻讓大半個好萊塢在懷念他,他就是「黑豹」的飾演者查德維克·博斯曼。2020年8月29日,好萊塢各大媒體都在報導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漫威電影宇宙裡飾演超級英雄「黑豹」的黑人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不幸罹患大腸癌去世,年僅43歲。癌症是很可怕的,縱使有再強壯的身體,病魔也會無情地奪去生命。
  • 《黑豹》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去世,他讓黑人演員角色更加立體
    曾主演過《黑豹》的好萊塢著名演員Chadwick Boseman(查德維克·博斯曼)去世,今年才43歲的他終究沒有戰勝結腸癌,不幸離開了我們。除了擔綱主演《黑豹》外,他還曾參演過《42號傳奇》、《激樂人心》、《選秀日》、《美國隊長3》等多部影片,表現可圈可點,逐漸成為了好萊塢一位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黑人演員代表。Chadwick Boseman(查德維克·博斯曼)的好學與勤奮在演藝界有目共睹,早年他並非想要成為一個演員,而是一位黑人作家。
  • 《黑豹》影評出爐:看黑豹,銀幕亮度很重要!
    >一直備受關注這也是漫威首部由黑人主演的超級英雄電影。ErikDavis:《黑豹》是漫威電影中的007,你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絕對沒有看過這麼大膽、美麗、強烈的場景。《黑豹》有一種深度和精神,這和之前的漫威電影都不一樣。Mike Ryan:《黑豹》沒有辜負期待,迄今為止最具政治色彩的漫威電影。讓我不得不提醒自己,這是一部漫威電影。
  • 音樂是無色的,貝多芬的母親可能是黑人,貝多芬本人是黑人嗎?
    實際上,關於貝多芬是不是黑人的爭論,已經在美國延續了上百年。2013 年刊登在《過渡》(Transition)雜誌上一篇名為《黑人貝多芬和音樂史上的種族政治》的報導中曾寫道,這樣的爭論在過去幾十年裡時常出現,但一直沒有擴展到公共領域。今年 6 月份的推特「辯論」才讓這個話題真正出圈。
  • 漫威《黑豹》叫好又叫座,但白人觀眾被黑人打到滿臉血?
    近日,社交網絡上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照片,一些白人網友「控訴」自己在觀看《黑豹》過程中受到年輕黑人的襲擊,且有照片為證。這位網友表示:「參加《黑豹》首映的時候,一群年輕黑人說,這部電影不是給我看的。因為我是白人。然後他們就攻擊了我。」這條推特被轉發了4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