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庭構成中,父親時常會缺失孩子的教育,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為了生活奔波。然而男性在親子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一名合格的父親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之中,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演員鄧超最近在社交平臺分享了這樣一件趣事,由於他的老婆孫儷正在拍戲,工作很忙,所以鄧超負責帶兩個孩子去針灸。沒想到兩個孩子在面對爸爸的時候鬼主意特別多,和鄧超講條件,只有他先嘗試針灸扎針,孩子才願意被醫生針灸。一句「爸爸扎我們才扎」,讓鄧超不得不投降,全身上下被醫生扎了14針。
這14針分布的很均衡,不僅胳膊上有,兩條腿上也扎著針。鄧超為此非常的不平衡,在社交平臺吐槽抱怨,覺得自己明明沒有病,但是為了孩子扎兩針,自己卻要扎14針,實在是很不公平。
其實鄧超經常在社交平臺分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他前幾天還把兩個孩子為自己化妝的視頻分享到了網絡上,也得到了網友的點讚,紛紛誇獎超哥真有愛。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想讓孩子變得更好,那麼父親就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長教育。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在心理上逐漸獨立,變得更加優秀。
父親應該如何陪伴孩子成長?
1,做好示範,以身作則
首先,父親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應該做好示範,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真正懂得應該怎麼處理問題。就像鄧超一樣,如果他只是機械化的對孩子解釋為什麼要針灸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孩子就會不願意針灸,甚至會在醫院哭鬧起來。
而鄧超先在自己的身上扎針,讓孩子親眼看到了父親可以做到,那麼自然也就會在心理上變得更容易接受。孩子總是喜歡去追隨父親的腳步,完成人生的挑戰。
2,學著像孩子一樣交流
父親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注意自己的方法。如果總是以長輩的語氣去和孩子交流溝通,很難會得到理想中的效果。可以嘗試著學習孩子的表達方式,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樣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和接納,也能夠因此獲得較好的效果。
孩子由於年齡較小,所以在理解能力上其實常常會出現不太明確的現象,如果家長可以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採取孩子熟悉和理解的方式,更能增加親子之間的溝通效率。
3,陪孩子一起盡情玩耍
很多家長尤為看重自己作為長輩的威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非常的嚴肅,害怕自己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權威。
其實家長可以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儘量保留一個共同玩耍的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盡情的玩耍,能夠讓家長更加的了解孩子,也可以讓孩子對父母產生良好的信任感,更有助於親子關係的推進。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掌握好其中的分寸,和孩子一起進行快樂的玩耍,帶孩子去享受簡單的快樂。
一名合格的父親不僅能夠讓孩子信任自己,而且也能與孩子成為關係較好的朋友,親子之間有著強大的信任感。所以各位寶爸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可以試著去和孩子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將會有助於教育效率的提升,也能夠讓孩子更加直觀的意識到父親對自己的愛。合格的父親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讓孩子在父親的教導下具備全方面的素質提升。
您對於父親照顧孩子是如何看的呢?您覺得父親應該如何與孩子相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