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杭州民進」可快速關注
陳 音
曾任杭州市青春教育集團學校、青春中學校長、副書記;杭州市第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民進杭州市委常委、民進杭州市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
曾獲民進中央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個人、浙江省第21屆春蠶獎、浙江省教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2018年8月28日,跨越1600公裡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掛職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長,為期一年。
「今天的女孩就是未來的母親。幫助一個女孩就是影響一個家庭的未來。」
「要讓村裡人知道,女孩子讀書好,比出嫁還風光。」
在8月29日召開的民進杭州市十三屆十三次常委(擴大)會議上,陳音作了40分鐘貴州黔東南州東西部協作工作情況典型發言。她用四分之三的篇幅,動情地講述「山鳳凰關愛女生計劃」。
「這個項目我們在宣傳海報中寫上了大大的一句口號——愛佑她未來。」陳音說。
在杭州市下城區青春中學的學生們眼裡,陳音是一個和藹的校長;但在一千公裡外,黎平深山裡的瑤族、苗族村民眼裡,這位浙江來的陳校長,在聽到別人說「女孩子讀什麼書」的時候,語氣分外嚴厲。
初來貴州,陳音被大山裡女孩缺乏受教育機會的情況震驚了。「大山深處的少數村落環境封閉落後、早婚觀念盛行,有些地方以前還有搶婚的習俗。我們曾對黎平縣部分少數民族村落適齡女生受教育情況做了一次調查,其中有一個村竟然只找到1個高中女生,女大學生一個都沒有。」
「女孩早點嫁人,不僅能給家裡減輕負擔,還能拿一筆彩禮錢。」這是很多大山裡的家長根深蒂固的想法。在一些偏遠少數民族村落,女孩到15、6歲就要嫁給本族男子在過去甚至是一種不成文的傳統。
「女生失去了受教育機會,她們的下一代也必然受到影響。」貧困與教育,兩個無法切斷聯繫的詞。扶貧,是「扶志」與「扶智」,來自杭州的幫扶幹部們相信每個貧困地區的孩子應該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那麼應該從哪個環節著手?
「旅遊鞋穿壞了好幾雙。最遠的村裡我都去過了。」陳音說,黎平掛職1年期間,她用腳步丈量了黎平20多個鄉鎮。為「山鳳凰計劃」能夠精準實施,她前期走訪調研9個鄉鎮19個村寨,共組織教育幫扶團成員召開10次專題幫扶會議,調研學校40所以上,走訪村小25所,聽課百餘節,同時開設講座15次以上,組織20餘名杭城名師名校長進黎平開設優質課及講座,聯繫愛心人士到黎平捐贈等。
於是,有了「山鳳凰」。
今年3月起,杭州市下城區幫扶工作組在黔東南州黎平縣策劃啟動了「山鳳凰」關愛女孩公益項目,鼓勵女孩通過讀書走出大山、改變自身命運。
這是一個對深度貧困村家庭、少數民族貧困村女孩進行精準助學幫扶的公益項目,項目得名於「山窩裡飛出金鳳凰」這一簡單美好的祝福。「山鳳凰」項目今年暑期先為黎平縣貧困村及女孩入學率相對偏低的6個鄉鎮12個村初中畢業、考入高中、高中畢業、考上大學的女生頒發3000-8000元不等的獎學金。
這筆錢,是助學金,更是「激勵金」。
陳音談起了一個叫吳新美的姑娘。今年剛剛被貴州興義民族師範學院錄取,她是雷洞鄉第一個瑤族女大學生,也是下城區「山鳳凰關愛女生計劃」的首批受助女生之一。
穿著瑤族傳統服飾的吳新美,圓圓的臉蛋,戴著一副眼鏡,大家都誇她「一看就像個老師」。作為全鄉第一個瑤族女大學生,吳新美獲得了下城區「山鳳凰關愛女生基金會」給予的8000元獎學金,並代表所有獲獎女生發表演講。「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8月份,錄取通知書都下來了,我們就把獎學金送上門。」陳音說,「這個大紅包,一隊人敲鑼吹笙,鬧出最大的動靜,送上女孩的家門,讓村裡的所有人知道,女孩子讀好了書,可以這麼風光,比出嫁還風光。」
「我衷心希望像吳新美這樣的女孩越來越多,越努力越幸運。」也許不能一下子扭轉所有人的觀念,但陳音相信這至少可以帶來一些改變:「女孩子輟學的時候,母親往往是『最後一道防線』。收到這份助學金的女孩,未來也會建立家庭,也許有一天同樣會面臨女兒讀不讀書的問題。有了這樣的經歷,我相信她們的『防線』會無比堅定。」
讓她印象深刻的還有考上高中的吳妹伍。工作人員離開後,吳爸爸堅持頂著酷暑將大家送到村外,一路上不停念叨著「我一定要讓女兒上大學!」在戲勞村,陳音滿含深情地對11名受助女生說——「今天是你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日子,你們不僅要學會感恩,將來也要讓你們的孩子繼續接受教育、改變命運。」
陳音說,「山鳳凰」項目的啟動資金60萬元,根據初步估算,這筆錢能夠支持目前12個貧困村發放2年的助學金,但無法支持項目的長期延續和進一步拓展。
陳音與同仁們目前正在設法讓「山鳳凰」公益項目惠及更多的山區女孩。他們計劃面向社會募集慈善資金並成立「山鳳凰」基金會,將所募集資金全部用於黎平縣貧困及深度貧困村女生初中畢業、考上高中、高中畢業、考上大學的助學獎學資金。有意向的個人和企業,可以通過杭州民進留言與她聯繫。
我們同樣希望,這隻「山鳳凰」,能一直「飛」下去。(宣傳處)
更多推薦:
記得點「在看」哦! 文章已於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