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內疫情形勢空前危急,12月16日韓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達1087例,再次創下了單日確診最高紀錄。與疫情同樣危急的,還有文在寅及其黨派支持率下滑的問題,受到法檢矛盾、失業率、房價等問題的影響,文在寅支持率最近幾個月持續暴跌。
不過,在如此關鍵時刻,文在寅政府卻連迎多個重大喜訊,這些喜訊將為其政府注入新的活力,而文在寅的執政之路也真正走到了十字路口。
首先就是經過多輪的較量,《國情院法》修正案最終被通過。該修正案的通過,意味著國情院將失去收集國內情報的權利,而且他們要在三年之後,將調查北邊的權力移交給警方。一直以來,國情院都以搜集國內情報為理由,多次幹涉韓國國內政治,《國情院法》就是文在寅政府對國情院權力進行限制的一種手段。
再者就是青瓦臺高官崔彰沅,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韓美11日在線舉行了第201次《駐韓美軍地位協定》聯委會會議,就美方將向韓國返還12處美軍駐韓基地達成協議。該協議的達成,意味著韓國境內80處駐韓美軍基地只剩下12處有待韓方收回,文在寅距離自己拿回韓軍戰時指揮權又近了一步。
據悉,美方這次交還給韓方的土地總面積約為146.5萬平方米,這些土地相當於汝矣島一半的面積。對於韓國年輕一代而言,文在寅在駐韓美軍相關問題上取得突破,能夠獲得這些年輕人更多的支持。而對於韓國年老一代來說,則是燃起洗刷掉半個多世紀恥辱的希望。
而文在寅迎來的第三件喜事,就是韓國有三家軍工企業,成功入圍全球百強軍工企業排行榜,這三家韓國軍工企業最靠前的排名為第46位,而三家企業2018年武器總銷售額達到了52億美元。除了武器出口行業取得了突破以外,韓國造船業情況同樣開始好轉,造船業的復甦將為韓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來看,文在寅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如何扭轉局勢鎖定勝局,為繼任者鋪路,成為了他如今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受到曹國案的影響,文在寅險些因為司法改革問題被反對派趕下臺,然而疫情的出現給了他扭轉局勢的機會,個人支持率一度超過70%,所在黨派獲得國會多數席位,這些都是控制疫情之後他所得到的好處。
但是在後疫情時期,韓國政府繼續推動司法改革。而法檢之間的對抗,令韓國民眾十分的不安,再加上韓國經濟一直不見起色,房價高懸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改善,加之疫情對韓國就業率的影響,一度刷新近年來的最高紀錄,更慘的是韓國物價卻在一路看漲,辣白菜已經成為餐桌上的「奢侈品」,這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多對文在寅政府滿懷希望的年輕人開始失望,他們紛紛放棄了對文在寅的支持。
近期,韓國國內疫情再次出現反彈,而且這次疫情反彈的勢頭非常猛。文在寅政府已經著手對疫情進行控制,這次疫情攻堅戰,同樣是文在寅的機會,有效控制國內疫情,確保韓國經濟穩步復甦,才能讓他完美的「落地」,不會向其所有的前任一樣,被「青瓦臺魔咒」所累。
有分析認為,疫情給了文在寅處理經濟問題的緩衝時間,但是隔離政策的實施同樣會給韓國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韓國政府年初對民眾的居家補助,擴大了財政的缺口,這次疫情的反彈韓國政府的經濟壓力將會更大,以往的抗疫妙招已經失效,但是形勢卻在不斷的惡化。儘管好消息不斷傳來,只是按照韓國民眾記仇的「特性」,文在寅政府確實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