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牽出上海名媛私生女、章士釗養女的兩段撲朔迷離的婚姻

2020-12-23 綠居莊主在北平

史家胡同51號人來人往

史家胡同51號,建國後為《大公報》北京辦事處,由社長王芸生從抗日名將李樹春處購得,之後由王芸生和其社員辦公、居住。《大公報》在徵得國家同意後,沿用了民國報名,在建國後在計劃經濟時分管報導財政、經濟等政策。由上海、天津《大公報》籌建的北京辦事處,主要在於獲取第一手新聞材料。

1959年由國家贈予章士釗。1960年,章士釗攜二夫人奚翠貞、兒子章可、養女章含之從借住老友朱啟鈐東四八條54號的朱家私宅中搬出,而入住史家胡同51號。

章士釗1973年前往香港,而因氣候不適、水土不服而病倒並同年7月1日去世。自此史家胡同51號的主人就變為了其養女章含之。

1973年底38歲的章含之與60歲的喬結婚,之後夫婦兩人一直居住在史家胡同51號,直到2008年章含之去世。

2009年被索要史家胡同51號,2011年章含之與前夫洪君彥的女兒洪晃搬走,接受80萬元賠償費,洪晃搬離了史家胡同51號院。

自此,史家胡同51號51年的興衰輝煌圓滿結束。留給我們,留給後人的,只是回憶和追憶。

之前莊主寫的文章裡,莊主著重寫了民國元老章士釗的傳奇,而這篇文章,則主要寫被貼上更多標籤的章含之。其標籤之多,恐難記全,其諸如「上海名媛私生女」、「章士釗養女」、「外交名媛」、「外夫人」、「英文老師」等等。

上海名媛私生女

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四大百貨公司之一的永安百貨新到了一名售貨員—談時卿,其憑藉美麗的相貌和雅致的風度,使得其所在的櫃檯——康克令鋼筆人頭攢動。斯時外國鋼筆品牌的康克令,其金筆售價不菲,為四塊銀元,但因了追求談時卿的人實在太多,康克令金筆一時洛陽紙貴,談時卿也被稱為「康克令西施」。

1935年,一個叫陳度的紈絝子弟每天光顧櫃檯,話也不多,遞上四塊大洋,拿一隻金筆就離開,風雨無阻。未幾,談時卿就被陳度的袁大頭打動了,不久就和這個紈絝子弟同居,1935年7月14日生下一女。但因和紈絝子女未能談攏結婚事宜,而走上法庭。

原來這個紈絝子女陳度是安徽大軍閥陳調元的公子,其在老家還有原配妻子。陳度本打算納談時卿為妾,見過了場面的談時卿哪裡同意做小,但陳度父親卻認為門不當戶不對,堅決反對陳度離婚再娶。

一時的愉悅,卻因家世而分開,最終走向法庭。

打官司談時卿找到了當時的大律師章士釗。章士釗是當時青幫杜月笙的顧問,且為北大、同濟的教授,後成為掛牌律師。在章士釗的極力說辭下,談時卿最終勝了官司,贏到100000大洋的贍養費。

談時卿在與章士釗合力官司中,意識到獨自帶一孩子,亂世中確實艱難,於是將私生女託付給章士釗,之後嫁給顧姓商人,過上了隱居生活。

章士釗養女

章士釗收養的女兒,就是康克令西施私生女章含之。進入章家後,被章士釗視為親生女。

章含之曾打算學演戲,被章士釗呵斥:章家的門裡不出戲子,你要學演戲,就不是章家人。章含之自此和父親章士釗的隔閡愈加深厚。但章士釗在1950年和1962年兩次帶章含之前往重要宴會。且在特殊時期,因章士釗的關係而受到了保護,史家胡同51號院也成為章含之的避風港。

第一段撲朔迷離的婚姻

章含之14歲時遇到了前夫洪君彥。

那時章含之剛到北京,隨章士釗一家一起住在父親老友朱啟鈐家中,章含之在貝滿女中初三的學生,而17歲的洪君彥才考上燕京大學經濟系。在一次天津、上海大學生的聖誕舞會上,章含之作為朱文榘的舞伴兒而出現。洪君彥對章含之是一見鍾情:身材姣好、談吐優雅,一看就是大家閨秀。

自此之後,與朱文榘同班同學的洪君彥有事沒事就去朱家找朱文榘,實則是看望章含之,一來二去二人建立了戀愛關係。

章含之與洪君彥相戀8年,直到章含之大學畢業,兩人才結婚。兩人的結合,在外人看來也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洪君彥父親曾任浙江商業儲蓄銀行董事長,洪的表舅是章士釗在重慶時的牌友。

但在女兒6歲時,特殊時期就來到了,而兩人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先是章含之對外宣稱洪出軌,而得到一干人的支持,要「解放自己」,於是章含之與洪君彥在史家胡同民政局離婚。第一次離婚民政局認為兩人影響太大不予辦理,而次日就態度180度大轉變,據說接到了指示,因此二人很順利的離婚了。同年底即1973年底,章含之與喬結婚。

之後多年,在2008年章含之去世後,洪君彥才聲明實則章含之出軌在先。在那些年代的串聯時,章含之與北京外國語學院張姓老師有染,並被洪姐發現。

到底是誰出軌在先,外人無從查證,也無需查證。在愛時彼此結合,在不愛彼此分開,何必再做傷害呢?!

第二段超越年齡的婚姻

章含之與喬於1973年12月結婚,當時章含之38歲,喬 60歲。章、喬在史家胡同51號大院相親相愛相伴生活了整整十年,成為世人讚譽相傳的一段佳話。凡是讀過章含之所著《跨過厚厚的大紅門》的人們,都會為章、喬之間真摯而刻骨銘心的相愛之情而感動不已。

喬是我國傑出的也是世界一流的外教家。1929年16歲時即考入清華大學,1937年在德國圖賓根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40年為南方局外事組成員,1946年5月,為重慶談判代表團辦事處外事委員會研究處負責人,1949年11月為部 聯合辦公室成員,後任 部長,是出席聯合國大會的首任團長。1983年9月22日逝世,享年70歲。

喬知識淵博,才華橫溢,性格豪放,睿智聰敏,他於1971年11月15日率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第一次坐在席位上仰天大笑的照片,感染了整個世界,感動了整個中國。後來,這張照片獲得了世界新聞攝影大獎—普立茲獎。當時人們都喜稱他為「喬老爺」。

章含之退休後,先後著有《我與父親章士釗》、《那隨風飄去的歲月》、《故鄉行》、《跨過厚厚的大紅門》等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她用整個心寫成的,可以說是心語集,字裡行間充滿了真摯,充滿了深情,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希望,彰顯出她一生的多彩與神奇。

史家胡同51號,因了這些人,這些歷史而成為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章家已遠去,51號定格在了這半百歲月,孰是孰非,恩恩怨怨,早已煙消雲散,留給我們的,也許是一段歷史,歷史中的一粟滄海。

您還知道哪些胡同名人趣事、秘事,一起來留言。

關注莊主在北平,在文字裡,一起感受北平歲月。

相關焦點

  • 北京,史家胡同51號裡的神秘女人
    上世紀20年代,洪晃的外公章士釗,曾在上海工商界名流中籌集了兩萬銀元,支援革命。解放後,章士釗舉家由滬遷京,長期借住在朋友家中,後被安排住進了史家胡同51號。老北京有句順口溜「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史家胡同就是其中的「有名胡同」,並且是極富盛名:24號院是「民國才女」凌叔華的故居、32號院住過傅作義、53號院是鄧穎超的辦公地……有「一條胡同,半個中國」之稱。
  • 棄名媛愛妻!愛央視主播!陳凱歌的5段感情為何讓大家驚嘆?
    ,機緣巧合中他認識了一個同齡的女孩,兩人都是從事文藝工作的文藝工作者有著許多的話題,兩人相知相戀在1986年結婚了,但是日子並沒有繼續,在結婚後不久女孩就為了更好的的發展前往海外,兩人的婚姻也就此結束,這段感情很短但卻是個神奇的存在,因為這段婚姻或許是陳凱歌唯一一個沒有中途變心的婚姻。
  • 【回顧歷史】 史家胡同51號:洪晃那一大家子
    洪鈞死前,曾將五萬兩銀票交給族弟洪鑾保管,以作為身後趙夢鸞獨自生活之資。但洪鑾卻將五萬兩銀票侵吞。而洪家又以趙夢鸞出身娼門,將她逐出洪府。迫於生計,趙夢鸞來到上海,改名曹夢蘭,以「曹夢蘭書寓」掛牌。不久因洪家驅趕,轉至天津,更名為賽金花,又轉至北京。直至逝世前,賽金花曾兩度再為人婦,又三番淪落煙花柳巷舊業重操。
  • 不要忘記,小胡同和它的大人物們
    菜市口胡同,人傑地靈!東堂子胡同東堂子胡同,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單北大街。這也是一條老胡同,元大都就有,其名無考。明代叫「堂子胡同」,因與金魚胡同以北的胡同同名,清代改名為現名。史家胡同東堂子胡同以北,是史家胡同。這700米的巷子,不僅有全國聞名的史家胡同小學,有眾多的歷史名人故居,更有我國唯一的、英國王室捐資建設的、為一條胡同所建的博物館——史家胡同博物館。史家胡同,享譽中外。
  • 劉靜怡:史家胡同博物館見證老城保護
    在北京,有這樣一條胡同:700多米的長度,700餘年的光陰。這兩個數字代表的,是無數名人匯聚起的風華絕代,這就是史家胡同。從地鐵5號線燈市口站出來向北走幾分鐘的路程就可以看見馬路對面的史家胡同。我國首家胡同博物館——史家胡同博物館就在這條胡同中。它是一座記錄了史家胡同歷史與文化、承載老北京記憶的胡同博物館。
  • 「京城名媛」洪晃:上流社會是最虛偽的一群人
    前一段時間的「上海名媛拼團」新聞引起熱議,有人說她們是為了攀比,也有人說她們只是在打造虛假人設。而一向敢說的金姐金星也忍不住開口,「上海真的有富太群、官太群,還有偽名媛群!」然而,還有一個比金星更敢說的人,直言中國其實不存在名媛,只有自名為名媛的名媛,而這樣的人都是「二百五」。她是誰?她為什麼敢這麼說?她又憑什麼這麼說?
  • 尋人啟事 | 尋找史家胡同小學1959年畢業的同學們
    記不清有多少年沒去史家胡同。這次借小學同學聚餐的機會在邵孟君的帶領下回到了史家胡同。
  • 老北京最具京味兒的六大胡同,是體驗北京文化十足的樂園
    北京胡同文化是老北京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文化,這些胡同大部分形成於元、明、清三個朝代,是了解北京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很好去處。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據統計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傳說故事。其中今天和大家分享最有特色的六條胡同。
  • 上海灘名媛唐瑛:三段戀情,兩段婚姻,宋子文卻依舊對她念念不忘
    上海名媛以交際著稱者,自陸小曼、唐瑛始——《春申舊聞》。陸小曼出生名門,父親畢業於早稻田大學,也是伊藤博文得意門生,陸小曼雖然沒有出國留學,但也精通英文、法文,更有繪畫天賦。唐瑛,1910年出生在上海一個名門之家,父親唐乃安是洋務運動期間首批留學生,他跟詹天佑屬於同期生,不過張天佑去了美國耶魯大學,唐乃安去了德國學習西醫,回國之後在上海開了一家私人診所,專門給上海名門家族的人看病,家境也是愈發富足
  • 民國名士章士釗:兩個小夫人都是流氓大亨介紹來的
    陳獨秀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他自動站出來為陳辯護,請求法庭宣布陳無罪。其「辯論狀」著力闡述政府應當容忍不同政黨之理論,文氣逼人,震動法庭,中外報紙競相登載。 1918年5月,章士釗任護法軍政府秘書長,第二年,也就是1919年,在上海舉行南北和平會議,章士釗當選南方代表。 這一年,章士釗混跡上海灘時,結交了三教九流之人,經流氓頭子黃金榮介紹,章士釗結識了一個青樓女子(一說是黃的乾女兒)奚翠貞,瞞著吳弱男暗中交往。
  • 3段婚姻沒有生子,「痞女」洪晃:社會需要二胎,能生趕緊生
    她被觀眾們稱為「痞女」,三段婚姻沒有生過孩子的她,卻表示:社會需要二胎,有能力的趕緊生,不然像他們這樣的老幫菜太多了,再過幾年就養不起他們了。從某些程度來說,她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主動向陳凱歌提出離婚但觀眾們卻質疑,一個沒有生過孩子的人,為何頻頻呼籲更多的人生孩子?普通家庭生一個,壓力都是比較大的,更別說生兩三個了。
  • 大律師章士釗的兩次義務辯護
    由於章士釗在《蘇報》連續刊載激進文章,清廷將位於上海公共租界中的《蘇報》訴至會審公廨,章炳麟、鄒容等涉案作者被捕入獄,《蘇報》亦被查封。此即晚清歷史上著名的「《蘇報》案」。 經此一事,章士釗在政治上的主張愈加激進,甚至開始著手進行實際的革命工作。次年11月,因參與刺殺廣西巡撫王志春,章士釗被迫流亡日本,後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法律、政治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