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武藝絕倫,識量沉深,有將帥之略。嘗從太祖狩於龍門,忠獨當一猛獸,左挾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壯之。
這是《周書》中對隋公楊忠的描寫。
在古代封建社會,人們對科學文化了解比較少,因此對許多自然現象都非常崇拜,把很多自然現象都給判定為神跡。許多本來的自然現象,都被當時的人曲解,被理解為所謂「神仙」的意思。而很多開國皇帝出生時候,也需要編造所謂的神跡,用來彰顯皇帝的非凡身份。
在南北朝時期,國家一分為二,一半是北朝,一半是南朝。在宇文泰統一北方後,建立周朝。周朝建立過程中,有一位將領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就是楊忠。楊忠是弘農楊氏的成員,他長相俊美,而且文武雙全,有著淵博的知識。北魏時期,他跟隨獨孤信徵戰南北,後來得到了丞相宇文泰的重視。楊忠率部攻破潼關,擊敗南梁軍隊,滅亡了梁國。在宇文泰建立北周后,宇文泰封楊忠擔任了柱國大將軍、隨國公。
楊忠和妻子就曾遇到過一次所謂的「神跡」,在《隋史》記載中:
皇妣呂氏,以大統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於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
有一次,楊忠和妻子呂氏一同去往般若寺,當楊忠和呂氏來到寺廟後,就在當晚這座寺廟就布滿了紫氣,感覺非常富貴。而當時楊忠的妻子呂氏已經懷孕了,他們就是去廟裡上香的,祈求孩子平安出生。當時到了廟裡,呂氏突然看見楊忠身上滿是鱗片,嚇得呂氏早產,呂氏就在般若寺生下了孩子,還好母子平安。
在呂氏生育孩子幾天後,她看著廟裡的老尼德高望重,於是呂氏抱著孩子請尼姑給算命,尼姑看了孩子的長相,高呼:「此子貴不可言,日後必定能夠成就大事。」在《隋史》中記載了孩子的長相:
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 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沈深嚴重。
尼姑還對楊忠夫婦說:「這個孩子極貴之相,但是在你們身邊養育,會早夭。你們一定要把孩子送出府去,不要養在身邊。」對於尼姑的話,楊忠夫婦還是相信的,他們把孩子託付給老尼姑撫養,就這樣這個孩子跟隨老尼姑長大,讀書學習,到了十五六歲才回到父親身邊。
這個孩子有個響亮的名字,他名叫那羅延,楊忠死後,那羅延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周武帝宇文邕就認為那羅延長相富貴,對他也有了提防。後來周武帝去世後,那羅延被貶謫出京,他的女兒還嫁給了新皇帝宇文贇,宇文贇沉迷酒色。後來,宇文贇退位,當了太上皇,傳位給七歲的兒子周靜帝宇文闡。因為那羅延是周靜帝的姥爺,因此那羅延被封為丞相,他正式掌握了北周的權力。
到了公元581年,周靜帝宣布禪讓,那羅延登基為帝,他就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後來,楊堅勵精圖治,終結了三百年的亂世,再一次建立了大一統的帝國,開創了「開皇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