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近日公布星級退役軍人中心(站)示範點,廣州市146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獲評省星級示範點,其中五星級示範點41個、四星級示範點37個、三星級示範點68個,總數居全省第一。
據了解,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深入開展「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年」活動,立足廣州實際,聚焦政治引領好、組織隊伍好、制度落實好、工作作風好、陣地建設好、作用發揮好等「六好」工作模式,縱深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星級示範創建工作,著力推動廣州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全面提質增效。
★政治引領好,凝聚推進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2020年底前打造100個星級示範服務中心(站),是廣州市委提出的工作目標,也是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工作系統不懈奮鬥的動力。為紮實推進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全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工作專班,派出近千人次,在全市開展3輪督導行動。
各區把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壓實「三級書記一起抓」的主體責任,將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實績作為重要考核指標納入全區平安建設考核評價內容,有力推動了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工作。
★制度落實好,夯實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根基
結合星級示範創建工作要求,廣州建立健全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規範化、常態化工作機制。印發業務指導清單,明確創建工作專人負責、專人對接、專人溝通制度,建立實施工作檯帳實時更新制度,做到「事事有記錄,件件有著落」,確保溝通無障礙,工作時效高,逐步實現制度規範化、管理信息化,為退役軍人提供更加高質量的「一站式」綜合服務。
「星級示範創建工作是全新的工作,我們每季度通過專題授課、服務保障體系現場交流會等方式到各區進行講解,同時我們也通過建立工作調度群,實時為各服務中心(站)答疑解惑,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業務部門負責人介紹。
★組織隊伍好,搭建幹事創業良好平臺
「我們的隊伍不僅能當好『服務員』,用心用情為退役軍人辦實事,也能華麗轉身扮演好『老師』角色,用他們的實戰經驗到基層傳道授業解惑。」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據悉,為了既能當好「服務員」,又能做好「老師」,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從制度入手,印發培訓規劃方案,錄製線上視頻供各區、鎮(街)學習,不斷推進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運行工作,形成了「人人學業務、人人懂業務、全員能授課」的良好幹事創業氛圍。
「雖然說邊學邊做是我們的常態,但為了能更好地向區、鎮街、村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講解業務,我們在做PPT時更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確保講解的內容切實管用。」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講師團」小王說。
★工作作風好,創建務實清廉高效的服務保障機構
「我本身就是退役軍人,聽說國家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激動得不得了,現在為戰友服務,聽到一句句『謝謝』,覺得很暖心、倍感榮幸,沒辜負部隊這麼多年的培養。」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感慨道。
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把椅子、一站服務、一辦到底,全市四級退役軍人服務站開門辦公,致力打造退役軍人滿意的「窗口」。用心用情用力為退役軍人服務的宣傳牌掛在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辦公場所,這不僅是每位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也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
★陣地建設好,著力打造退役軍人「溫馨家園」
目前,全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共建成2個市級服務中心(權益維護中心)、13個區級服務中心(權益維護中心)、176個鎮(街)服務站和2747個村(社區)服務站。按照全面詳實、分類規範的原則建立健全臺帳資料,建立「一人一檔」25.25萬條,基本實現從市到村(社區)服務陣地規模化、工作隊伍專業化、諮詢辦事便捷化,打通服務退役軍人的「最後一公裡」。
★作用發揮好,致力打通服務保障「最後一公裡」
「我們始終堅持把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當成自己的事、分內的事。」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坦言。2020年,廣州共迎接返鄉退役軍人2000餘人次,送立功喜報170人次,組織走訪退役軍人257306人次,收集服務需求12677項,集中解決12396項。
此外,為維護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市、區建立退役軍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當好老兵「娘家人」,建立領導接訪、分片包幹、「一人一策」、引進專業社工和法律援助等機制,暢通退役軍人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等渠道,面對面溝通交流,實打實解決問題。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羊 通訊員 邱曉婉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