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6集紀錄片完美收官 北京衛視以《英雄》致敬英雄!

2020-11-17 手機鳳凰網

"70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中華兒女不畏犧牲、砥礪奮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振奮人心的樂章!"10月21日晚,北京衛視抗美援朝6集紀錄片《英雄》完美收官。這部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系列紀錄片,播出後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首播美譽度84.93,榮登美蘭德紀錄片融合傳播指數榜第一名。截至10月21日收官當晚12點,微博話題總閱讀量為5534.1萬,全網視頻累計播放量達3056.7萬,覆蓋粉絲數達9100萬+。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英雄》全面展現了中國人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壯舉,熱情謳歌了為祖國英勇獻身和無私奉獻的中華兒女,得到專家學者和觀眾網友的一致盛讚。

以人物展現歷程 用情感豐滿血肉

"我們以人物為核心,用大量細節來講述人物故事,呈現出英雄的偉大與平凡,引發觀眾共鳴。"這是《檔案》製片人、紀錄片《英雄》總導演呂軍,對該片特色的詮釋。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全軍共湧現出30萬2724名戰鬥功臣,有494人榮獲英雄模範光榮稱號。《英雄》裡的人物,正是來自於這些人。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更多的則是一些鮮為人知者。如:抗美援朝戰場上第一個手持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英雄石寶山;入朝一個月後因凍傷被截去四肢的老兵侯方仁;忍著劇痛用十天九夜爬回我軍陣地的堅強戰士張渭良;用自己的身體接通電話線的電話員牛保才……每一個人物都鮮活飽滿、感人至深。製作團隊沒有將鏡頭停留在英雄的光輝時刻,而是深入發掘英雄故事和情感細節,大量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進入英雄的內心世界。

"這次來信沒有別的事,就是分別太久沒有見面,但是我想你的情份沒有改變,我在外經常掛念你的身體如何,照應家事怎樣,希望好好愛護自己身體,家事更加注意些,我在外面不需要牽掛,見信如見面。"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20師第360團1營3連3班長石寶山寫給懷孕妻子的一封信。作為紀錄片的開篇英雄,片中的石寶山先有出徵前埋下全部家當的義無反顧,後有"與妻書"字字關愛的鐵漢柔情,這樣一位有血有肉的英雄,在離開故土6天後,懷抱著班裡僅剩的兩根爆破筒衝向敵人,壯烈犧牲。對小家充滿期盼與不舍的石寶山,為了國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捨生取義,製作團隊一步步地鋪墊與呈現,讓英雄的壯舉更具感染力與衝擊力,令無數觀眾動容,石寶山事跡單支視頻抖音點讚量高達15萬+。

片中,像石寶山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凍僵的連隊,在臨津江戰役中用身體排雷的張財書,第四次戰役期間和戰友一起被掩埋在坑洞裡的李江海……他們的故事串聯起抗美援朝進程的時間軸;戰鬥英雄、後勤軍人、醫護人員、隨軍翻譯、文藝兵……他們的身份勾勒出抗美援朝戰爭的群英像。紀錄片《英雄》用個體帶動全局,以人物傳遞精神,全面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原館局長李明華評價該片"寫就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每一位人物的深入刻畫正是這部史詩最強有力的音符。

以口述搶救歷史 用親歷引出故事

口述是歷史文獻紀錄片創作者通過對當事人,特別是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親見者等的採訪記錄,追溯歷史,還原真相,在歷史文獻紀錄片創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紀錄片《英雄》充分重視口述的力量,拍攝、採訪了7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他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片中呈現的那些英雄人物的戰友。他們用真情回溯英雄,用親歷引出故事,使全片更加生動立體。

在原中國人民志願軍39軍116師2營4連專門負責統計人員傷亡人數和身份記錄的文化教員何宗光的隨軍回憶裡,有離家8年,臨行前囑託給他3塊銀元,請其代為盡孝老母的志願軍機槍連二排長餘振祥;有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犧牲後卻只能記起外號"五騾子"的五班長。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149師445團2營4連隨軍翻譯莫若健,90歲高齡彈起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同班同學張建華創作的《進軍號》,樂聲中激蕩的是一個普通志願軍戰士的心聲和決心。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第150師第449團步兵5連指導員寧殿雲,忘不了在前線的坑道中收到的一封來自北京市第十一女子中學的慰問信,信中兩張"紅領巾女孩"的照片,他小心仔細地保存了70年……在紀錄片《英雄》的鏡頭下,這些志願軍老兵,訴說著未能完成戰友臨終囑託的遺憾,訴說著對戰鬥中每一個細節的刻骨銘心,訴說著用近70年的時間兌現自己和戰友黃繼光承諾的釋懷。"每一期節目都有歷史和今天的對話,實際上是對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一種回望。那些被採訪的老兵,每一位都是如此生動,充滿激情,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英雄》這部紀錄片的意義所在。"呂軍感慨地說。

對抗美援朝老兵採訪的意義並不僅僅局限於這一部紀錄片,接受採訪的老人年齡都在90歲上下,他們的口述實錄本身就具有極高的價值,彌補了部分歷史資料缺失的遺憾,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原館局長李明華肯定《英雄》"深入發掘史實、史料,搶救式採訪很多親歷者"的貢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副部長齊德學更是稱讚該片,"從片名到內容都很有現實價值。"

以視角豐富視點 用對手解讀信仰

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美國人艾德·裡弗斯永遠忘不了一個雪夜,"至今想起來,那一天,就像一場夢一樣,一場揮之不去纏繞我幾十年的夢。"樹林中、雪地裡,埋伏了3天的志願軍戰士拖著僵硬的身體衝出來,向著裡弗斯的部隊衝鋒。他把這些衝鋒的志願軍戰士比作原木。這些面對著炮火衝鋒、不畏死亡的年輕中國軍人心中,都燃著一團火,那團火是對祖國的熱愛,是對家鄉的思念,是對未來生活的希望。為了這團火,他們向死而生。

這是紀錄片《英雄》用對手視角對抗美援朝一場著名戰役的描述,這種獨特的視角讓觀眾對偉大的抗美援朝有了更全面更多樣的了解。為了最大限度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還原真實歷史,製作團隊前期進行了大量的深入調研,從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發掘韓戰的相關檔案資料及視頻音頻素材,收穫了大量對手視角的獨家檔案素材。"在調研過程中,我們團隊把國內所有翻譯成中文的關於韓戰的文獻資料都讀遍了,有一些沒翻譯的,也請人翻譯了節選的內容,讀書至少讀了100本,每個人手裡都是一箱一箱的讀物。讀過之後,我們覺得很多東西是非常有價值的,在70周年這樣的節點,以對手的視角來回望這場戰爭,對我們的紀錄片而言是視角上很好的補充,在呈現上也會更全面更客觀。"

包括裡弗斯在內的所有長津湖倖存下來的美國老兵親眼看見裝備簡陋、補給困難的志願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在冰雪嚴寒中鋪天蓋地地衝鋒,他們心中產生更多的是震驚、恐懼和不解。這些美國老兵半生都想不明白的事情,紀錄片《英雄》給出了答案:捨得為勝利付出代價、捨得為勝利燃燒自己生命的戰士和軍隊,傳遞出強大的、無堅不摧的信仰力量,勇往直前保家衛國的必勝信念,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的英雄氣概!這正是中國軍人的榮耀,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充分肯定了《英雄》的視角,"從不同角度去體驗那樣一個時代、那樣一種狀態當中,我們的志願軍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和大無畏的精神,去面對在物質性方面遠遠高於他們的對手,並且打了一個大勝仗。這部紀錄片表達的東西更真實可信,並且具有厚重感和內涵。"

以敬業致敬先輩 用細節雕琢品質

《英雄》由北京衛視《檔案》王牌團隊精心打造,早在2014年,他們就成功創作出了豆瓣9.1高評分的紀錄片《偉大的抗美援朝》。再次拍攝抗美援朝題材,攝製團隊克服了疫情期間的種種不便,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出色完成了全片,騰訊視頻評分高達9.0。佳作誕生的背後,是全組上下勇於攻堅的拼搏與付出。

今年1月,紀錄片《英雄》開始籌備,3月份正式投入拍攝。對於一部每集40分鐘左右、一共6集的重大歷史題材紀錄片來說,半年的時間相當緊張。憑藉著對抗美援朝歷史的深度了解和十年積累的豐厚的紀錄片創作經驗,北京衛視《檔案》王牌團隊勇挑重擔,集結精兵強將,製片人親自擔任分集導演,誓要打贏這場硬仗。他們的足跡遍及四川、河南、遼寧、浙江等省,拍攝了大量素材,最終片比達到6:1;他們創作了文學本、拍攝臺本、解說臺本等四稿不同作用的臺本,撰寫、修改三四十萬字;他們用10天時間做出十幾段原創音樂,尤其是貫穿全片的經典歌曲《英雄讚美》,更是製作出交響樂版、童聲版、男女聲合唱版、大提琴版、口琴版……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呂軍最為難忘的是情景再現部分的精益求精,為了在高於30℃的天氣下拍出寒冬戰場的真實感,拍攝團隊創造性地將北京豐臺的一處冰球訓練場改造成了低溫攝影棚,這在國內堪稱首創。8月份北京最熱的時候,呂軍和夥伴們裹著軍大衣在冰場每天一幹就是18-20個小時,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拍17場戲。在他看來,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夏天拍冬天的戲,人的臉色、皮膚的狀態、說話的狀態都不對,低溫棚裡的拍攝讓演員的狀態更加接近於冬季,呈現在紀錄片中,無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觀眾的觀感,都更加真實和震撼。"結束冰場的拍攝,《英雄》團隊又轉戰橫店,拍攝邱少雲烈火焚身等英雄場景,"飾演邱少雲的90後演員因為高溫的不適,在現場嘔吐了三次,仍然堅持完成了拍攝。這些年輕人在塑造英雄的同時,自己也被英雄的精神深深打動。通過半年的拍攝,全組上下經歷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每個人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

從前期策劃、中期拍攝到後期製作,甚至直到播出當晚,紀錄片《英雄》都在不斷雕琢,"我們給自己定了一個標準,發播前的最後一分鐘都必須繼續完善。"正是這樣的工匠精神,讓這部紀錄片釋放出直擊心靈的強大力量,無數觀眾眼含熱淚看了一遍又一遍,感嘆志願軍戰士的鋼鐵意志,感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該片)深刻揭示了中國人民和志願軍將士,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抵禦外侮的中國氣概和民族血性。"這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大影視文獻紀錄片創作領導小組成員、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楊文延對《英雄》的評價,更是千千萬萬觀看者共同的感受與心聲!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青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士驅虎豹,捨生忘死保和平……"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書寫了人類戰爭史上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70年過去了,這部史詩永不褪色!紀錄片《英雄》以北京廣播電視臺作為首善媒體的責任與擔當,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推出,適逢其時,振奮人心。

相關焦點

  •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2020-10-16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講述抗美援朝往事
    中新網10月16日電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17日21:35,北京衛視將推出紀錄片《英雄》。  不同於傳統的抗美援朝題材紀錄片,《英雄》人物選取不僅有作戰英雄和功臣,還將後勤人員、醫護人員、隨軍翻譯、文藝兵等英雄人物囊括其中,並採用影視化的敘事手法貫穿整個抗美援朝的歷程,全麵塑造鮮活立體的英雄群像。  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不止展現英雄的光輝時刻,更深入挖掘英雄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和情感細節,並運用大量的影像資料,走進英雄的內心世界。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每晚21:35開播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10月17日起,每日21:35在北京衛視播出,騰訊視頻同步全網獨播!該紀錄片共6集,聚焦於抗美援朝戰爭中為祖國無私奉獻和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謳歌了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今日21:35開播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10月17日起,每日21:35在北京衛視播出,騰訊視頻同步全網獨播!該紀錄片共6集,聚焦於抗美援朝戰爭中為祖國無私奉獻和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謳歌了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 第三集熱血,10月19日21:35北京衛視繼續播出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 第三集熱血,10月19日21:35北京衛視繼續播出。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 第三集熱血,10月19日21:35北京衛視繼續播出。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開播
    新快報訊 記者梁燕芬報導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目前正在北京衛視開播,據悉,該紀錄片共6集,聚焦於抗美援朝戰爭中為祖國無私奉獻和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謳歌了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紀錄片《英雄》以抗美援朝戰爭的進程作為時間軸,以人物為切入點,把故事表達的戲劇性與節奏感結合史料,張弛有度地將這段70年前的歷史在鏡頭前鋪展開來。同時,紀錄片《英雄》不僅著筆於對戰爭的宏觀描述,也不只是展現英雄的光輝時刻,製作團隊還深挖英雄背後的生活故事與情感細節。據介紹,紀錄片《英雄》力求最大限度地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還原真實歷史。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第四集【鐵流】今日21:35北京衛視繼續播出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第四集【鐵流】,今日21:35北京衛視繼續播出,騰訊視頻同步全網獨播,敬請關注!
  •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該片從10月18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2集,國防軍事頻道等其他頻道重播,部分省、區、市衛視跟進播出,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重點門戶網站和「學習強國」平臺等同步推出。
  • 紀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英雄》《為了...
    他們以堅強、無畏、勇敢,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他們用青春生命,締造了一代中國人的偉大與光榮!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近期一批相關題材紀錄片密集開播,觀眾反響十分熱烈。10月12日起在CCTV-4晚8點檔連續播出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攝製完成。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第五集【極限】、第六集【永生】今日21:35...
    英雄之所以被稱之為英雄,是因為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的形象和故事從未被人們忘記。時隔半個世紀,英雄回家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第五集【極限】、第六集【永生】,今日21:35北京衛視兩集連播,騰訊視頻同步全網獨播!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今晚開播
    本報訊(記者 楊文杰)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今晚9點35分,北京衛視重磅推出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紀錄片《英雄》。昨日,《英雄》發布預告片。該預告片通過電影級製作,聚焦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祖國英勇獻身和無私奉獻的中華兒女,謳歌了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並在70年之後,用回溯的方式展現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深刻在時代血脈裡的代代傳承。
  • 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些紀錄片、電視劇致敬「最可愛的人」
    精心策劃大版面特別直播報導10月23日,北京將舉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當日上午9點至12點,東方衛視將推出「氣壯山河——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特別直播報導。打造多部紀錄片和新聞專題片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上海廣播電視臺還將播出系列紀錄片,回顧呈現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東方衛視10月23日晚22點檔將播出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攝製的專題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
  • 一批抗美援朝戰爭題材文藝作品湧現:重現、致敬、緬懷,為了「最...
    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推出的舞劇《英雄兒女》,以同名電影《英雄兒女》及小說《團圓》為藍本,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華兒女英勇善戰的感人事跡。該劇於10月22日—24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後,獲得熱烈反響。觀眾在留言板上寫滿了感慨:「向英烈致敬,精神永存!」「牢記先烈們的錚錚鐵骨。」
  • 「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觀眾強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白瀛、翟翔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
  •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
    《為了和平》(6集*53分鐘)10月18日起,央視綜合頻道晚八點檔黃金時段,每天2集連播,敬請關注!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該片從10月18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2集,國防軍事頻道等其他頻道重播,部分省、區、市衛視跟進播出,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重點門戶網站和「學習強國」平臺等同步推出。
  • 利津農商銀行組織觀看紀錄片 緬懷民族精神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許洪勝 通訊員 王 磊 東營報導  10月23日,利津農商銀行組織機關部分幹部職工集中收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 抗美援朝影視作品密集亮相 致敬最可愛的人
    70周年,為緬懷先烈,表達對志願軍戰士的熱愛與崇敬,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電視劇、特別節目等系列影視作品,近段時間先後播出,致敬「最可愛的人」。●紀錄片《為了和平》《為了和平》共6集,每集約50分鐘,採取史論結合、故事表達的方式,回顧呈現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正義性質和偉大勝利。該片從日前已經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 央視推出紀錄片《英雄兒女》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央視推出紀錄片《英雄兒女》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來源:新華社作者:白瀛責任編輯:丁楊2020-10-20 21:14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白瀛)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 北京廣播電視臺推出20集影視劇特別節目《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時刻,北京廣播電視臺推出20集影視劇彙編特別節目《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並將於10月15日起在北京衛視每晚19:30黃金時段連續播出。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
    >——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觀眾強烈反響新華社記者白瀛、翟翔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21日至23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後,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