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副好的牙齒 如何在人間咀嚼人生」
刷牙是現代人每日的必備動作
「每天刷牙兩次」更是深入人心的口號
但是早晚刷2次牙就確保牙齒健康了嗎
有個人
他深知一口好牙的重要性
每天早晚刷牙
卻先後掉了十幾顆牙
早晚刷牙卻掉了十幾顆牙
楊大伯是一名退休職工,年輕時就愛吃美食的他深知一口好牙的重要性,每天堅持早晚刷牙,每次至少刷3到5分鐘,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然而,近幾年他時常出現牙疼、牙齒鬆動,先後掉了十幾顆牙。
近日,他專程到醫院就診,醫生發現其不少牙齒根部都有較明顯的橫槽,經詢問楊大伯數十年來都是橫向刷牙。
醫生:罪魁禍首是橫向刷牙
經診斷,楊大伯多年用不正確的刷牙方式,致其老年患上嚴重的牙周病,牙才一顆一顆掉落。
醫生表示,橫著刷牙特別是橫著使勁刷牙,天長日久會嚴重損害牙體表面的保護層牙釉,造成牙齒敏感和牙齒頸部的楔狀缺損損害,牙齒表面刷出一道道槽溝,進而形成牙髓炎、牙疼、牙變色、牙變死等。橫刷法,其實是一種自殘式刷牙法。
醫生還說
雖然很多人知道愛護牙齒的重要性
但有牙病的人卻還是越來越多
這裡面有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我們從小堅持的一些愛牙護齒的習慣
很多都是錯的
錯誤一
冷水刷牙
冷水會導致牙本質敏感的人牙齒酸痛
而且不利於牙膏內的有效物質發揮活性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和氟化物
實驗室研究發現
這些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
最佳溫度是37攝氏度左右
醫生建議:刷牙時用接近自己體溫的溫水效果最好。
錯誤二
刷牙橫著刷
調查顯示
超過90%的中國人採用橫向刷牙的形式
橫向刷牙對牙釉質是一種物理磨損
刷牙是為了清除牙齒四周的細菌
而非損傷牙齒本身
橫向刷牙無法清除掉牙齒縫隙裡的垃圾
還可能導致牙齦損傷、牙本質敏感等問題
醫生建議:正確的刷牙方式是順著牙齒的縫隙豎著刷。
錯誤三
刷牙太用勁
刷牙的時候力量太大
可能傷害牙齒
醫生建議:200克的力量就足夠,大約相當於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錯誤四
刷牙時間太短
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殘渣
而認真刷牙則是為了更好地消滅牙菌斑
牙菌斑是一種附著在牙齒表面和牙齦縫隙裡的無色細菌
是導致齲齒和牙齦炎症的禍首
中國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時間為59秒
這個時間對完全徹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夠的
醫生建議:刷牙不少於2分鐘。先漱口,溼潤有利於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從門牙開始細緻地豎向刷乾淨,尤其是齒縫和牙齒內側等容易忽視的地方。
錯誤五
刷牙時間不對
98%的中國人每天早起刷牙就立刻吃早餐
這樣就導致牙膏裡的有效護齒成分沒有機會留在牙齒上
而是隨著早餐吃到了肚子裡
醫生建議:飯後20分鐘刷牙。起床後清水漱口,吃早飯,飯後20分鐘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在喝了酸性飲料或吃了酸性水果後,最好在20分鐘後等這些物質對牙齒的影響過去後再刷牙,避免對牙齒表面造成更大的傷害。
錯誤六
刷牙後漱口次數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
保留一些在牙齒的表面來形成保護層
保持一段時間細菌不會快速生長
過多漱口就沒有這個作用了
有人還會用清水再刷一次牙
這是幫細菌傷害自己牙齒的傻行為
醫生建議:刷牙後當我們吐出第一口漱口水的時候,95%的有效成分都被吐掉了,第二口又會吐出剩餘5%中的95%。所以用牙膏刷牙後漱口一次就可以了,漱口時間保持10秒左右就好。
錯誤七
熬夜、喝水少
這些情況會導致齲齒高發
現在的人對著電腦的時間多
開口說話的時間少
唾液的分泌也會相應減少
唾液有平衡口腔生態的功能
晚上11點以後人們的口腔環境會開始進入乾燥期
而口腔乾燥會使細菌滋生
醫生建議:多喝綠茶和清水。綠茶除了補充水分,其中含有的氟化物還能保護牙齒不被細菌侵害。
錯誤八
用大牙刷才刷的乾淨
每個人的牙齒有大有小
牙刷太大,在口腔內執行任務會不夠靈活
牙刷太小,又無法完成大面積的口腔清潔工作
建議:選擇一把大小合適的牙刷,牙齒頭的大小應該等於2個半到3個牙齒的寬度。
刷牙的正確姿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