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知在線 Timmy
女明星分為兩種:一種是其他人,另一種就是鞏俐!
從小喜歡唱歌的鞏俐,唯一的夢想就是當一個歌唱家。可是一度高考落榜,父母不再支持她的藝術追求,於是她開始一邊工作,一邊等待再次迎接高考。最終她經過不懈的努力走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01
那些回不去的舊夢
正是一幕幕經典
說到鞏俐,就不得不說張藝謀。
1987年,22歲的鞏俐,還是一名學生,在遇到張藝謀後她的人生被徹底改寫了。
當年,張藝謀37歲,他憑《一個和八個》與《黃土地》中的表現力,成為中國最優秀的攝影師, 隨後他決定轉型去做導演。
人生中第一部電影就是令他迅速成名的。那時的鞏俐被張藝謀一眼選中,出演電影裡的「九兒」一角。也正是因為這個電影,被媒體爆出鞏俐張藝謀的戀情。
之後在張藝謀的塑造下,鞏俐紅的一發不可收拾。兩人陸續合作了好幾部電影。直到現在也是傳遍國內外的電影神話。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頌蓮,《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活著》裡的家珍,這些人物特徵都在命運的重壓下難以重生,即便這樣也仍有對命運不甘的眼神和堅韌的精神,而這些都是活生生的鞏俐。
那時的鞏俐成為了第一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明星,並享譽「最美東方女人」的稱號。
鞏俐和張藝謀攜手的這八年,是張藝謀的成就達到極致的八年,也是鞏俐演藝生涯中最輝煌的八年。
好的愛情就是互相成就,現在看起來這是一段佳話。
張藝謀和鞏俐正是如此。
02
錯誤的時間可以遇見愛情
走入婚姻則需要勢均力敵
不得不說那時的張藝謀早就陷入了鞏俐的「圈套」中,執意與當時的妻子肖華離婚,即便身敗名裂也要和鞏俐在一起。
一心只想「30歲就嫁人」的鞏俐和已經離婚「重獲自由」的張藝謀,經過八年的合作已經有很深厚的感情,大眾都認為結婚這是水到渠成的事。
直到有一次當鞏俐說出「咱們結婚吧」的時候,張藝謀卻只回了她一句:「我從來沒想過要結婚。結婚不就是一張紙嗎?你為什麼非得看重這張紙呢?」
這一句話徹底讓鞏俐明白了,自己是愛情為大,而張藝謀卻是以事業為重,其實這麼多年的相愛,他們並未有過同樣的人生目標。
到了張藝謀這個年齡來看,此時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夠立刻放棄一切著手家庭,能夠安心做他背後相夫教子的好妻子。而不是已經在國際上成為巨星的鞏俐。
1995年,兩人最後一次合作《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張藝謀與鞏俐正式分手。
感性的吸引讓他們衝動相戀,愛的轟轟烈烈,而理性讓他們立刻停止了這段緣分,散場的悄無聲息。
不得不說事業上鞏俐和張藝謀相得益彰,但走入婚姻他們卻不是彼此最合適的人選。
好的婚姻更重要的是兩個人攜手並肩一起走完後半生,這樣攜手是能讓雙方都達到共贏的狀態。
03
時光可以淡化恩怨
同樣可以療愈悲傷
1996年,在他們分手一年後,坎城電影節上鞏俐與張藝謀再次重逢。當有記者問兩人會不會複合時,鞏俐哽咽了。
分手的第二年,鞏俐選擇與英美菸草公司亞太區總裁黃和祥結婚。終於實現了「30歲就嫁人」的夢想,但這個與前任分手後迅速結婚的舉動,讓網友猜想鞏俐這是在和張藝謀「賭氣」,一段婚姻一旦帶有對於舊戀情的不甘心是走不長久的。
果然,這樣的日子讓她和黃和祥的感情逐漸破裂,最終兩人和平離婚。離婚後的鞏俐消極了一段時間決定獨自去外國生活,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打算從頭開始。
這就是鞏俐,愛得轟轟烈烈,恨得也徹徹底底!
雖然在這過程中,鞏俐也陸續傳出過很多緋聞,但最後的結果都不了了之。因為在她心裡和張藝謀的那段經歷,成為了心底最深的傷痕,她從未徹底放下。當年的遺憾,始終留在兩個人的心裡。
於是兩人又合作了一部《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張藝謀許給鞏俐的承諾,發布會上他提及這部電影是14年前答應鞏俐的:「將來一定要讓她演一次女皇。」張藝謀果然沒有食言。
經歷了這麼多後,他們都彼此放下了,感情中有些錯過不必糾結,或許這一切就是命運最好的安排。張藝謀更需要的是一個賢妻,而鞏俐卻註定是一個女皇。
04
結婚不分年齡
用心體會到愛情
2019年5月17日,在歷經分手、離婚後,向來低調的鞏俐以一則「再婚」的重磅新聞投向公眾視野,瞬間登上熱搜。
她與72歲的法國丈夫讓·米歇爾·雅爾出席了坎城電影節,向媒體大方揮手。兩人相差17歲,卻並未感覺到差別,兩人牽手走在一起的畫面,就像一對熱戀的年輕情侶。
後來了解到讓·米歇爾·雅爾是一個著名的法國電子樂大師,他們有相似的經歷,共同的愛好和目標。
在愛情的滋潤下鞏俐幸福的像個孩子,即便已經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仍然有談一次浪漫戀愛的權利。
有一次鞏俐受楊瀾採訪時說道「我曾經渴望婚姻。認為30歲還不結婚就完了。但我現在認為不一定要結婚。婚姻只是一張紙。」「我也不覺得一個女人缺了男人就不能活,女人終究要靠自己。」
鞏俐在事業上,有野心有執著。在愛情上,奮不顧身,敢愛敢恨,活得十分灑脫。這就是一個通透自信的女人該有的模樣。
寫在最後:
女人不會隨著歲月流逝而黯淡無光;女人就算經歷了失敗的婚姻,也有重獲愛情的權利。
要記得婚姻只不過是女人一生中的附屬品。
圖片源網絡,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我是潘幸知,你的貼身情感諮詢師。如果你需要專業幫助,私信我,幸知幫你渡過情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