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是夏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到達一年的最北端,角度最高,北半球的白晝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夏至」過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開始南移,北半球的白晝逐漸縮短。民諺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6月21日也是父親節,而且還有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文現象——日環食。與以往「日環食」不同的是,此次「日環食」非常接近全食。因為太陽整個圓面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太陽剩下的一圈金邊兒會非常細,所以本次「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
那麼,「金邊日食」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通常在預報日食與月食時,除了要預報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時刻外,還要預報食分。所謂食分是指食甚時日面或月面被掩食的程度。「日全食」的食分大於或等於1,而「日環食」和「日偏食」的食分在0和1之間。食分越大,太陽被掩蓋的面積越大,環食階段太陽的亮邊兒就越窄,形成的「指環」也就越細。此次「日環食」我國境內食分最大的地方在西藏措勤縣附近,可達0.997。
食分大小取決於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係。史志成進一步解釋說,就日食來說,被遮擋的太陽離地球愈遠則其視直徑愈小,而遮擋太陽的月球離地球愈近則其本影愈大,所以當太陽處於遠地點而月球處於近地點時食分就最大。
不過,食分太大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精彩的環食階段持續的時間會很短。「此次我國境內環食帶覆蓋的西藏中部、四川中部、貴州北部、湖南中部、江西南部、福建南部、臺灣中部,環食階段均不到一分鐘。」史志成說。
史志成表示,此次「日環食」,我國處於絕佳的觀測位置,環食帶以外的地區還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偏食。
根據天氣預報,陝西地區在21日夏至日多為陰天或多雲天氣,如果發生日食時天氣尚好,就可以看到這一特別的天象。
特別提醒:觀測時一定要注意不可用眼睛直視太陽,日常的太陽鏡或墨鏡也不能用於直接看太陽。最好提前準備一副專用的日食眼鏡,連續觀測不要超過2分鐘。 綜合新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