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焦一線原創
文丨黃墨靈
編輯丨張風屹
正如故事原型項瑤所說:「我願用微笑為你趕走這個世界的陰霾」。健康都市劇《向陽而生》在後疫情時期暖心上線,為觀眾帶來一抹溫暖亮色。
疫情發生以來,人們對生命、健康、家庭有了更多感觸和認知,在人們最需要溫情撫慰的檔口,《向陽而生》突破單一展現醫生群像的框架,將表現主體轉向病患群體,用平淡卻溫馨的生活敘事,大大增加情感濃度,以暖心治癒系故事為醫療劇提供全新的表達形式。
#林醫生人間理想型#,#熊頓人間真實#成為熱門話題,醫學系男友日常關心「少吃垃圾食品」「不要熬夜」也被網友玩梗不斷。從觀眾的反饋看,《向陽而生》成功地讓蔣欣和高偉光演繹的抗癌故事獲得觀眾認可,突破同題材改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帶給觀眾的固有認知。該劇沒有一味模仿電影版本的動畫特效、搞笑風格,而是另闢蹊徑,用極具現實主義質感的真摯表達,實現廣泛的情感共鳴,贏得觀眾青睞。
1
聚焦病患群體
探討健康議題
自播出以來,《向陽而生》以現實題材、溫情敘事、真摯表達贏得觀眾好評。CSM59城收視數據顯示,本劇收視率長期穩定在2%左右,排名長期位列第一。芒果TV單日播放量從首播80.3萬迅速上升,很快步入千萬級別,甚至突破1億,目前累計播放量達7.22億。
2010年,經典醫療之作《醫者仁心》通過新院長武明訓管理醫院的經歷,全景式描繪醫生職業生活,反映一系列醫患糾紛事件,為人們展現醫生職業背後的辛酸與無奈。2012年,《心術》在東方衛視、安徽衛視、天津衛視、浙江衛視四大衛視上星播出,表現神經外科醫生霍思邈的職場遭遇和情感生活。
國內醫患矛盾突出、醫生收入水平較低,使得國產醫療劇將這些問題作為表現重點,與社會現實形成緊密聯繫,同時深化主題思想。其另一大特點是注重表現醫生的職業道德和醫學信仰,《醫者仁心》裡海歸專家鍾立行接手國內醫院心外主任一職後,為給病人提供更優質的康復治療,著手進行對科室建設的一系列改進。這都使得國產醫療劇在一開始就打上嚴肅的正劇風格烙印。
此後,醫療劇走向細分化、多元化,湧現出一批聚焦不同醫學領域的劇作。《外科風雲》表現美籍華裔外科專家莊恕回國,進入新城仁和醫院工作的故事;《急診科醫生》以急救醫學博士江曉琪的視角,展現急診科室的職場爭鬥;《兒科醫生》表現立志做外科醫生的兒科醫生唐雨佳的職場生活。
《向陽而生》在展現醫生群像的同時,將重點放在病患群體的展現上。通過熊頓住院經歷,展現形形色色、境遇不同的病房患者,並延伸至他們的家庭與生活。癌症晚期患者陳靜家屬不顧醫生放棄治療的勸阻,就算傾家蕩產也要為陳靜治療;魏大媽病急亂投醫,輕信騙子偏方,吃「神藥」出現身體不適,讓魏大爺悔不當初;父親無法承擔女兒小蘑菇的高額醫療費,而妻子又即將臨盆,無奈之下只好辦理女兒的離院手續。癌症患者群像藉由熊頓視角一一展現,每個患者都有著各自困難,面臨不同問題。
展現患者群體的生活,也是製作者的初衷。總製片人柳紅霞表示,劇組在前期調研中,他們走訪上百家醫院,搜集一千多個患者案例,將眾多案例濃縮到六、七個人物和幾組家庭中,希望用極具典型性的患者案例折射出一些社會現實。
2018年,熱映電影《我不是藥神》讓大眾對醫藥的關注持續高漲,疫情發生以來,電視劇《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相繼熱播,抗疫紀錄片《英雄之城》《人間世》反映抗疫一線的真實故事,武漢自媒體人拍攝記錄疫情實況的短視頻,引發社會各界的熱烈反應。一系列醫療題材作品紛至迭出,普通民眾對醫療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更使得健康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同時,《向陽而生》還有意識地關照社會現實,探討健康問題,劇中很多情節的設置頗有深意。女主角熊頓為工作賣命,常常置自己的身體於不顧;模特夏夢患上乳腺癌,仍繼續堅持高強度工作,導致病情一再惡化;熊頓老闆尹東在工作中突發心臟病,需要進行心臟搭橋手術;職場女強人宋晴剛升職便查出癌症,為了事業前程一再向公司隱瞞病情。這些場景深植於現實生活,折射當代青年的亞健康生活狀態,探討話題具有很強的社會性、當下性。
2
弱化矛盾衝突
強調溫情治癒
在後疫情時期人們最需要溫情撫慰的節點上,嚴肅沉重的醫療題材表達似乎不能滿足當下民眾的心理需求。《向陽而生》以暖心治癒系故事,激勵人們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如何通過真實的表達產生撫慰、激勵效果十分關鍵,所以製作方在多方權衡下選擇擅長現實主義創作的導演劉家成。
劉家成曾說「我的戲要做到哭笑皆在情理之中」,可見,對於真實,劉家成有著一種近乎苛刻的追求。早年武行出身,後因執導《鐵齒銅牙紀曉嵐》三部曲為人熟知,再到《傻春》《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等一系列京味年代戲的執導經歷,讓他打下紮實的現實主義創作功底。為了拍好這部劇,他多次親自走訪人物原型項瑤故鄉——浙江麗水,以更好地走入這位抗癌女生的內心世界。
如何表述這種真實,適應年輕化的審美觀感,更是他需要考慮的問題。劉家成第一次見項瑤父母時還常常因為問題過於尖銳感到糾結,到後來發現二老十分坦然樂觀,讓他意識到這種勇敢、陽光、快樂的精神是可以傳遞的。所以,《向陽而生》沒有拘泥於病痛的表達,反而有意識地進行淡化,更加著重於表現熊頓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向陽而生》不執迷於催淚效果,劇情基調輕鬆明快,呈現出極強的生活質感與時代特色。相處近三年的男友出軌、出書計劃泡湯、慘遭公司開除,愛情、事業接連遭遇打擊,更不幸的是熊頓還患上癌症,屢屢在生死邊緣徘徊,但她仍對生活充滿熱情、飽含希望。熊頓北漂者的身份架構,照應當下青年的北漂經歷,讓劇作更加貼合現實生活。
正如劇中出現的向日葵,熊頓散發著太陽般的光芒,用心中源源不絕的愛溫暖著身邊的人。熊頓將獨自呆在病房悶悶不樂的夏夢拉出來透氣,帶著她一起逛超市散心;得知老闆尹東生病,第一時間前去探望。樂天派的熊頓頑強地同病魔作鬥爭,還用幽默言語為身邊的人帶來歡樂,讓觀眾都被這種笑對生活的勇氣所折服,感受到熊頓身上的人格魅力。
不同於傳統醫療劇的嚴肅與緊張,熊頓的抗癌故事帶來一抹明媚亮色,在後疫情時代給予人們溫情撫慰。弱化熊頓工作、人際、愛情上的矛盾,正是該劇舉重若輕的體現。以小見大、以情動人的表達方式,為醫療劇創作提供新思路。
對比以往醫療劇,《急診科醫生》展現製造假藥、買賣器官、偷竊藥品等一系列違法犯罪事件,矛盾衝突十分強烈。同時,劇中加入懸疑元素,為女主角江曉琪的父母死因埋下疑問,在情節的層層推進下揭示真相。《外科風雲》講述外科專家莊恕進入仁和醫院追查母親醫療事故真相的故事,在抽絲剝繭的探查進展中表現幽微複雜的人性。傳統醫療劇強調矛盾衝突的構造,在矛盾的不斷激化下將故事推向高潮。
《向陽而生》弱化矛盾,深化人物,把人物刻畫得真實生動、活靈活現。熊頓活潑可愛,林知衡高冷內斂,兩人亦莊亦諧的互動,為本劇貢獻很多笑點,消解抗癌故事的悲情與沉重。林知衡查房時要熊頓卸掉口紅,被熊頓以天生「唇紅齒白」為由反駁,把一旁的母親、護士都逗笑了;林知衡告知熊頓要進行化療,並耐心講解化療效果,而熊頓只顧著擔心會不會變醜,讓一向「直男」的林知衡只得安慰她;林知衡告訴熊頓,想辭職去醫學院當老師,被熊頓調侃「學校女生會被你迷惑得無心聽課」,讓林知衡啞口無言。
10月1日早一步上映的《小大夫》也顛覆傳統醫療劇嚴肅的正劇風格,融入喜劇元素,以輕喜劇風格呈現醫生們的百味生活。產科醫生郭靖又貧又逗,以死乞白賴、窮追不捨的姿態高調示愛急診科副主任黃蓉,讓遭遇離婚的黃蓉慢慢從悲傷中恢復過來。
看多了傷筋動骨的沉痾,更加生活化的醫療題材表達,或許更能拉近觀眾與劇作的距離,實現更廣泛的情感共鳴。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劇焦一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