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美劇的確很精彩,但畢竟距離選舉日已經過去近2個月,冗長的劇情已經讓觀眾們感到「審美疲勞」。
10天前,美國選舉人團正式確認拜登勝選,此舉標誌著本次大選的塵埃落定,拜登成為下任美國總統已成既定事實。
此前,川普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他在選舉人團投票中落敗,他會接受拜登勝選的事實,還會在明年1月20日,也就是拜登就職典禮當天「乖乖」離開白宮。
但正如外界所預料的那樣,川普果然反悔了。他不僅仍拒絕承認敗選,還繼續鼓吹他那套讓人耳朵聽出老繭的「選舉欺詐」的言論,並揚言要將選舉訴訟進行到底。
當地時間20日,川普競選團隊發起了最新一輪的訴訟,試圖推翻此前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的三項裁決,這些裁決放鬆了有關籤名驗證、選舉日觀察和郵寄選票申報的選舉規定。
川普競選團隊認為,賓州的這三項裁決違反美國憲法,並要求最高法院在明年1月6日前作出裁決。
據海外網報導,近日,最高法院表示,在明年1月20日的就職典禮之前,大法官們不會針對川普團隊的最新上訴採取任何行動。
最高法院的此番回應,比駁回這一訴訟對川普的打擊還要大。
屆時,最高法院可以直接拒絕審理此案。即便最高法院對這些訴訟作出了裁決,拜登也已經「生米煮成熟飯」,正式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了。
事實上,這並非是川普陣營首次試圖推翻賓州的選舉結果。
本月8日,共和黨議員凱利以「賓州的郵寄投票違背州憲法」為由,要求將該州的250萬張郵寄選票全部作廢。
凱利宣稱,賓州議員在去年研究擴大郵寄選票範圍時,僅在州議會進行表決,沒有按憲法規定進行全州問詢,因此屬於違憲。
但凱利的這一訴訟很快便被賓州法院「火速駁回」,隨後又在訴諸最高法院後,被最高法院駁回。
據美國媒體統計,自川普團隊及其支持者開始就大選結果發起挑戰以來,已有至更為諷刺的是,這其中不僅有近半數是共和黨人,還有些是川普親自任命的。
少86名法官駁回了有關訴訟。
另外,自大選日以來,川普團隊一共發起了50多起選舉訴訟,但僅有一起無關痛癢的訴訟得以勝訴。
屢戰屢敗讓川普愈發狂躁,他甚至開始與一些「邊緣人物」越走越近。
最近,川普正在考慮任命陰謀論律師鮑威爾為特別檢察官,專門負責「選舉舞弊」指控的調查。此人曾是川普律師團隊的重要成員,長期散播「選舉欺詐」、「拜登偷走大選」等陰謀論。
今年11月,鮑威爾突然遭到解僱,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因為她的指控太過不著邊際,就連川普都擔心她「幫倒忙」。
但為了能夠為自己的總統任期續命,川普卻對這個陰謀論張口就來的「噴火器」重返白宮表示歡迎。
除了鮑威爾之外,川普還對前國安顧問弗林的建議——動用軍隊重新選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還向顧問們詢問可行性。
但不論是任命鮑威爾為特別檢察官,還是在搖擺州部署軍隊推翻大選結果,川普的提議都已經否決。
老規矩,簡單談幾點拙見吧。
最高法院,或許成為了本次美國大選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毫無疑問,本次大選是美國歷史上最動亂的一次。縱觀美國美國歷史,還從來沒有任何一位敗選的候選人,在大選日近2個月後仍拒絕接受敗選結果。
更重要的是,川普有關「選舉舞弊」的言論,及其團隊所發起的選舉訴訟,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著美國曾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
川普此前一再強調,郵寄選票會產生大量「選舉欺詐」現象,因此大選結果最終可能要交由最高法院定奪。在川普看來,成功任命巴雷特為大法官後,最高法院將在選舉訴訟上偏袒他和共和黨。
在黨派利益和美國司法權威上,最高法院選擇了後者。
川普已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
此前川普方面所提起的選舉訴訟,幾乎都是由他的競選團隊和法律團隊聯合行動的,然而新一輪的選舉訴訟,卻是首次由其競選團隊獨立申訴。
事實上,隨著選舉人團正式確認拜登當選,川普競選團隊內已經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許多工作人員都認為,他們的司法努力終將是徒勞,停止訴訟也只是時間問題。
試想下,如果川普的親密盟友、助手仍然支持他,他又怎麼會和鮑威爾和弗林這種「邊緣人士」搭上線呢?
萬事皆有兩面性,川普的拒不認輸也不例外。
時至今日,川普拒不接受敗選結果,的確是對美國民主制度的巨大打擊,也給拜登的入主白宮之路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這次大選暴露了美國選舉的很多弊端,例如沒有官方選舉委員會宣布選舉結果、憲法並未對拒不認輸的候選人作何處理做出具體解釋等。
川普對美國的創傷或許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而拜登以及後續政府最應該做得,是將其化作為改革路上的「最後的陣痛」。
否則,美國出現「第二個川普」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