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萌動,春耕春收兩頭忙。在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觀英灘鎮騎龍坳村,威遠縣人民法院「第一書記」劉明坤正在騎龍坳雲橘種植基地和村民一起忙著將柑橘地裡林下種植成熟的花菜裝筐、搬運。疫情防控向好階段,產業也不能耽誤,連日來劉明坤走遍全村,及時了解村民春耕、春收困難,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村民們著急上火的「生計大事」。
騎龍坳村是個脫貧村,轄區面積8.1平方公裡,有19個村民小組,486戶、1167人,其中脫貧戶15戶、25人。自2017年4月到村上任「第一書記」,2020年已是劉明坤紮根騎龍坳村的第四個年頭。從村上產業大片空白,到如今「雲橘」、黑山羊養殖、鄉村旅遊三大支柱產業興起,這裡面少不了他的堅實腳步和汗水揮灑。
「雲橘」之甜
雲橘,香甜多汁、口感極佳,已成為騎龍坳村的一張名片,這是劉明坤腳下沾滿田邊泥土入戶走訪、與村民促膝長談,一起選育的致富產業。
2018年,村民楊久良的兩畝柑橘豐收,但銷路閉塞讓他發愁。此時,結合騎龍坳獨有的地域特色,劉明坤為柑橘取名「雲橘」,在威遠組織部微信公眾號「威遠組工」代言云橘,講述雲橘「微故事」,並積極與工作單位威遠縣人民法院協調,出動資金製作騎龍坳村精品雲橘包裝盒3000個,採取訂單式銷售模式,瞄準威遠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群體,發動周邊朋友拉訂單,自己開車做轉運,遠的快遞郵寄,近的送貨上門,讓「觀日出,賞雲海,品雲橘」成為騎龍坳的名片。
劉明坤為「雲橘」代言。
同時,為推動壯大全村柑橘產業,劉明坤聯繫邀請內江師範學院柑橘種植等領域的博士到村指導生產管理、傳授生產技術,借力「農民夜校」傳技解惑,補充產業發展的「技術之鈣」,培養出農村家庭能人196戶,引入專業合作社,帶動發展500餘畝,激發了村民產業致富的內生動力。
在如今的騎龍坳村,新栽種的柑橘苗正向陽而生,欣欣向榮的「雲橘」前景廣闊。
「黑山羊」肉之鮮
「咩,咩,咩……」,騎龍坳村黑山羊養殖基地的圈舍內,劉明坤在業主熊疆的指導下用手機掃碼新入欄的小羊羔,查看建檔資料。
騎龍坳村地處山區,森林覆蓋率高,林下雜草豐盛,適合養殖黑山羊。2019年5月,劉明坤抓住自然地理環境優勢,積極協調11戶村民以一年500元每畝的價格將土地流轉出來,幫助熊疆「騰籠換鳥」,擴大養殖規模。
現在,這個以代養為主的養殖圈舍佔地10畝,現有黑山羊存欄1450隻,年出欄約2500隻。其中,每年以3.5元一天的養殖價格為成都某公司代養的生態羊,出欄量約1500隻。
2019年,熊疆淨收入達到了30萬元,比2015年漲了10倍。「以前規模小,投入大,成本高。換了地方之後規模大了,成都的公司也找到我幫他們養,這樣我成本壓力就沒了,只管養好就行。」現在,他只需要支付土地流轉、圈舍投資、工資、黑山羊的吃食和疫苗費用,其餘費用均由成都的公司提供,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
黑山羊的主食為牧草、天然野草和玉米等糧食。今年60歲的李翠芳在熊疆務工已有5年,她的任務就是每天下午2時至6時負責放羊,一個月收入1200元。「每天就只有下午才上班,平時可以種點莊稼,還可以照顧屋頭。」說起現在的生活李翠芳覺得輕鬆又滿意。
劉明坤(左)在黑山羊養殖業主熊疆的幫助下掃描新入欄羊羔二維碼。
「黑山羊渾身都是寶。」據劉明坤介紹,黑山羊肉羶味極小,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威遠羊肉湯原材料的上選。不僅如此,養殖山羊的排洩物也能變廢為寶,為全村柑橘提供源源不斷的養料,「既能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又能帶動當地村民務工增收,這種種養循環模式,帶動騎龍坳穩步發展。」
劉明坤(右)與黑山羊。
鄉村旅遊之「旺」
「每天至少要消毒3次,一定要把客人控制在房間數的三分之一。」疫情防控之初,騎龍坳村所有農家樂暫停營業,鄉村旅遊停止接待遊客,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後,沐浴著春光,騎龍坳村逐步開始接待遊客。劉明坤走訪全村7家農家樂,不斷叮囑負責人要做好防疫消毒,控制好遊客接待量。
威遠以穹窿地貌著稱,溝壑縱橫,溪谷裡水氣充沛,林木蔥鬱,常年可見雲霧映日的奇特景觀,尤其每遇雨後天晴,溝谷雲霧繚繞,宛若人間仙境。騎龍坳雲霧風光位於威遠穹窿地貌的中心地帶,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54%,長葫水資源保護區環繞四周。逢晴日,看朝陽躍雲海,分外壯觀,在攝影圈有著「中國最美雲霧之鄉」的美譽。旅遊的興旺帶來了發展商機,村民們開起農家樂,賣起特色農產品,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2019年,騎龍坳遊客量接待量達5萬餘人次,旅遊收入達400餘萬元。
劉明坤(右)幫助農家樂登記人員。
因扶貧業績突出,劉明坤在2017、2018、2019年度均被四川威遠縣委組織部考核為優秀第一書記,2019年6月被內江市委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作者單位:內江日報、四川威遠縣人民法院)
編輯:朱志敏、劉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