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耳鼠」到「3D列印」 活體列印還有多遠?

2021-01-18 健康界

前不久,日本政府批准第一例人獸雜交胚胎實驗震驚了世界,這也是世界首例獲批的人獸雜交實驗。

(Nature對此事進行的報導)

本次獲批培養人獸雜交生物的研究者是東京大學醫學科學所的教授中內啟光,他對外界宣稱:培養人獸雜交生物的最終目的,是讓這些動物能夠長出適配人類的器官,在器官移植當中作為器官供體,解決目前移植器官緊缺的問題。

且不說人獸雜交胚胎涉及的倫理問題,目前器官移植問題難道不能通過其他途徑解決麼?

一、長在老鼠身上的耳朵

1997年,一隻背上長了人耳朵的老鼠震驚了全世界。而讓世界震驚的並不是中國人把科幻片中出現的怪獸帶到現實,而是因為人耳鼠的出現給無數器官殘缺的病患帶來了重獲健康的希望!它和克隆羊一樣,是生物科學的裡程碑!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01年,這隻「背上長著人耳朵」的老鼠在北京舉辦的國家「863」計劃十五周年成就展亮相,名噪一時。這隻「人耳鼠」培育自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曹誼林之手。

打造這樣一隻人耳鼠,曹誼林教授利用異種關節軟骨,通過組織工程構建人形耳廓軟骨,裸鼠皮下植入等技術。先使用可降解材料經過耳形壓模,聚乳酸(PLA)溶液浸泡使其強度增強,製成耳廓支架材料。讓細胞在其支架上繁殖生長,再將細胞接種於支架材料,經過1-2周體外培養,在裸鼠背上割開一個口子,植入"人耳"。隨後,"人耳"的支架會自己降解消失,"長"在老鼠的背上。

二、3D列印人耳臨床試驗成功

二十年後,當人耳鼠逐漸淡出群眾視野的時候,2017年5月,國家組織工程中心曹誼林團隊生物列印的耳廓軟骨,郭樹忠團隊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的臨床試驗成功。這個試驗的成功,標誌著我國生物列印器官技術在耳科領域的突飛猛進,生物列印也標誌組織工程逐漸成熟。

(圖片來源:孫建軍教授主題報告)

三、創造奇蹟的組織工程

無論是人耳鼠還是生物列印技術,都屬於「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的範疇,這是1987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根據美籍華人馮元禎建議正式提出的。是指運用工程學結合生命科學的遠離與技術,探討正常和/病理狀態下人體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關係,研究生物替代物,以恢復維持和改進組織功能。20世紀90年代,各國開始關注組織工程研究,中國組織工程研究始於1994年,1998年提出「原位組織工程」概念。到21世紀,組織工程研究快速發展,部分產品已應用於臨床。

(一)組織工程三要素

1.種子細胞:體外或在體培養,可增值分化形成特定組織或器官。

種子細胞包括體細胞、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其中體細胞來源有限,擴增效率低,傳代少,易變異。胚胎幹細胞尚無法誘導使其分化為某一單一細胞,同種異體來源幹細胞仍存在免疫排斥,成體幹細胞包括MSC、NSC、HSC,易於大量擴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種子細胞一般來源於自體、同種異體、異種組織細胞,首選自體組織。

2.生物材料:天然或人工合成,良好的支架應該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可塑性、表面化學特性和表面微結構利於細胞粘附和生長、可根據不同細胞組織再生速率調整降解速率。

3.調控因子:促進或誘導種子細胞定向增殖、分化、構建為所需組織、器官。

(二)關鍵技術:

1.3D列印:

(1)體外構建:將細胞與生物支架在體外3D培養形成完整新生組織器官體內移植;

(2)體內構建:將體外初步培養的組織器官移植,體內繼續培養,生物材料在體內降解;

(3)原位構建:直接將複合支架系統移植於體內,局部募集種子細胞原位構建組織。

2.旋轉生物反應器(RCSS):應用微載體技術大規模細胞擴增的新型培養系統,該系統基於美國NASA模擬空間微重力效應而設計的既可用於微載體大規模細胞培養,又能培育細胞與支架形成三維空間複合體。迄今為止已成功培養近百種細胞。

3.原位組織工程:是指運用組織工程基本原理與技術,通過特定方法誘導缺損組織局部成體幹細胞與體細胞定向遷移、增殖、分化,整合細胞外基質形成新生組織。

技術優勢:利用體內微環境和精準調節基質在缺損局部供養種子細胞,避免傳統體外培養擴增、誘導分化的汙染、傳代變異問題,利於重建組織血管化,有效優化種子細胞營養來源,避免傳統移植的局部缺血、乏氧造成的細胞死亡。使用範圍包括細胞再生能力較強組織,如黏膜上皮、骨骼;解剖結構複雜,組織成分多樣的器官;含氣結構的組織損傷,如耳鼻咽喉、胃腸等。

四、耳科組織工程的發展

耳組織解剖結構複雜,組織成分多樣;基本框架由骨及軟骨組織形成;多於外界交通,大量含氣竇腔,內附黏膜上皮;缺損組織體積較小(聽骨、耳廓缺損、骨膜);承重、載荷等物理學要求相對較低。

耳組織不同的結構需要不同的技術機型構建:

(一)耳廓軟骨構建:

多種原因可發生耳廓畸形或缺,如先天性小耳畸形、外傷、炎症等,耳廓重建手術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挑戰。耳廓軟骨重建需要製備多孔耳廓外形生物材料;與軟骨細胞符合體外培養;植入體內,形成血管化新生軟骨。

1997年,曹誼林教授等[1] 以聚羥基乙酸為支架材料,接種牛關節軟骨細胞,首先在無免疫排斥能力的鼠體內形成了形態精確的人耳形態軟骨。研究表明將軟骨細胞接種於可降解三維支架上植入體內,可以形成新生軟骨組織, 這些研究為應用組織工程技術進行耳廓修復提供了有價值的實驗資料。

(二)乳突氣房構建:

乳突氣房發揮著氣體交換、物質分泌、廢物排出、維持中耳腔通氣的功能 。乳突黏膜表面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網, 乳突腔並不僅僅有氣體貯藏的作用,還如同肺泡一樣發揮著氣體交換的作用[2]。

乳突氣房重建步驟為:多孔支架材料(膠原/凝膠包被+HA)準備、生物材料掃描電鏡觀察、乳突根治術後植入術腔、次期複查時見材料表面覆蓋新生黏膜,形成新生乳突氣房。

(三)骨膜組織構建:

鼓膜穿孔主要由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外傷引起,目前臨床上常採用鼓膜成形術進行治療。移植材料多選用自體組織或經過處理的同種異體組織,雖有較高的修補成功率,但仍有無法克服的局限性,如犧牲正常組織,造成二次創傷;材料來源有限,不可能重複獲得;異體組織免疫排斥反應等。

組織工程可將皮膚成纖維細胞與皮膚角阮細胞加入膠原殼聚糖共混膜,體外構建TE化鼓膜。

(四)聽小骨構建:

雖有多種材料用於聽骨缺損修復,但各有缺點。異體或異種材料常導致機體排斥;自體材料不僅造成機體取材損傷,還有可能被機體破壞吸收,遠期效果不理想[3]。

組織工程技術的發展為聽骨缺損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自體組織幹細胞原位遷徙、降解可控性組織工程支架、影像重建+數據轉換+材料堆積、活體移植誘導成骨。

(五)上皮組織構建:

目前組織工程皮膚研究進展迅猛,紐西蘭大白兔外耳道壁全層皮膚模型的建立為臨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與依據。

小結:3D列印,前景廣闊

三維(3D)列印是當今科研界乃至商業界的一大熱點,被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或製造業的新突破點。人體器官列印已被當做概念股炒作上市,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但器官3D列印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尤其是複雜器官列印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4] 。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3D列印醫療應用分為「三層級」,初級是利用金屬、塑料等非活體組織材料的定製化假肢、聽骨、牙科、骨科植入物、助聽器外殼等;中級是列印上皮、血管、軟骨組織類單一細胞;

頂級水平就是3D列印人工肝臟、心臟等人工器官,在組織、器官培養過程中完成三維立體構建,規劃細胞按預先設計的空間排列生長。相信3D列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微創外科+活體列印」的新模式未來可期。

(圖片來源:孫建軍教授主題報告)

參考文獻:

[ 1] Cao Y, Vacanti JP, Paige KE, et al .Transplantation of chon- drocytes utilizing a polymer-cell construct to produce tissue-en- gineered cartilage in the shape of a human ear[ J] .Plast Re- constr Surg , 1997 , 100(2):297-302.dicussion 303-294 .

[ 2] Yamamoto Y.Gas exchange function through the middle ear mucosa in piglets:comparative study of normal and inflamed ears[ J] .Acta Otolaryngol , 1999, 119(1):72-77 .

[3]李雪盛,孫建軍. 組織工程學技術在耳科的研究進展[J].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09,03:30-33.

[4]王鎵垠,柴磊,劉利彪,趙欣如,許雨帆,周新偉,張偉明,王小紅. 人體器官3D列印的最新進展[J]. 機械工程學報,2014,23:119-127.

本文根據海軍總醫院全軍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首席專家孫建軍教授在「2019中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術研討會華中高峰論壇」上的主題報告和以上文獻整理,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d列印的主要缺點,是需要重新批量生產3d列印材料
    3d列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有許多優點:減少加工產品尺寸和數量;大大降低成本;大幅縮短生產周期。這些優點不但得到了大量支持,而且也使它成為許多用途的基礎。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快速成型技術常常使人覺得困難。另一方面,也會出現以下現象:準備不足將導致實際列印的較大尺寸會小於設計要求。
  • 了解什麼是3D列印
    還有一個以面為成型的工藝是疊成製造或者叫LOM工藝,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用裁切機,將薄膜材料比如說紙切割成土豆片的形狀,然後再通過膠水等,將一片片的個性化的土豆片再粘合起來,同樣也可以構成這個實體。那用土豆絲那能不能組裝三維實體呢?
  • 3D列印技術發展到哪裡了?網友:造車建房不費吹灰之力
    3d列印不是現在才發展起來的,需要很多年的積累,我們是做3d列印相關技術的,也為建築相關的3d列印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去年是傳統工業3d列印產業的銷售量增長得比較快的一年,特別是工業領域增長很快,因為工業是有量產需求的,而工業領域一般採用量產式的設計和技術列印,更加符合工業的標準化和集成化。
  • 模具製造工業革命大勢,3d列印的歷史與原理
    這樣傳奇的工業革命大勢,我們不得不好好談談3d列印有多厲害。先看看3d列印的歷史與原理吧。2008年,通用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臺名為hyper-v的3d印表機,其核心構想是把人物和動物形象無線可控的列印到矽基印表機上,將更複雜的結構迅速無線可控,將有可能拓展到模具製造領域。
  • 阿迪達斯生產3D列印口罩怎麼回事 3D列印口罩可以預防病毒嗎
    近日多個品牌公司相繼生產3D列印口罩,此番阿迪達斯為了共同抗疫也在生產3D列印口罩。3D列印口罩可以預防疫情嗎?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阿迪達斯生產3D列印口罩怎麼回事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大爆發,美國各州的醫療資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短缺。
  • 現在的3D列印人像,逼真到什麼程度了?
    △3D人像同班同學全家福半年前的3D列印人像,看起來不夠像。而現在逼真程度有了提高,南極熊小編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美。季小毅 告訴小編,採用了新的技術之後,瞬間掃描數據更能抓住自然細微表情,整體人像動態就會更自然生動,3D列印採取全進口材料,每次列印前更換最新開箱的材料會讓列印色彩還原到最佳狀態。
  • 濱州現3D列印別墅:無一塊磚牆體中空 列印僅需一天
    記者赴濱州實地探訪齊魯網9月25日訊(記者 王吉府 崔靜靜)最近幾天,濱州有兩棟房子成了網紅,不是因為房屋有多漂亮,而是建築者號稱房子是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來的!這是真的嗎?這房子能住人嗎?帶著各種疑問,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以數字信息技術和機械製造技術為基礎,以產品的實體3d建模和列印技術為手段,以加工的自動化和裝配的一體化為特徵的,新型製造技術。主要有:雷射雕刻,可精確列印目標物體;熱塑性材料可進行可重複造型的製造,可燒結和擠出;3d列印製造技術可實現功能複雜的產品設計。用手工雕刻技術完成高精度建模3d列印製造技術,複雜產品的設計。
  • 3D列印,哪一款切片軟體好用?
    主要是起三維文件到3D列印中間的一個預處理階段。-2-常見的切片軟體有哪些?①通用的切片軟體常見的通用切片軟體現在常見的有cura、s3d、Repetier Host,這三個可以說是用的比較多的。各有各的優勢。
  •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一種新興的製造技術
    適用於標準化材料、3d列印多功能複雜產品、高性能的物料構件、多功能關鍵部件、三維可視化零件、快速拼裝等。這要看你的需求是怎樣的,是研究增材製造,還是研究3d列印,研究增材製造的話很多,基本沒人在這方面剛剛入門就給你答案,大多要做研究的人都要到了某個階段再給你推薦。
  • 魔法貓3D列印筆商標成功註冊!愛上創造,魔法貓和您一起3D繪畫!
    魔法貓是深圳市華材科技有限公司的自有品牌,專注於3D列印筆的設計及製作,目前,我們共有CLASSIC經典款、WIRELESS無線款、WIRELESS豪華款三款低溫3D列印筆,適用於兒童及新手入門的夥伴,低溫安全,操作方便。產品質量受到了國內外廣大客戶的認可。
  • 端午節彩蛋:12隻超酷機器人,在家用3D列印搞定!
    3D列印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完全無極限!現在的3D列印已經廣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以及工業上的各個領域。
  • 神奇的3D列印-哆啦A夢不是幻想
    3D列印的組裝恐龍老師:小王,最近比較火的3D列印,聽說了嗎?小王:老師,聽說了,那到底什麼是3D列印呀?老師:3D列印學名叫快速成型,原理類似噴墨列印,只不過用的不是墨水,而是液體或粉末狀的金屬、塑料、陶瓷等原材料。在電腦上將物體三維模型分解成無數細小的薄片,這樣一來,3D印表機可以逐層列印,同時粘合就生成了立體實物。換句話說,這玩意兒跟神筆馬良的筆一樣,畫啥有啥。
  • 3d列印模型圖設計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圖源:小編朋友圈每到這時候,離家在外的小編就會想起蘇軾的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現在想想這句詩,真是越發的懂的了裡面的含義!!好了好了,小編也不在這裡矯情了,其實是怕你們打我。其實3D模型並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建模軟體,不同的列印材料,不同的印表機型號甚至意味著完全不同的3D列印技術,這些都會反應在對3D模型的不同要求上,那麼3d列印模型圖設計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魔法貓3D塗鴉列印筆畫墊,手殘黨3D繪畫好幫手!
    很多朋友剛開始用3D塗鴉列印筆,繪畫的時候會碰到很多問題,比如:畫直線怎麼也畫不直?簡單的立體圖形怎麼畫?圓形怎麼畫出來呢?如果在紙上畫繪沾到紙怎麼辦呢?今天魔法貓Magic Cat來為您解答。魔法貓3d筆墊輕鬆hold住所有創造思路
  • 醫療3D列印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何方
    可以說,我國在醫療行業對於3D列印技術應用的探索起源已久,並伴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走向深入。 近年來,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和精準化、個性化醫療需求的增長,3D列印技術在醫療行業應用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發展。在應用的廣度方面,從最初的醫療模型快速製造,逐漸發展到3D列印直接製造助聽器外殼、植入物、複雜手術器械和3D列印藥品。
  • 蘇州這幢別墅是3D列印的!
    「3D列印建築第一人」馬義和說他在節目上給大家展示了一些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房子其中有一套別墅面積達到了1100平方米不開玩笑!悄悄告訴你,建造一層約200平方米的房子,列印材料要一天,5個工人只需要花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建造好。還有全球首棟3D高層居住樓也是園區的▲ 盈創全球最高3D列印建築--「6層樓居住房」除此之外還有這麼整整一座中式庭院也是列印出來的!
  • 全程直播:2016日本工業展(3D列印展)
    南極熊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D列印互動媒體,也收到本次展會主辦方Reed Exhibitions展會公司的邀請,來到日本東京,6月22日開始到24日,報導全日本最具影響力的3D列印展會。本次展會將會有關於工業4.0,智能製造,3D列印,VR等等尖端科技的展示,3D列印與VR展覽是全球領先的2016年日本工業展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 【工業之美】北京有了全球第一座整體列印別墅 看看3D列印在全球都...
    教授聲稱盈創科技剽竊了他有關3D列印技術的創意,侵犯了其專利,他的團隊正準備採取法律手段。教授還對盈創科技所聲稱的可3D現場/整體列印技術表示懷疑,他認為該公司實際上是「在工廠裡的巨大不可行動裝置將其分成幾部分造好」,再運輸到現場使用其他施工方法拼接而成。3D整體/現場列印建築技術,與普通3D列印建築技術的主要區別在於建成方法。
  • 手機3D掃描終於來了,這才是3D列印爆發的正確方式?
    而且,除了人,你還可以掃描身邊的一臺電腦、一隻小狗、一張椅子、一雙鞋子等等,而且都可以輕易而舉地3D列印出來。普通人可以輕鬆地得到3D數據之後,就自然地產生爆發性的3D列印需求。南極熊猜想,或許,手機3D掃描,才是實現3D列印進入普通老百姓家的正確方式。2017年2月21日下午,華為在北京發布榮耀V9和榮耀8青春版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