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與孫廣鑫老師見面,覺得他是一個偏內向的人,不怎麼愛說話。從下火車的那一刻就很忙碌,沒有休息和就餐時間,因為演講完他還要坐晚上的火車趕回北京。這樣當天去,當天回貫串孫老師的整個夢想之旅。雖然忙碌,但是心裡卻很甜,因為5月份他將迎來一個小生命,即將升級為「超級奶爸」的他不想錯過與孩子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值得慶幸的是沒有錯過這位老師的演講,全程軍姿站著聽了一個小時,我卻完全沒有覺得疲憊,因為禮堂學生太多,場面太火爆,所以我選擇站在角落裡靜靜聆聽。臺上的他和臺下的他判若兩人,他的演講完全讓人忘記了新鄉28度高溫的悶熱,一個個段子,一個個故事,從學生的眼神裡和表情中能看得出,他很有感染力。說道感染力,不可不提的是孫廣鑫與「戲劇」的故事。
現在我卻總愛回憶 回憶當時不服輸的你 」
從很小的時候,他就對戲劇痴迷,戲劇夢生根發芽,但大學他選擇了北京外國語學院的外交學專業。
然而依舊沒有放棄對戲劇的熱愛,自從上了大學,北京的各個小劇場沒有他沒踏足過的,南鑼鼓巷當時還不是很火,如果說把當時的他稱作文藝青年,絕對沒人反對。走胡同穿巷子,看劇成了他最愛做的事。
《雷雨》、《戀愛的犀牛》、《薩勒姆的女巫》他基本都是反覆看上多遍,他的夢想是站在戲劇的舞臺上,終於在大一的年終晚會上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戲——《中鋒在黎明前死去》,在裡面他客串了超級多的小角色,記者、警察、法官,過足了戲癮。
很多人都很詫異,為什麼他那麼熱愛戲劇,最後卻成為了新東方的老師?
他說:「戲劇可以是愛好,但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喜歡但不擅長。人生要做好取捨和權衡,祖師爺不賞飯,就要重新做選擇。」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有時祖師爺賞飯的時候,也要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上真經。成為新東方的老師,孫廣鑫經歷了重重難關。
第一關就是要「經得起折騰」,最開始的就職地是天津,他到現在也很詫異,為什麼天津新東方要在北京招兼職老師,但為了把握機會,他每天做四個小時的火車也要去。但是隨著畢業到來,時間緊任務重,他暫時放棄了。
第二關你要「經得起考驗」,雖然畢業以後也從事了其他工作,最後他還是想回新東方做老師,但是北京的面試,沒有想像的順利,面試了好多輪,終於在層層考驗之後,順利進入新東方。
錄取以後,他首先教授的課還是英語,新東方老師高手如雲,為了能讓自己的課更有趣,更有料,他選擇在詞彙上下手,16000詞彙他全部背了下來,吃飯、運動、遛彎,多場景下的背誦讓成效顯著,也成為他指導學生背誦英語詞彙的高效方法。他覺得想要為人師,就要先做到能為人師,不被學生考住。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幸運之神」的存在,那我想一定是「堅持」的努力把它喚醒了。
就如劉若英《給十五歲的自己》中歌詞:誰說人生是公平的 ,它才不管我們想要怎樣,很感激, 你那麼倔強, 我才能變成今天這樣。
收穫,此刻的我們,剛剛好最芳香成熟。「
來到新東方,他也曾好奇,是什麼吸引了眾多的狀元、博士、留學的海龜才子們的青睞,放棄其他工作機會,做一名培訓教師。在得出答案之前,他做了一項工作,跑了27個新東方的校區做了一次問卷,先總結出了是什麼吸引了學生選擇新東方,問卷的結果是兩個字「關注」。
雖然很多學生家長覺得新東方的老師年輕,有可能資歷不如老教師,但是學生們卻有不同觀點,他們覺得在新東方會受到不一樣的關注,每一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認同感和存在感。
而對於孫廣鑫自己,這份問卷的答案也是兩個字——「學習」。
好問則裕
在孫廣鑫最開始進入新東方的時候,他發現同事們基本都是非專業出身,來自各個專業,和他一起組班兒的一個是清華的博士,一個是北大的博士,還有一個拿了清華和北大的雙博士,對於他來說,每一次共同團建,共同研討都會學到不一樣的東西,催促他奮進不掉隊。
青出於藍
孫廣鑫認為,學習不好的學生不等於壞學生,據他不完全統計,經過他培訓的學生已經超過5000,聽過他講座的將近10萬人。他教過藝考生,見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學生給他的感悟很多,不是學術上的,是人生道理。一個聽不進去課,分數極低的學生卻可以帶領所有人為汶川地震遇害同胞默哀。一個平時只會開玩笑,「不務正業」的學生可以在他出意外的時候堅持每天背他上下樓。如果說要給「好學生」下個定義的話,他覺得不只有分數這一個標準。
學無止境
孫廣鑫說現在除了當老師,他更多的時間是和「碼農」打交道,變成IT奇才了。原因很簡單,他從教師,到新東方科技集團培訓師,再到現在負責做教學系統和IT打交道。新東方就是這麼有魔力,讓你能夠變換不同身份、角色,去嘗試更多可能。它不是逼迫你去做,而是一群有追求的人,想去挑戰自己。
「在新東方的每一天都在學習,學習不同的崗位,學習不同的專業知識,從同事身上學習,從學生身上學習,『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是我在新東方最真實的感受」孫廣鑫說道。
愛放在手心跟我來 ,這是最好的未來「
「如果再有一次,我還想回到大山裡,給他們演講一次。」孫廣鑫說道。
夢想之旅新鄉站是孫廣鑫第三次參加,這樣的公益演講活動他參加很多次,最難忘的是一次和俞老師一同去往藏區,演講的舞臺被大山環繞著,被學生環繞著,被學生家長環繞著。你會聽見回音嫋嫋,不絕於耳。
他永遠忘不了,學生渴求的眼神,家長期待的表情。那是大城市忙碌生活中見不到的質樸,純真。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藏區的孩子們可以通過在線平臺獲取知識,但是這樣面對面的溝通,他們依舊如此渴望。
孫廣鑫說,公益,也許就是那簡單的一句話,突然在某個人心中扎了根,指引你向前。
他曾經在路上遇到過一個學生,學生都已經有寶寶了,閒聊的時候對他說,曾經孫老師的一句話一直指導著他的為人處世,但這句話孫廣鑫已經不記得了。孫廣鑫恍然頓悟,原來即使是一句話,都是有力量的,這就是公益之旅最大的魅力。
縱使為了夢想之旅,要當天七個小時往返,不能休息,沒時間吃飯,他依然選擇將它進行到底,因為他知道堅持公益,是為了看到更多人更好的未來。
「幸福就是該結束的時候不再強求,在你應該珍惜的時候學會別無所求。
幸福就是去包容,卻從不會遺忘自我,懂得愛自己才更加遼闊 」
我:為什麼最愛對學生說「祝你幸福」?
孫:「我常說學生你要幸福,你怎樣能幸福我不知道。但是你要找到讓自己幸福,同時也讓別人幸福的事情,你把它堅持做下去,我就支持。因為人嘛,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但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你都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堅持做下去。哪怕有一點點成就,百分之一,它也是件好事」。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曾說:與其說人類的幸福來自偶爾發生的鴻運,不如說來自每天都有的小實惠。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曾說:醉心於某種癖好的人是幸福的。
在孫廣鑫看來,幸福沒有定義,但要有為自己找到幸福的方法和路徑。
他為自己找到幸福的路徑就是:拼命的堅持+不斷地嘗試+樂觀的態度。
這位「奶茶」孫老師,讓我想到宮崎駿《千與千尋》中的臺詞: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給十五歲的自己》讓他學會取捨,將戲劇夢埋藏心底,用一次次嘗試和堅持走上了新東方的大舞臺。
《收穫》讓他收穫知識的同時,堅持成為了那個更好、更成熟的自己。
《最好的未來》讓他心中對教師這一職業的人文情懷更加根深蒂固,路途遙遠,堅持勿忘初心。
《幸福就是》堅持讓他的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重拾追求幸福的勇氣。
現在終於知道孫廣鑫為什麼如此喜愛劉若英了,因為她的每首歌裡都有他人生的剪影,有他對經歷的感悟,有自己心底裡的最隱秘的故事。劉若英用歌聲打動人,孫廣鑫用「堅持」撼動夢想。如果說劉若英是奶茶,那孫廣鑫更像是一杯綠茶,鬥餘味兮輕醍醐,鬥餘香兮薄蘭芷。
「2018夢想之旅」系列精彩回顧:
---END---
*本文來源善緣街0號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善緣街0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