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媽媽才真正理解生活的含義,尤其是做了兩個男孩的媽媽後,生活就成苦著,撐著,熬著,期待著……。
我29歲結婚,三十歲老大出生,算是晚婚晚育。因為孩子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從懷孕到孩子出生一直是我自己生活。直到孩子出生後我一個人不知所措,就聽了孩子爸爸的話回了婆婆家。到了另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每天圍著孩子轉,加上孩子爸爸不在身邊,沒有初為人母的喜悅,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焦慮。遇到孩子發燒生病,我就會整夜整夜不睡覺,沒有人分擔自己各種焦慮,只有自己硬撐。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整年。
孩子爸爸終於調回鄭州工作了,我才帶著孩子回鄭州。一整年沒有理過頭髮,第一次去理髮的時候,理髮師驚訝地告訴我頭頂禿了一大塊,而我竟然不知道。
隨著老大上幼兒園,我才能重新找到自我,重新上班。每天感覺忙碌而充實。
經過三年的努力,工作也有升遷,工作量少了很多。但是沒多久就發現自己懷孕了,老大六歲了,我也早已忘記了帶孩子的辛苦,忘記了當初自己信誓旦旦說堅決不要二胎時的狼狽樣子。內心也有一點期待希望自己能再生個女兒。
事實哪能盡如人意,二胎依舊時兒子。看著孩子模樣,自己竟然沒有一絲失望,內心暗暗發誓要努力賺錢,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職場真的不歡迎孕產婦,休產假期間,主管職位由別人代替了。工資也降了一半,但是看著可愛的兩個兒子,我依舊努力工作,我願意從頭開始,願意向別人證明,我可以做到家庭工作兩不誤。
事實情況是我想得容易了,小二在三個月時肺炎住院一周。出院之後,晚上再也沒有好好睡過覺,每天不停地哭鬧,整晚都在翻身。老大已經上大三班了,每天對各種事物感興趣,纏著媽媽講睡前故事。孩子爸爸每天幾乎都是半夜才回家,根本指望不上。所以每天哄著小二的同時還要照顧老大的各種事情,每天晚上睡眠時間不超過三個小時。白天六點半起床準備上班,中午騎車電動車飛一樣的回家吃飯,母乳餵奶,哄午睡。然後飛到公司去。
堅持了三個多月,我發現自己做不了超人媽媽,開始頭暈目眩,工作的時候,電腦上的字都看不清楚。思慮了很久辭職了,離開一個自己真正願意去幹的工作,雖然有萬般不舍,我沒有選擇,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孩子總是第一位的。
於是我開始了帶倆娃生活。漸漸發現,周圍的人都開始替我著急。
賣菜的阿姨會說:「兩個都是男孩子麼,四百萬啊,加油幹!」
廣場上打陀螺的大爺會說:「這兩個男孩子都是你的麼?六百萬啊!」
朋友會開玩笑地說:「又帶你兩個兒子出來炸街炫富呢!」
媽媽會說:「我不要你的錢,我夠花了,你兩個兒子,著急的很。」
我發現我已經成了弱勢群體。
事實亦是如此,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的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花錢開始變得畏手畏腳,會下意識地開始給兒子攢錢。攢以後婚房,彩禮錢。更過分的是自己會時不時地感嘆以後的老年生活。
大街上看見跟兒子年齡相仿的小女孩就莫名地喜歡,會偷偷地想如果這以後是我兒媳婦就好了。
這是我一個普通家庭真實的狀態,壓力確實有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