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家之書》神跡之愛之三 緣分
2020-10-13 林下之風
九家之書 神跡之愛
第三篇 緣分
若是人與人之間原本毫無關聯,卻因為命運的安排不斷相遇,不時被事態聯繫在一起,華人稱之為緣分。
在崔江置與譚捕頭之女譚汝尉相識之初,尚不知自己的命運竟然如此殘酷。若論及義理,他們本不該相遇相戀,因為譚捕頭是崔江置的殺父仇人,崔江置若與譚汝尉相戀相知相守便是要與仇家結下姻緣,這又如何不是孽緣?
正因為如此,熟知內情的素正道士才會在他們相遇之初,總是來到被稱為「漣漪」,女扮男裝的譚汝尉面前,勸說又提點,要她不要接納這樣的緣分。可是,誰知道呢,崔江置是神獸與人類之子,他本不應拘於禮教,不該被人類的義理所束縛,況且凡事總有例外,譚捕頭當年並非惡意殺害崔江置生父九越靈,他只是有所誤解,也非常著急,因為跟隨他多年的守衛兵士被殺,這才起了復仇之心。可是見到九越靈與西花夫婦之後,再聽聞九越靈被害前的訴說,他明白自己其實是害了一個無辜的生命。雖非惡意殘殺,畢竟造下了殺業,在他眼前魂飛魄散的九越靈很有可能變成惡鬼,這又要如何是好。
好在上天慈悲,在數十年之後,還是給了譚捕頭一個彌補的機會,或者說,是他的獨生女譚汝尉為父親贏得了贖罪的機會。或者,二十年前譚捕頭造下的殺業就是譚汝尉與崔江置的緣分起始之處,這樣的他作為見證人和殺戮者,一直都在追悔,如今崔江置有難,寄養的家門遭逢大難,他又如何不會為崔江置的性命擔憂。或者,最初譚捕頭安排漣漪與阿坤前往崔江置所寄居的百年客棧就是為救人,既要救下巨商樸老爺一家人,又想搭救崔江置。
什麼?譚捕頭不知道崔江置是誰?哦不,譚捕頭其實知道很多事,比方說懂得數術之人往往懂得掐算,也會看相,正因為他預感到趙冠雄的掃蕩行動會帶來很多麻煩,這才提前提點樸老爺,待到樸家遭逢慘變,家破人亡之後,他才會出無奈之舉,想要能救下一人是一人。至於崔江置,因為樸老爺在當地極有人望,趙冠雄不得不顧及民怨,於是誣賴崔江置殺死養育他的人,這才能平息民憤。
在劇中被尊稱為:「左水使」的李舜臣就是這樣出現了,剛一出場就讓人一驚,原來是他。實際上,看歷史劇有個規律:
但凡出現柳東根演員,這個戲就可以放心看,哪怕劇本再差,演員也有辦法帶領劇組將劇本不足逐一彌補。
在韓國演藝圈,圍繞柳東根演員的新聞,不僅有他不滿意妻子錢忍和的戲份不足,前去劇組鬧場,當然也有柳東根受到大眾喜愛,尤其被四十歲年上男性觀眾群喜愛。正因為如此,柳東根演員才順利擔任了歷史劇【明成皇后】中的重要角色,他演繹的大院君角色,迄今為止都是無法逾越的標杆,在【明成皇后】中,大院君與各個年齡段時的閔妃(明成皇后)對峙的戲份都十分精彩,至此,當時參演的少年演員文瑾瑩,青年演員李美妍,中年演員崔明吉都因此得益,塑造了她們表演生涯中十分難忘的演藝形象。
話題回到劇情這裡,左水使的出現使得譚捕頭的行為有了解釋,他之所以會如此篤定,一定能夠幫得到崔江置,原是因為身後有貴人襄助,而這位貴人就是李舜臣。那麼李舜臣究竟是誰,他又如何會被人稱為左水使?參考【朝鮮王朝實錄】,引用相關記錄如下:
以下引用
宣祖 25卷, 24年(1591 辛卯 / 명 만력(萬曆) 19年) 2月 13日(庚辰) 1번째기사
○庚辰/有政。 以沈岱為司諫, 李珙為江原都事, 李慶祿為羅州牧使, 成允文為甲山府使。 傳於吏批曰: 「全羅監司李洸, 今加資憲, 以尹鬥壽為戶曹判書, 李增為大司憲, 以珎島郡守李舜臣, 超資除全羅道左水使。」
引用完
意思是說:
宣祖 25卷, 24年(1591 辛卯 / 명 만력(萬曆) 19年) 2月 13日(庚辰) 第1條記錄
庚辰日記錄政事:任用沈岱為司諫, 任用李珙為江原都事, 任用李慶祿為羅州牧使, 任用成允文為甲山府使。(宣祖大王)傳令給分管官員批示說道:
「全羅監司李洸, 如今加升為資憲, 任用尹鬥壽為戶曹判書, 任用李增為大司憲, 拔擢珎島郡守李舜臣, 破格提拔為全羅道左水使。」
原來,李舜臣本不夠格當左水使,可是王上當時經歷倭寇入侵,正是用人之際,這才破格提拔了他。不過,在此之後,情況還是有反覆。參照歷史記載,繼續引用相關記錄如下:
以下引用
宣祖 25卷, 24年(1591 辛卯 / 명 만력(萬曆) 19年) 2月 16日(癸未) 2번째기사
○司諫院啟: 「全羅左水使李舜臣, 以縣監, 郡守時未赴任, 而超授閫帥, 雖因乏人, 官爵之猥濫, 莫此為甚。 請命遞差。」 答曰: 「李舜臣事然矣, 予亦知之。 但此時不拘常規。 乏人不得不爾。 此人足以可堪矣, 不必問官爵高下。 可勿更論, 以固其心。」
引用完
意思是說:
宣祖 25卷, 24年(1591 辛卯 / 명 만력(萬曆) 19年) 2月 16日(癸未) 第2條記錄
司諫院啟奏說:
「全羅左水使李舜臣, 任用為縣監, 郡守時未能赴任, 然而破格授予將帥之職, 雖是因為缺人(才這麼任命), (可是)官爵之泛濫, 都是因為這件事才達到了這種程度。 請(主上)下令更改(任命)。」
(宣祖大王)回答說:
「李舜臣的事就是這樣了, 我也知道是這樣。 但此時不能拘泥常規。(因為)缺人不得不這麼做。 此人足以可勝任這個(官職), 不必追究官爵高下。 也不要再更改任命, 這樣才能讓他安心。」
如此說來,宣祖大王提拔李舜臣,原是找了急需用人的理由,這才提拔得了李舜臣,王上比任何人都清楚官爵高下,他只是希望為國家找一個有用的人才,如此而已。只不過李舜臣的經歷實在坎坷,最初竟然是由獲罪開始了艱辛又富傳奇色彩的軍旅生涯,參考【朝鮮王朝實錄】,引用記錄如下:
以下引用
宣修 21卷, 20年(1587 丁亥 / 명 만력(萬曆) 15年) 9月 1日(丁亥) 1번째기사
○丁亥/賊胡陷鹿屯島柵。 島屯之初設, 隷南道闕額軍, 為耕夫, 適歲歉不獲。 是年以造山萬戶李舜臣, 專掌其事, 秋大稔。 府使李慶祿率軍吏, 與舜臣監刈。 楸島胡酋亇尼應介, 傳箭於慶源境胡落, 藏兵潛伺, 見農民出野柵空, 猝入圍住, 縱兵大掠。 守護將吳亨、林景藩等, 突圍入柵, 皆中箭死。 亇尼應介跳塹而入, 為戍將李夢瑞所射殺。 賊胡殺十餘人, 擄百六十人而去。 慶祿、舜臣率兵追擊, 斬賊三級, 奪還五十餘人。 兵使李鎰欲歸罪舜臣, 以自解, 設刑具, 將斬之, 舜臣自辨: 「前見兵少備單, 報請益, 而兵使不從, 有公牒在。」 鎰繫囚以聞, 命白衣從軍, 立功自贖。 上悼戍兵死沒, 命湖堂賦詩致悼。 自是, 屯田罷, 而論者咎彥信失策矣。 舜臣從軍巡邊使麾下, 誘捕反虜於乙其乃, 遂免罪, 自此有名。
引用完
意思是說:
宣修 21卷, 20年(1587 丁亥 / 명 만력(萬曆) 15年) 9月 1日(丁亥) 第1條記錄
丁亥日記錄:外賊攻陷鹿屯島柵。 (鹿屯)島屯當初設置, 隸屬南道守備提供軍糧, (軍士)作為耕夫, 當年歉收沒有收穫。 第二年任用造山萬戶李舜臣, 專門負責這件事, 秋天大豐收。 府使李慶祿率領軍官府吏, 與李舜臣一同監督收割。 楸島胡人頭領亇尼應介, 傳箭(書)到慶源境內胡人部落, 藏下兵士潛入伺機(偷襲), (胡人)見到農民外出,野柵空置, 突然入內圍住, 放縱兵士大肆掠奪。 守護將吳亨、林景藩等人, 突圍入柵, 全部中箭而死。 亇尼應介跳過天塹入內, 被戍將李夢瑞所射殺。 胡賊殺害十餘人, 擄走一百六十人離去。李慶祿、李舜臣率領士兵追擊, 斬殺(胡)賊三個首級, 奪回(被俘)五十餘人。 兵使李鎰打算(將這件事)歸罪於李舜臣, 以他自己的解釋, 設刑具(逼供), 就要將李舜臣斬首,李舜臣自行辯解道:
「之前就發現守衛士兵人少裝備不足, 曾經上報請求增加, 但是兵使大人不聽從, (相關事宜)有相關文件在。」
李鎰囚禁他也聽說了這件事, 下令要(李舜臣)(削奪官職)以平民身份從軍, 將功贖罪。王上顧念守衛兵士大都死去, 下令要湖堂寫詩表示哀悼之意。從此這時候開始, (李舜臣)不再擔任屯田的差事, 而討論這件事的人都歸咎是彥信處理失策。李舜臣當兵之後在巡邊使麾下作戰, 誘捕反過來俘虜於乙其乃, 於是免罪, 從此之後有了名望。
對照記錄來看,李舜臣當時處境非常不妙,明明申報過缺人,裝備也不夠,在遭遇外敵突襲之後,甚至還帶兵奪回了一部分俘虜,可是上峰為了免去王上責罰,甚至要拿他當犧牲羊,甚至還要當場問斬,為的是當眾滅口,掩蓋自己的錯誤,可是這一局居然還是被他拿出公文扳了回來。既有佐證,若是上峰再要堅持殺人,就是明顯地推卸責任,這也不妥,若是王上怪罪下來,反而更加麻煩,於是李舜臣被處以看似極為嚴厲的處罰:
要白衣從軍,自行贖罪。
什麼是白衣從軍?
在古代朝鮮,只有兩班才能穿著豔麗的服飾,自殷商末期箕子來到朝鮮半島以來,殷人尚白,白色一直都是朝鮮半島平民素來喜愛的顏色,也是民間衣飾常用色。在古代朝鮮,平民無法穿戴彩衣,一來低微社會地位不允許,二來也沒有經濟能力置辦彩衣穿著。因此,白衣往往成為平民的代稱。要李舜臣白衣從軍,實際上是將他一降到底,作為普通士兵參戰,誰想他竟然因此立下軍功,被王上賞識,因此有了榮名。世間之事,往往很難預料,就如同崔江置絕對不曾想到就在他死活不肯當走狗,趙冠雄要將他處死之時,李舜臣竟然出現了。
在左水使李舜臣出現之後,崔江置的命運開始發生了變化,或者,崔江置與他所尊敬的左水使李舜臣大人互相改變了各自的命運。唯有跟隨一心為國,品德高尚之人,半獸少年崔江置才能因此接觸到世間疾苦,明白更多關於人類的深刻道理。關於崔江置和李舜臣的各自命運還在繼續,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