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文| 榴璉菌
編輯| 貓如意
話題製造機郭敬明再次成功引起小夥伴們的注意。因為兩個事兒最近頻繁上熱搜:
一個事兒是在《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邏輯鬼才郭和憨厚嘴笨的李誠儒老師因為一張S卡,引發了網絡爭議,有捉急的小夥伴稱願意把嘴借給李老師。
如果可以的話,《奇葩說》的名嘴們都願意把嘴借給李老師,比如傅首爾。
還有一個事兒,是郭導演的《陰陽師之晴雅集》定檔聖誕節,放出兩分鐘華麗麗的預告片。
這兩件事兒看似沒什麼關聯,然而,我們別忘了小四導演本質上是個商人,至少我沒辦法把這兩件事分開來看,說他這一期引爭議的表現,不是親自下場營銷自己的新電影可能才是「活見了G「了。
當我看到郭導染指夢枕貘的《陰陽師》,有一種少年PK老導演的既視感。
怎麼說呢?就是和陳凱歌較勁的感覺。
因為夢枕貘的小說,陳凱歌剛拍過,根據《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編的《妖貓傳》。
你說巧不巧,《演員請就位》陳凱歌就坐在他身邊,陳導說的大驚喜,除了給S卡,恐怕也有這部電影的陰影吧。
《晴雅集》最大的賣點是陣容豪華:
從演員到幕後團隊,隨便一個都有話題和看點,比如靠《三生三世》演技翻盤的趙又廷,有顏值又有演技的鄧倫。
鄧倫最近在《在一起》中飾演的宋小強吸睛又感人,圈了一波路人粉。
還有演技在線的王子文《歡樂頌》、《唐山大地震》、《1942》
幕後團隊編劇中有原著作者夢枕貘加持、《尋龍訣》的特效、《妖貓傳》的美術指導、《智取威虎山》的剪輯,預告片看起來似乎也讓網友對郭導演改觀了不少,對成片有所期待。
然而,拋開成見,這兩點原因,讓我覺得小夥伴們對《晴雅集》別給予太高期望。
一方面,觀眾確實會被豪華陣容吸引,另一方面,也很少有觀眾了解導演的職能。
一般來說,導演是一部電影作品的大腦和靈魂,從籌備到製作,以及後期剪輯,都體現導演意志。
這點和好萊塢不同,好萊塢商業類型片導演,一般沒有影片剪輯權,這一點是籤在導演合同裡的,最終成片,製片公司說了算。
在籌拍前期,導演需要和主要演員、攝影、燈光、美術、特效、化妝、道具團隊的一把手開會討論,統一思想,讓整個團隊了解他想呈現的故事和藝術效果,由團隊專業人員負責呈現。
開機後,導演負責鏡頭調度,演員表演指導,其他類似手腳軀幹的關鍵部門配合導演的想法完成整部作品。
不管是主演,還是幕後主創團隊,都必須圍繞著導演的訴求工作,換句話說,這些工作人員,即使再牛皮,也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最終的決定是導演。
這就需要導演有豐富的知識、經驗和藝術底蘊,才能駕馭幾百號人的團隊,各司其職,完成一個作品。
不看郭敬明過往的作品,單看《演員請就位》中力排眾議選了何昶希的做法,基本可以判斷郭敬明在劇組裡是不太會聽意見的主兒,即便有這麼豪華的陣容,也只不過是他作為商人拿去宣傳影片的噱頭,而不太會成為這部作品的加分項。
另外,兩個小說家搗鼓出來的劇本,我也不太看好敘事性,因為本身小說敘述和電影敘事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
《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老師曾說陳凱歌不善於敘事,只要凱歌導演不碰劇本,按好劇本拍,那麼這部電影基本沒問題。
《妖貓傳》如果陳凱歌不幹預劇本,可能會更好。
電影老導演尚且很難駕馭敘事宏大,人物龐雜的《沙門空海》,我們怎麼能指望兩個小說家能在短短90分鐘,把故事講好?
除此之外,趙又廷和鄧倫兩位,雖然對表演有自己的理解,然而並不穩定,他們倆都屬於在好導演手中會發光,在不會調教演技的導演手裡......
你們自己填空吧。
從鹿晗最近的《穿越火線》和《上海堡壘》來對比,就知道好導演對於演員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另一方面,就更指望不上,就是電影深層的文化底蘊。
這一點往深了說,就是對東方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混淆。
夢枕貘的《陰陽師》和《沙門空海》不僅僅是《爵跡》那樣架空的魔幻小說。如果這樣的話,夢枕貘的作品不會影響這麼深遠。
陳凱歌看中的,我想也不僅僅是作者在小說中描述的魔幻世界,而是夢枕貘對歷史人物和文化內核的考究。
《陰陽師》借鑑了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陰陽師安培晴明的身份,這位的位置相當於我國的袁天罡。
除了主角有歷史基礎,小說中也有很多日本民俗民風的描寫。
就如同《大唐鬼宴》一樣,用簡練的語言,描述出他想像的大唐盛世光景。
陳凱歌在眾多導演中,具有深厚的東方文化底蘊以及充滿浪漫主義的認真,他從夢枕貘的故事中選了一個可以結合中日文化的部分拍電影,六年造一城,人物選角上更是用了似笑非笑的染谷將太出演空海,儒雅的黃軒出演白居易。
可能有些小夥伴會反駁說,《晴雅集》預告片分明華麗,造型貼合角色。
那麼,咱們再往深一層聊,恰恰是預告片漏了怯。
鈴木大拙在說禪系列的《不懼》一書中提到,禪,深深影響了日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藝術。
禪認為:太過完美的形式主義極易使人將注意力引向形式本身,從而忽視內在的真實。它否定形式主義的目的是使心智外露,回到寂寥和孤獨中。這種寂寥和孤獨表現在藝術生活上,就是極簡,清貧,甚至禁欲主義。
從日本傳來的《斷舍離》是禪文化最好的註解。
文學系出身的夢枕貘深諳此道,雖然描繪的世界雲波詭譎,然而文字卻極盡簡練,聊的事兒卻是人心的事兒。
「一方是十裡大道,枯槁荻草,黑霧籠罩,腥風熱土席捲朱樓;一方是嫋嫋薰香、檜扇輕搖,明眸皓齒,和歌琵琶沉醉酒壺。」
這種刪繁就簡的藝術形式,絕對不是華麗元素的堆砌,那反而失去了日本文化原有的味道。
即便日本動漫的二次元文化,也或多或少傳承了禪的意味。讀過夢枕貘小說的小夥伴,應該會被那些簡短的描寫和對白,以及獨特的語言方式所吸引。
「哦,世上最短的咒,就是ˋ名ˊ。」
「名?」
「對。」晴明點點頭,
「所謂咒,簡而言之,就是束縛。名字正是一種束縛事物根本形貌的東西。假設世上有無法命名的東西,那它就什麼也不是,不妨說是不存在吧。」 「如果我沒有了名字,就是我這個人不在世上了嗎?」
「不,你還在,只是博雅消失了。」
這短短的幾句對白,禪意十足。
名字是一種束縛,正是出自於禪宗中,形式對於心智的捆綁。
僅從預告片裡,這種禪意十足的味道,已經被嘶聲竭力的吶喊衝擊的一點不剩。
最後,《陰陽師》電影版朱玉在前。
2001版即便是在日本,至今也是無法超越的經典。導演是《入殮師》的導演瀧田洋二郎,安培晴明是被譽為日本未來國寶的野村萬齋,也是夢枕貘參考的人物原型,也就說作者寫這部小說的時候,就是在寫野村萬齋。
野村也不負作者期望,把一個男狐狸精演的入木三分,深入骨髓。
源博雅是由35歲,顏值巔峰的伊藤英明本色出演,看過《我的恐怖妻子》大約會對伊藤又酷又呆萌的表演印象深刻。
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和演員的表演,直接拉高了故事不咋滴的電影評分。
《晴雅集》的預告片,完全看不出原著的設定。
從郭敬明懟天懟地也要選顏值小生的霸道來看,誰也無法阻止他對形式主義的追求和喜歡。
表演是什麼:帥、好看、華麗就完事兒了。
陣容豪華如趙薇、爾冬陞、陳凱歌和李誠儒,人數眾多如網絡大眾數億雙眼睛,尚不能敲醒他,指望在他自己的劇組,他還不說了全算?
「我的電影裡不需要演技。」 郭敬明此話一出,哪怕我再喜歡夢枕貘的小說,也不會去湊聖誕節這個熱鬧。
現在十月,先做個「爛片」預定,坐等12月成片打臉。
不知道你們會去看麼?
我覺得你可以關注我一下,帶你在電影中尋找 靈魂。
關注榴璉
瞎看電影:在電影中尋找靈魂
無腦追劇:快樂生活的100種方法
娛樂雜談:讓談資不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