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com
這兩天應邀到了一位弟兄的家中,這位弟兄是做根雕藝術的,所以在他家中看見的是形形色色的根雕產品,大的有雕刻出來的真人比例的聖經人物,小的有雕刻出來的螞蟻大小的各樣景觀。看著他的作品,我心裏面對這位弟兄的藝術才能產生了深深地敬佩。
後來他又帶我參觀他的工作室,在他的工作室中,除了看見一件半成品之外,其餘的空間都布滿了形形色色的我叫不上名字的工具。看著一半醜陋一半美觀的根雕作品,再看著旁邊種種工具,忽然覺得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不僅僅需要一位有智慧的工匠,還需被要各種各樣的工具和多種方式來雕刻。
沒有被徹底的雕刻,就永遠沒有辦法成為精美的藝術品。
而我們這一個人的生命經歷不也是如此麼?記得有一個青年人,在電話中和我說:「哥,為什麼我努力在學習基督的溫柔和謙卑,反而在我生命會遇見那麼多無故刁難我的人呢?……」在他的經歷中,在學校,工作單位,教會侍奉上,總會出現一些人主動找麻煩,一個問題剛過去,另一個問題就來了。
看著做根雕弟兄工作室的工具,忽然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一些人,一些事,或許就是上帝所使用的一把刻刀,上帝用這些刻刀不斷地雕刻我們,使我們能成為他更精美的器皿。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講出來能供應被人生命的信息,那麼首先我們要有生命中的雕刻,在苦難中,在艱難中,在掙扎中不斷的使原有舊造的生命在神的雕刻中更新變化。我想,如果讓我講一場耶穌基督接納人的講道,一定沒有彼得講的好,為什麼?因為他親身的經歷,從剛強到軟弱,從生命的高點到生命的低點。他自己經歷真實的軟弱過後,又經歷了神親自的尋找,這一切在他生命中都是那麼的真實。
因為他生命中有了對神第一手的經歷,他裡面就有內容幫助有同樣經歷的人。所以只有我們在神的面前經歷削掉,經歷造就之後,我們才能對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有產生有效的幫助,因為他們經歷的我們都經歷過。
在經歷雕刻中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生命中的瑕疵、苦毒,如果不透過環境的壓榨我們就沒有辦法更深刻的認識自己,就像如果彼得不經歷環境的雕刻會始終認為自己比眾人更愛主,當在環境中才真實的認識到自己的軟弱和有限。
而只有一個人通過環境認識自己的無有和無能以後,才會更靠近神,祈求神的憐憫,生命才會發生本質的更新和變化。就像一粒種子經歷從土地汲取養分之後,有了破殼的力量,他還需要經歷突破硬殼一個過程才會成長,成熟,以至於能結出果子來。我們的生命不也是一樣,想要成熟就要在千錘百鍊嗎?
今天不知道你發沒發現一件事情,就是越是服侍神,越是愛神,就越在苦難中!為什麼?原諒我說,這是因為神愛你!今天神要給我們的是什麼?是物質的豐富?不是的,是要造就我們以至於生命豐富,一個人生命怎麼能豐富,就是要在苦難中,要在貧窮中,要在磨難中,才能受造就。
平靜安穩的時候都可以說愛神,但是能在苦難中經歷熬練之後,依然以神為自己的喜樂,這就是從生命裡面出來的,只有這樣的生命才能安慰人,才能幫助別人。就像烈火窯的三勇士一樣,經歷生死壓榨以後的生命,所產生的見證,是可以影響一個人,一個國,乃至一個時代的。
在我最開始服侍神的時候,我喜歡和年老的聖徒溝通,為什麼?因為他們經歷神的雕刻之後,生命中的那種柔軟讓人靠近就得到安慰,今天我們服侍神不是依靠才華,不是依靠恩賜,乃是沉甸甸的生命,謙卑的生命。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傳遞生命。
一個生命經過破碎的人可以謙卑的靠近傷心的人、安慰無助的人,不再高舉自己的喜好,不再推崇自己的感受和認為。在經歷破碎之後,人會認識到自己生命中的無能和無有。不僅能認識自己,也能認識自己所服侍的人,所行所做就會在真理的觀念中前行。
教會的發展必然是需要有人跪著、流淚、流血的一點一點前行。而個人的生命成熟也要經歷痛苦,直到像約伯經歷破碎後,因為認識了神就不再說什麼,就會單單的在神的面前不斷地懊悔自己。直到像提比利亞海邊的彼得,經歷破碎後再也不會心急發言,以至於在神面前為了自己所領受的職分倒釘十字架。直到像大衛犯罪迴轉之後,在神面前心甘情願的落在神手中……
生命只有在經歷不斷地破碎之後,才能成為榮美的器皿,才能幫助人。
為什麼今天我們在講道的時候常常講保羅的腳蹤,為什麼我們談奉獻常常會說到他?因為他做的是美的事情。我們想到完全澆奠,我們就會想到瑪利亞,我們想到為神倒釘十字架,我們就會知道彼得,為什麼,想到他們就受到激勵?因為他們做的事情,是只有經歷過真實塑造後的人才能做的事情。
雖然他們今天人不在了,但是他們做的事情卻依然在發聲說話,在影響和激勵著我們,這就是一個真正經歷過神的雕刻、生命經歷國破碎,留下美好榜樣的聖徒。這個時代需要榜樣,因為我們需要看見與感受到那種真實生命豐盛的美好。或許當一個牧者生命裡面有那種真實的破碎,有了真正的屬天的美好時,我們不需要告訴別人我們是牧者,我們就不需要用言語告訴別人要如何做,因為我們那有影響力的生命就在那裡,他自然會發聲說話。
這個時代娛樂的榜樣很多,但是積極的榜樣很少;在神家講道的人很多,行道的人卻很少;服侍神的人很多,但生命經歷破碎的人卻很少。而這個時代多麼需要有一班有著堅固的真理裝備與生命經歷真實破碎的侍奉者興起來,來傳承福音的火炬,見證神的榮耀。
我們是群羊的牧者,就要在凡事上做群羊的榜樣,就像保羅在勸勉提多的時候說,不要讓人小看你年輕。也就是告訴他要做聖徒的榜樣。只有自己所行的有了見證,我們才有力量去教導別人;只有我們生命經歷了破碎,我們才能帶來更深刻的影響力。否則我們沒有生命的實際,自己說話都沒底氣,談什麼幫助聖徒呢?
精美的器皿需要不斷的削掉,更何況一位在神的家中,做屬靈領袖的牧者呢?擔著關乎永恆價值的責任,豈不是更需要被神塑造和雕琢麼?
摩西經歷在曠野中四十年的破碎,約瑟經歷了被賣和背棄的破碎,大衛經歷逃亡的破碎,神使用他們之前,都先壓榨他們的生命,而我們每一位牧者是否也要在經歷在神手中的破碎後,再能成為神手中精美的器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