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一點點!給珠峰量身高有多難?專訪測繪專家講給你聽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珠峰高程測量,從登頂成功測量,到最終的數據公布,歷時有半年多,為什麼需要這麼長時間,計算珠峰高度都有哪些困難?

在陝西地理測繪信息局的辦公大樓裡,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就是處理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所有數據處理分析的一個機構。實際上早在2005年,當時珠峰到底有多高,這個數據也出自於這裡。

相比於2005年,此次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所面對的數據來源更為豐富、數據量更大,包括水準測量、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三角高程測量、航空與峰頂重力測量以及雪深雷達測量等多種數據。其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中首次採用我國自行研製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衛星觀測數量就多達20多顆星。

央視記者 楊瀟:數據處理中心裡,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圍繞珠峰高程測量這一項工作,處理這項工作的只有五個像這樣的數據處理工作室,一個數據處理室將近8個人而已,他們所要面對的是海量的處理數據。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數據處理一室主任 王文利:處理的數據量,光測角測邊的數據就是將近上萬條,而且咱們這個數據,基本上這一次全是手工記錄的,因為它這種測角測邊,在各個交匯點上,它是經過了三天,測了三天才測出來,每一個點,它要測將近100個測繪,有些那個角度測幾十個測繪,這樣保證它的可靠性。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既用了傳統測繪技術,也用了綜合現代測繪技術,所以需要處理的數據量非常大,技術人員要在採集分析的基礎上,還要通過多種程序進行不斷的演算。比如,為了拿出一個準確的大地水準面模型,技術人員就先後做了3000多鍾方案。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數據處理四室主任 劉曉云:這個是比較花時間的,因為要準備重力數據、地形數據,數據量都是非常大的,然後再去基於不同的重力場模型,不同的積分半徑算出3000多種模型。

在計算過程中,技術人員還發現,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匯總來的數據精度之高,全面體現了中國測繪的最高水平。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 郭春喜:我們的數據量增多了,我們測的東西更加可靠了,也就是從測繪說的話,它的精度提高的比較大。簡單說,就是說我們原來一個很重要的高度,就是峰頂的大地高的精度,2005年的是3個釐米,我們這次是9個毫米,說明啥意思,它的精度是在提升。就說明我們國家整個大地測量的技術水平應該說具有國際的先進水平。

我國測繪工作者之前曾多次測珠峰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分別於1966年到1968年、1975年、2005年對珠峰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

1966到1968年,我國兩次對珠峰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測量。但測得的高度並未對外公布。

1975年5月27日,我國科考隊員首次將測量覘標設立在珠峰峰頂,最終精確得到珠峰高度為8848.13米。1975年7月23日,我國向全球宣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

2005年5月22日,我國登山測量隊員再次登頂珠峰,並在峰頂啟動雪深雷達探測儀,探測珠峰頂峰的冰雪厚度,為3.50米。2005年10月9日,我國向全世界公布: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

今天,中尼兩國聯合宣布,經過兩國團隊的紮實工作,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獨家專訪黨亞民:珠峰「長高」的背後

今天中尼兩國聯合對外公布的珠峰新高程為8848.86米,相比以前公布的高度,珠峰「長高」了一點,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黨亞民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的獨家專訪時表示,珠峰的高度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在合理的區間範圍內。

黨亞民表示,實際上珠峰的高度逐年都發生著變化。珠峰地區乃至整個青藏高原,都是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而成。

在千百年的歲月裡,擠壓一直在進行中,所以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每年都會發生變化。相關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5年10年間,珠峰地區以每年約3釐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以每年約0.4釐米的速度上升,也就是說珠峰在10年位移了30釐米、上升了約4釐米。

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 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黨亞民:我們的珠峰數據處理團隊,在數據處理過程中,也做了一些研究,應該說整體趨勢上來說,我們這一次珠峰的(高程)應該是略微變高,變高的也不是說變的超乎大家的想像,就是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

黨亞民介紹,根據長期對珠峰的觀測來說,它也是一個上升的趨勢,所以比之前的數據長高了一點,也在情理之中。還有就是這次珠峰測量的精度進一步提升,採用了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雪深雷達測量、衛星遙感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特別是進行了全球首次航空重力測量,海拔高起算面更加精確。

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 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黨亞民:我們這一次引入了航空重力數據,還有一些新的數據使起算面的精度大幅度的提高,提高的結果,也就是起算面比以前可能要低了一點點,就是在你量身高的時候,相當於底下起算面低了,你肯定人就變高了。

珠峰海拔高包括峰頂雪面高度

這次公布的珠峰高程數據是8848.86米,是包含珠峰峰頂雪面的高度,不是巖石面高度,對此黨亞民表示,雪面高是中尼雙方共同認可的結果。

中尼珠峰高程測量的總體目標是兩國共同宣布珠峰高程數據,而雪面高是雙方共同認可的結果。

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 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黨亞民:我們每次進行珠峰高程測量的時候,隊員登上最高的峰點,然後就開始測量,找到最高的雪面的這麼一個最高點,我們就在這個點上進行測量。而且現在的我們的測繪技術可以把這個點的高度測得特別準,這個結果就容易被大家認可。

黨亞民表示,除此之外,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有一些特殊性,2019年尼泊爾就完成了峰頂測量,而我國今年5月27日完成了峰頂測量。大家都知道,珠峰峰頂氣候條件惡劣,10級以上的大風是常有的事,這樣一來,峰頂雪面高是有變化的。

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 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黨亞民:所以我們兩國的科學家也進行了反覆的研究,這個問題怎麼來解決。後來我們認為把兩個國家分別測量的雪面高度經過數據的融合處理,根據一定的原則,取一個平均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結果。

精確測定意義重大

為什麼要精確測量珠峰高程?對我國乃至世界有什麼重要意義呢?黨亞民表示,最新發布的珠峰高程數據,可以為全球氣候變化、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專家表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可以結束國際上珠峰高程不統一的混亂局面,為世界地球科學研究作出貢獻,其社會效益和科學意義是十分巨大的。

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 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黨亞民:那麼(中尼)兩個國家的相關的主管部門是有責任有義務精確測定出來,然後以國際合作的形式共同宣布,對於兩國的人民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一個事情。同時我們兩國共同對全世界宣布也可以是一個國際合作的典範。

同時,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如GPS技術、雷達測深技術、大地水準面精化、絕對重力測量技術、氣象探測技術、登山裝備技術及地學理論方法的完善,也為更加精確的測量珠峰高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黨亞民表示,珠峰高程精確測量在地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我們可以根據珠峰及鄰近地區地殼水平和垂直運動速率變化,揭示了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作用力存在著不均勻強弱的變化,而這種強弱變化是引起我國大陸周期性地震活動的源動力。這些研究成果將對我國今後地震預報和減災、防災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特別是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也將為世界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 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黨亞民:那麼這些數據對於珠峰這個地區乃至整個的喜馬拉雅山脈,還有冰川氣候的變化研究,都是提供了非常好的一個數據支撐。(珠峰高程數據)對全球的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好的很重要的指標。那麼從這個層面講的話,珠峰的高度對於我們全球變化的研究等相關的地球科學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數據的支撐。

(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 陝西臺 劉濤瑞)

相關焦點

  • 你知道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嗎?
    為人量身高,一把尺就夠。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記者近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採訪測繪人員和專家,盤點此次測量中的技術亮點。  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首次用於珠峰測高  此次珠峰測高將綜合運用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其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衛星測量是重要一環。在峰頂,GNSS接收機能通過衛星獲取平面位置、峰頂雪面大地高等信息,而大地高與海拔之間有一定換算關係。  「2005年時,GNSS衛星測量主要依賴GPS系統。
  • 怎樣給珠峰量「身高」
    好比給一個物體量「身高」,從哪裡算起,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測量結果。處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地的珠峰,其「身高」變化是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俯衝引起地殼變化的結果。測量珠峰的海拔高程,對研究地質變化乃至預測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迄今為止,我國對珠峰一共進行了3次獨立登頂測量。
  • 嗨,珠峰你現在有多高
    攀登珠峰有風險,為何一定要靠人力測量?測量將應用哪些高科技成果?為珠峰量「身高」,又需要哪些「黑科技」?焦點 1 為什麼要給珠峰測「身高」?  也許有人會覺得,為測量一座山的高度,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值得嗎?
  • 珠峰最新「身高」怎麼算出來的?專家告訴你
    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珠峰高程測量數據計算總負責人郭春喜告訴中新社記者,像給孩子量身高一樣,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哪裡是量測的起始面。所謂的珠峰高程是指珠峰基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郭春喜表示,中國國家高程基準大致以黃海的平均海平面為準,而尼泊爾則以印度洋的海平面為基準,兩者有差異。
  • 怎樣給珠峰量「身高」(開卷知新)
    好比給一個物體量「身高」,從哪裡算起,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測量結果。處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地的珠峰,其「身高」變化是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俯衝引起地殼變化的結果。測量珠峰的海拔高程,對研究地質變化乃至預測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迄今為止,我國對珠峰一共進行了3次獨立登頂測量。
  • 封面人物|我給珠峰量身高④測繪工程師王偉:一路害怕,也要一步步走穩
    「雪很深,坡度很大,感覺會雪崩,有那種很恐懼的心理。」王偉說。實際上,從得知自己入選珠峰測量隊後,「害怕」和「擔憂」出現在他前進的每一段「路」上,王偉卻堅持一步步走穩,「走過後發現害怕都是多餘的。」王偉說。王偉今年27歲,是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的隊員,主要從事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數據處理和製圖相關工作。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與副研究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揭秘1 為何重測珠峰「身高」?
  • 「新身高」怎麼量出來的?
    「身高」具有什麼意義?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對媒體表示,重測珠峰高程主要有兩個原因:珠峰高度一定發生了變化;珠峰測量技術也有了大的飛躍,新技術可以明顯提升珠峰測量精度。黨亞民解釋,長期來看,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緩慢升高,這就意味著10年會升高4釐米左右,30年升高13釐米多。
  • 專家解讀:珠峰「測身高」與我們的日常有何關聯?
    那麼測繪與我們的日常有何關聯?新華社記者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採訪了有關人士,解讀測繪與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關聯。「簡單來說,大地上有什麼,我們就要把它們的情況了解清楚。可以說我們的工作為其他許多學科提供基礎支撐。」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以下簡稱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說。以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為例,它並非僅僅測出珠峰有多高這麼簡單。
  • 聽《約會專家》講約會
    3、從普遍情況來看,一次成功的約會,首要條件,是擁有足夠的自信,如果你都不認為自己引人注目,富有魅力,別人也當然不會這麼認為的。 4.裝扮是很重要的,品味為主,品牌其次,運動型的衣服,儘量不要選擇巨幅商標的,那穿西裝的時候出門一定要轉身看一眼,如果褲襠處空一大截,說明衣服你買大了,黑框眼鏡可以戴,但前提是要有氣質,要不然還是金屬框,或者是直接戴隱形眼鏡
  • 珠峰新高8848.86米,我們為了到達世界之巔有多努力?
    02 中國人登上珠峰有多努力?對於山峰而言,巖石的最高點是它真實的身高。而由於峰頂溫度很低,常年被積雪所覆蓋,因此很難通過傳統的手段得知冰雪的厚度。03 如何給珠峰量身高?對於山峰而言,巖石的最高點是它真實的身高。而由於峰頂溫度很低,常年被積雪所覆蓋,因此很難通過傳統的手段得知冰雪的厚度。我國先後對珠峰進行了6次大規模的高度測量。1975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測得了8848.13米的海拔數據。
  • 中國再次為珠峰量「身高」,外國網友眼紅:最先進的技術登上珠峰
    近日,中國登山隊又再次登頂珠峰為其測量「身高」,還帶來了許多驚喜。實際上,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曾先後兩次成功測量珠峰的高度。在1975年,我國測繪隊員首次將測量高程所用的覘標帶上珠峰精確測得珠峰為8848.13米。到了2005年,測量人員採用了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先進的GPS測量系統和冰雪深雷達探測儀等設備的應用,也使測量精度進一步提高,珠峰海拔為8844.43米。
  • 40萬「測繪打工人」最值得考的證書有哪些?
    著名相聲大師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最近很火,初中畢業的他,談吐舉止,修養能力,特別突出,引發了人們對學歷的熱議,更是將郭德綱那句『你可以沒有文憑,但一定要有文化! 』再次推到風頭浪尖。
  • 羅雲熙有多難?踩20cm高跟鞋跟陳飛宇拍戲,脫鞋後身高差亮了
    一說到導演對男女明星的要求,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除了顏值,身高也是很重要的,像女明星裡鞠婧禕經常是踩著高跟鞋拍古裝劇的,最近也是出來了一個男版,他就是羅雲熙,今天小太陽要和大家說的是羅雲熙有多難?他也是穿上了一雙20cm高的高跟鞋,那時候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很棒,高大的樣子也是讓陳飛宇看起來像個孩子一樣,而在收工之後,羅雲熙的鞋子並沒有脫掉,因為不太適應那個高度,所以走路都是靠助理扶著的,看得出來是舉步維艱,也是辛苦演員了。
  • 你知道嗎?珠峰最新身高測量中有這些成都力量
    12月8日,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從1960年到2020年,這是我國第三次完成對世界最高峰的身高測量。每一次的測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勇攀高峰的科考隊員外,還必須配備足夠的測繪設備。而隨著我國製造業水平的不斷提升,攀登者手中的測繪設備也越來越精良。
  • 吳宣儀錄節目有多難?穿鞋脫鞋兩個身高,觀眾看得懷疑眼睛
    如今這個組合雖然已經解散了,但她們的間接合體還是會讓團粉們很開心,而今天小太陽要說的是吳宣儀錄節目有多難?穿鞋脫鞋兩個身高,觀眾看得懷疑眼睛!,我們也能看到吳宣儀和楊穎的身高差很明顯,難怪倆人的腿長差也很明顯。
  • 清遠市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測繪基準建設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記者今天從清遠市自然資源局獲悉,最近該局組織召開了清遠市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測繪基準建設項目驗收會。會議邀請了中山大學夏林元教授等7位省、市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審。專家組聽取了項目承建單位湖北地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質量檢驗單位四川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匯報,審閱了相關成果與資料,並對項目驗收文檔、質檢標準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 珠峰為什麼有兩個「身高」?地震會讓珠峰「變矮」嗎?
    那麼為什麼兩次測量的數據會有4米的差距呢?為什麼珠峰有兩個身高?根據我國公布的珠穆朗瑪峰高度數據顯示,1975年我國測定的珠峰高度為8848.13米,2005年測定的高度為8844.43米。儘管兩次獲得的數據不同,但都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也就是說,這兩個數據都是科學且有效的。
  • 珠峰「身高」如何測定?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珠峰的「身高」究竟是怎麼測出來的?要使用哪些方法?測定珠峰的高程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日前專訪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請他用儘量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廣大讀者解疑釋惑。修路隊員前往海拔8600米處。頓巴攝海拔高程起算面怎麼確定?首先就要明確珠峰腳下的「海拔零米在哪裡」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
  • 珠峰「身高」怎麼測出來的?
    珠穆朗瑪峰有多高?提及此問,不少國人可能會下意識地直接說出「8848.13」「8844.43」這兩個數字。今天,這一數字又進一步增長,達到「8848.86」。為什麼要在今年重新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