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雖然不少人的月收入都提高了,但隨之而來的物價也不斷的飛漲,導致很多人感覺現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重,就像我們生活當中原本最普通的一種食材豬肉,現在的價格就上漲得非常厲害。
價格上漲的不僅僅只是豬肉,還有很多其他的食材的價格也都紛紛上升,一些蔬菜的價格也同樣被提升了不少。今年的姜的價格更是突破了一個新高。這些蔬菜肉類價格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的成本也隨之不斷提高。不過有一種食品的價格卻始終都沒有改變過,那就是糧食的價格。
國家宏觀調控糧食價格,穩定市場秩序
糧食的價格之所以能夠保持穩定,不會上漲,是因為量價並不是由個人來調控的,而是國家統一控制,這是因為糧食是我們一日三餐的主食,如果在糧食上漲價,給生活開支帶來的影響是最為直接也是最大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糧食價格沒有上漲,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種植糧食的農民來說卻並不公平。這是因為種植糧食時所需要的化肥,以及一些農藥這些價格也一直有在上漲,這也就意味著種植糧食的成本是在不斷增加的,成本增加了,售價卻沒有改變,這樣一來,農民憑藉著種植糧食所能得到的利潤,自然就非常低。
因此之前很多農民辛苦地種植了一年,依然沒有能夠獲得一個可觀的收入,甚至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地區,農民辛辛苦苦一年下來所獲得的收入還不足一些城市工作者一個月的工資。
這也導致了很多農民決定放棄農業生產,轉而到其他的地區城市去發展,或是務工,或是自己創業做生意,這種情況也導致了現在的不少農村已經很少看見年輕人,基本上只有一些老人以及兒童留守在家中,而不管是老人還是兒童,自然是沒有勞動力,因此,很多農村的工地也就出現了荒蕪。
惠農政策增加限制條件
國家對於現在這一種情況也是比較重視的,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國家近幾年下發給了農村不少的惠民措施,並且給種植農作物的農民很多補貼福利,其中就包括了小麥補貼以及玉米補貼等等。
這些補貼金都屬於是農業保護補助金,並且在2020年的時候,補助的金額也有所上升,比之前提高了20%。
根據國家的補助政策來計算,一般每畝地的補助金是50元到200元之間,具體金額按照每個地區的標準。按照最低標準來計算,一個有四口之家的農民家庭最低也能領到500元的補助金。
但是這一筆補助畢竟不是所有的農戶家庭都能夠獲得的,以下這六類人就被排除出領取補助金的行列。
一,耕地用作其他用途。農業土地就是用來種植糧食的,但是有一些地方將耕地私自改作其他的用途,比如在耕地上面建造成養殖場,這種情況下自然就不能夠領取到農業補助金了。
二,退耕還林的農民。也就是把自己的耕地從種植糧食轉為種植樹木,這樣一來,耕地原本的性質就已經是改變了,也就不能夠繼續領農業補助金,不過退耕還林的農民也有相對應的補貼金。
三,原本的耕地變更為經濟用地。比如通過申請之後,在原來耕地的上面修建成農業生態園或者是育苗基地等等,雖然這一些建築是通過申請之後才被允許建立起來的,但是也意味著原本的耕地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也就不能夠領取補貼金。
四,將耕地建設成糧倉或者是曬穀場。這一些情況跟上面提到的其實也是差不多的,都是因為耕地已經沒有實際的農產品種植作用,所以也沒辦法領到補助金。
五,被政府徵用了的土地。因為發展的需要,有些時候一些農民名下的耕地會被國家所徵用之後改建成其他的建築,或者是修路等等。
六,被閒置的耕地。因為農民到其他地方去工作生活的緣故,導致了不少的耕地被閒置起來,這樣的情況之下,國家自然不可能會再給農民發放補助金。另外,如果自己沒辦法耕種土地,在有耕地所有權證書的情況之下,是可以將自己的土地轉讓或者是租貸出去給別的農戶耕種的。
結語
總的來說,現在國家對於農業發展是越來越重視了,對於農村建設也推出了很多的措施,現在的農村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而像這樣的土地補貼金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種不錯的福利,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憑藉自己勤勞的雙手,通過耕種來獲得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