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因出演《中國機長》數次登上熱搜榜,關鍵詞是溫柔、演技、氣質。《中國機長》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袁泉在裡面飾演乘務長,在遭遇極端險情的時候,她用堅定的信念穩住慌亂的乘客,鏗鏘有力地說出那段感染無數觀眾的話:
"從飛行員到乘務員,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為什麼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去!"
一汪深泉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恐慌,進而充滿堅毅,虔誠得讓人不得不信服,怪不得有人說:袁泉的一個眼神就是一齣戲。
戲裡,畢男用訓練有素的專業技能對抗極端的境遇,戲外,袁泉用過硬的職業素養精心打磨每一個角色。有人說她靠《中國機長》又翻紅了,其實不然,袁泉早已活成一束光,"紅"對她來說不足掛齒,她清楚自己的潛質和方向,正如她說:"在演員這條路上,我可以細水長流。"
袁泉,1977年出生在湖北荊州,父親是一名兵乓球教練。袁泉是天生的美人胚子,多才多藝,四年級時被中國戲曲學院附中選中,走上了戲曲之路。臨行時,父親念了一首詩:袁門一脈平中奇,泉聲千裡情不離。梨園七載苦學藝,華夏百年頌美譽。就這樣帶著家人的深情厚望一路北上,開始了一個人的求學路。
學京劇的七年中,袁泉和家人通信近300封,她在一封信裡寫道:下星期又要扳腿了,我真害怕。基本功還是那樣,絲毫沒有進步。老師說我還不夠刻苦,我聽了心裡非常難受,因為我覺得已經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不管怎樣我還是要更加刻苦,告訴你們,我的腿離頭只有豎著的兩根手指那麼遠了,我爭取在11月20日貼上。
天道酬勤,袁泉就是憑恃著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下笨功夫,下苦功夫,最後以優異的成績結課,技藝傍身,也受益終身。
袁泉考入著名的中戲96級,和章子怡、梅婷、秦海璐、曾黎、胡靜、傅晶成為中戲的七朵金花。剛入學時,袁泉很自卑,常跑到二環安定門橋上,用喊叫的方式釋放情緒。
當同學陸續接廣告、拍戲時,她選擇安住當下,學好專業,才有了日後老師和同學如劉燁常誇讚的臺詞功力。她就像鄭燮的竹石一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因為她知道只有積蓄力量,武裝自己,才能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大三的時候憑藉首部電影《春天的狂想》斬獲金雞獎最佳女配角,雖初出茅廬,卻驚豔四座,手眼身法步,頗有大將之風。
電影《藍色愛情》中,她是敏感多思的劉雲,眼波流轉,分外有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讓人過目難忘。同時她也獲得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和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電影《美麗的大腳》中,她化身淳樸善良的支教老師,極具可塑性,也再次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
編劇史航說袁泉"是你只配錯過的好姑娘",袁泉的美貌和資質算是老天爺賞飯,但她用"勤奮刻苦"接住了這碗飯,這才是不靠運氣,還能打出一手好牌的精神內核。
起點頗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會選擇激流勇進,可袁泉卻義無反顧投身到話劇舞臺。話劇相對於影視劇來說受眾較少,而且話劇在咫尺之間,聲色俱辨,氣息可尋,更考驗演員的專業素養,但她甘之如飴地在劇場磨鍊演技,即便從舞臺上摔下來,鎖骨斷裂,依然抵擋不住她的熱愛。
曾出演的音樂話劇《琥珀》創下香港的話劇銷售記錄,孟京輝說:她是上天賜予舞臺最完美的禮物。
話劇《暗戀桃花源》裡,她是深情的雲之凡,說出第一句臺詞就讓臺下的林青霞潸然落淚。導演賴聲川評價她是"半個世紀以來繼林青霞之後最有氣質的女演員"。
話劇《活著》裡,袁泉飾演家珍。原作者餘華看過後說:她從不與人搶戲來增加自己的光彩,而是沉浸在自己的角色裡。或者說那個時候,角色就是她自己。所以,即使她柔弱而孤獨地站在那裡,也比別人強大。
袁泉的中國版《簡愛》更是經典之作,她也成為"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中最年輕的成員,作家老舍也是其中之一,足見她的藝術成就之高。
袁泉的作品算不上多,但每一部戲的角色都立得住。一個回眸,萬種情愫,王晶說,我很多年未試過感動得頭皮發麻的滋味,直到看見袁泉和發哥的感情戲……
韓寒說,在好演員(袁泉)面前,真希望有幾萬尺膠片,永不停機。黃渤說,袁泉是那種轉個身一秒鐘就可以切換情緒的演員,每個動作都有六個方面、七層角度、八種表演,她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女演員之一。
袁泉特別在意生活節奏,什麼時候該休息都全憑個人感受,不會推著自己在疲勞時接戲,如果沒有合適角色也可以很安靜地等待。姚謙感慨"在這喧鬧與聚眾為生存之道的文藝圈裡,她太習慣沉默,甚至有一些疏離的氣息。"不急於呈現,耐得住等待,這是袁泉的智慧。生活中,她很低調,熱衷公益,喜歡逛超市,等孩子的空隙用來閱讀,因為她懂得只有好好生活才能反哺角色。
時隔多年,《我的前半生》讓袁泉翻紅,戲裡和馬伊琍的過招精彩絕倫,如今的《中國機長》更是讓她的人氣高漲,在熒幕上和章子怡共爭輝。話劇舞臺上十年磨一劍,一朝回歸螢屏光芒萬丈,蟄伏是為了更好的蛻變,這才是優秀靠努力,成功靠實力的最佳證明。正如袁泉《木槿花》裡唱的那樣:素顏猶未改,沉默不多話,滿天閃爍星光,都窺探著它。
曾被熱議的中年女演員生存困境,對於袁泉來說,她早已做好什麼樣的年齡演什麼角色的準備,不懼怕中年女演員危機。這也是給我們每個人的啟示: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
有多少女人敢直面自己的衰老?周迅曾因此痛哭,殷桃質問"從什麼時候開始,女演員的魅力僅限於少女感了"。而袁泉說"我喜歡自己這張有閱歷的臉,因為契訶夫的很多話劇,都要40歲以後才能演。"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說老是生理的階段,成熟是心理的狀態。有些人未老先衰,精神下墜,有些人老而不衰,年齡的增長只是讓他的精神狀態更加澄明、純潔和通透。我們不可改變的是變老(grow old),但有一種向上的力量可以對抗變老,就是長大、成長(grow up),精神上不斷向著光升華!我們要慢慢活成一束光,誰若接近你,就是接近光源!
袁泉就是這樣一束光,她的成熟美不僅在於那張飽經風霜的臉,更是過盡千帆仍從容不迫的生活態度和職業態度。她開始做不同角色的嘗試,隨著年齡變化,生活閱歷的豐富,對於角色的選擇也更開闊。她坦言"以往是與角色間找共鳴,但是現在我有這個能力和心情去接觸不一樣的角色,體會一個全新的人生。人生很複雜,人性很複雜,這種多樣性也是選擇演員這個職業的一種幸福。"
袁泉"能演繹出海洋般的孤獨感,在乾淨之下卻有股狠狠的力量"。畢淑敏說"純淨而有力量,是很高的境界",純淨是指內在的純正無邪,不驕不躁,有力量是指輸出時的全力以赴,不論是戲裡還是戲外,這都是屬於袁泉成熟的境界。
和袁泉分不開的除了演技還有氣質。林清玄說:"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袁泉上的是生命的妝,歲月讓她愈發沉澱,這種美麗靠整容整不來,這種魅力靠流量換不來。
人,終其一生,比的不是一時一地的成敗得失,而是堅韌的內核、長久的耐力和向生命深處的探索。這樣的人,往往抵得住時間流逝,正如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