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張衛健版《西遊記》一播出便成功讓TVB狂瀾2個億,借著鏡頭主創人員便想趁熱打鐵再拍一部神話劇,思來想去導演劉仕裕決定就拍《封神演義》,可當這個想法一提出來馬上就遭到了眾人的一致反對,因為當時關於《封神演義》這個大IP已經衍生了五、六部作品,86版、90版,TVB要想拍出特色就必須劍走偏鋒,於是臺裡便用拍《83版射鵰》時的套路調查民意,並將調查結果中人氣最高的哪吒楊戩、雷震子作為主角來改編劇本,將劇本分成愛子情深、忠義乾坤兩個篇章,而兩個部分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苑瓊丹飾演的哪吒母親殷十娘。
當時的苑瓊丹一直飾演的都是類似石榴姐般自毀形象的搞笑角色,突然面對這樣一個母愛迸發的悲情角色,讓她十分有壓力,然而就在她反覆醞釀傷感情緒之時,各種不幸卻接二連三降臨在她身上。
先是在拍外景時受了傷,緊接著家中兩位親人相繼去世,還沒完全從痛苦中走出來,另一邊又是一個噩耗傳來,他的母親,就這樣拍戲時的苑瓊丹劇裡劇外心情沉重,特別是劇中她哭戲很多,有時候一天下來要大哭好幾場戲,而這些真實的眼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為親情而留。由於演的實在到位,原本在劇集發展到中段就會死去的「殷十娘」被臨時加重戲份,劇本一改再改一直改到了大結局之前才正式死掉,不少觀眾甚至就是為了看他的精彩表演而追的這部劇。
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飾演蘇妲己的溫碧霞,當時已經34歲的她在圈內是出了名的美,青春時甜美可人,妖豔時魅惑萬千,為了能體現出妲己的妖媚感,導演特意安排溫碧霞每次出場都是香肩半露,一個肚兜更是穿了40集,從剛開始的清純可愛到一步步被逼黑化,一顰一笑皆是「風情萬種」將禍國妖妃的形象展露無遺,精湛的演技不僅演出了蘇妲己的美,更演出了亂世美人的悲。
劇中除了胡偉立的配樂,主題曲也非常的經典,由於TVB是出了名的「窮」,在錄主題曲時陳浩民只能自己掏錢,可結果找來找去都沒人幫他合唱,無奈之下找到了劇中飾演鄧嬋玉的劉玉翠,
在拍攝後半部分忠義乾坤時,由於時間緊投資少、又換了編劇,所以無論是劇情、場景還是道具,群演都略顯粗糙,「三尖兩刃刀」是塑料做的,主角哪吒的「冠」是卡紙做的,20萬大軍只有20人,下凡七仙女的群演都是路人臉,有時候丫鬟都得男演員來客串,即便如此觀眾仍然看得不亦樂乎。
2001年《封神榜》被引入內地,羅蘭的老安人、余子明的姜子牙,嶽不群的蘇護、包租公的李靖讓人們在搞笑與感動的同時,看到了不一樣的封神榜,然而這部劇之後,佳作頻出的TVB開始走向衰敗港星紛紛北上,內地影視開始崛起,《甄嬛傳》、《琅琊榜》成了新一代人的時代記憶,如今的港片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僅僅是一種美好的回憶,曾經的港劇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輝煌,也淪為了歷史的塵埃,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正如那些看著經典老劇長大的你我也開始芳華不再,如今再講這部劇的幕後,不由得讓人覺得青春的花落進了歲月的河,而劇中那每一段熟悉的片段都是浪花一朵,這是時代的洪流也裹挾者屏幕前的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