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菜市場貼上瓷磚後,乾淨整潔了,但大家卻不去逛了,咋回事?
最近有事回去了一趟老家縣城,我媽有事中午不回家吃飯,於是我就只能自己跑去菜市場買菜了。
到了菜市場門口一看,好傢夥,這也太高大上了,我都快認不出這是以前的菜市場了,地板上貼了瓷磚,原先破舊的牆壁現在全部刷新了。
每一個菜攤上有快發光的屏幕,上面有每個菜攤主的名字,燈光打在蔬菜、水果上,非常的漂亮。
原先破舊的老菜市場,變成了一個高顏值的「購物中心」,貼上瓷磚後,變得乾淨整潔了,在這裡的環境下,你都不好意思隨地吐痰,不好意思亂扔垃圾。
但是我在菜市場逛了一圈發現,人流量比往年少了非常多,以前這個菜市場可是人擠人的,特別是在早上八九點的時候,菜市場都是人流量爆滿。
但是如今人流量少了三分之二,貼上瓷磚後的菜市場,雖然變乾淨了,變漂亮了,但大家卻不去逛了,生活氣息也沒有了。
菜市場往往都是最熱鬧的,叫賣聲,砍價聲,嘈雜聲集合在一起,普通話、家鄉話混合在其中,這樣的菜市場才是大家熟悉的菜市場,也是大家認為的生活氣息。
以前髒亂差,但是前來買菜的人卻是人山人海,如果規範了,翻新裝修後,人流量卻少了這麼多,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我把問題拋給了賣蔬菜的大姐,一邊買大姐的蔬菜一邊閒聊,問大姐為什麼人流量少了這麼多?
大姐很無奈的表示,這個菜市場翻新之後,原本一個月1000的租金,現在每個攤位的租金費需要2500元,還需要交電費水費垃圾費物業費,以前都是包含在租金裡面的,但是通通另外算。
租金上漲後,攤主們無奈,只有把成本加在菜品上,最後導致這個菜市場的價格比縣城另外一個菜市場的價格普遍更貴,最後人們就「逃離」了這家菜市場,去了另外一家「破舊」的菜市場。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大姐還跟我透露,受到社區團購的衝擊也很大,原本這家翻新後的菜市場,雖然人流量比以前少了很多,但是前來買菜的人還是有的。
但是自從上個月社區團購進入縣城之後,很多年輕人,很多會玩手機五六十歲的老人們,就不再早起出來買菜了。
網上的蔬菜更便宜,他們兩大,拿貨價更低,菜市場的攤主們拿不到這麼低的批發價,於是導致人流量越來越少。
本來是想把「髒亂差」的菜市場變成乾淨整潔的購物場所,最後沒想到,貼上了瓷磚,升級了裝修後,消費者反而「離開」了這個菜市場。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租金漲得太猛了,菜市場的攤主們本身就是小本經營,起早貪黑,其實賺的並不多,一下子把租金提高到那麼多,實在是讓小商小販們很無奈,最後只能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最後人們再也不來這個「高大上」的菜市場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圖片來源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