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常說:「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在臺上鬧是為了逗觀眾笑,時不時地調侃對方,只要不過分都無傷大雅。但在臺下,是必須要講究規矩,對長輩一定要尊敬,服裝大褂一定要整齊,無論是誰,見面都要道一聲「您辛苦了」……
郭德綱6歲學藝,先後拜師評書大師高慶海、相聲名家常寶豐,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他輾轉梨園多年,深知學藝的規矩不可破。在郭德綱的觀念裡「人活著,一定要有規矩、禮數和體統。」
無規矩不成方圓。郭德綱為德雲社制定了一系列規矩,也為自己的兒子和弟子創立了不可破的規矩。
在郭麒麟很小的時候,郭德綱就告誡他要長幼有序,對長輩尊稱「您」;飯桌上長輩沒動筷,晚輩不可先動口;站著不要歪斜,坐也不能抖腿……
儘管郭德綱從小就教徒弟講規矩,但還是發生了「曹雲金」事件,郭德綱將他視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用心培養,帶他參加各種活動。但多年的栽培之恩,得到的卻是「一個人養活半個德雲社」的職責。
郭德綱曾說,自己最受打擊的不是外界的種種,而是親身培養多年的徒弟的背叛。為了防止再出現下一個「曹雲金」,郭德綱特別立下三條規矩:
一、演出站位嚴格規定,戲劇上有上場門和下場門的專業術語,是指演員上下場的地方。在德雲社中規定,演出時無論上場門還是下場門,都只有德雲班主郭德綱可站,其他人都不行;
二、制定門禁時間,德雲社弟子必須在00:45之前回來睡覺。一方面是保證他們的安全,另一方也是讓他們有歸屬感;
三、相聲大褂要講身份,不同身份的人,要身穿不同樣式的大褂。一般初學者穿藍色大褂,學成之後,離大師還有一定距離的多穿黑色等深色系大褂,像郭德綱這樣大師級的相聲演員,才可以穿修著龍的大褂。
德雲社一直延續這三條規矩,但有句話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郭德綱制定的這三項規矩也有被打破的時候,像民間傳揚的「德雲一哥」嶽雲鵬,多次在演出時就身著繡花大褂,顏色也多是紅色,配上他的相聲,讓人感到喜慶快樂。
郭德綱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他喜歡相聲,尊重和發揚傳統相聲,40多年的堅持和努力,將傳統相聲帶到了一個新高度,受眾越來越年輕化。
作為一名優秀的相聲演員,郭德綱還曾寫下一本自傳《過得剛好》,書中內容詼諧有趣,幽默文字讓你開懷大笑的背後又悟盡人生真理。
書中用郭氏幽默講述了自己人生40年的歷程以及對人生、相聲藝術、生活的感悟與思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文字獨特,妙語連珠,閱讀這本書的快感不亞於聽一場郭德綱的專場的相聲。
真放肆不在飲酒放蕩,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郭德綱親筆自傳,值得我們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