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丹大快速鐵路正式開通了。開通首日,不少市民已經拿到了丹大快鐵的車票,為的就是體驗盼望多年的親和近。
以前殺豬都回不去,現在殺只雞都能回去吃
車廂裡,幾乎所有乘客都在談論著丹大快鐵的方便快捷。
家住莊河的史俊傑聽說丹大快鐵開通了,昨天一大早就趕到大連北站買票,「回家看看老人,以前只能坐大客回家,時間太長。」小史告訴記者,以前車不方便加上工作忙,自己平時很少回家,說起丹大快鐵給他帶來的變化,史俊傑說:「以前家裡殺豬了都回不去,現在殺只雞我都能回去吃了!」
丹大快鐵開通首日,不少市民都是組團乘坐的,為的就是體驗,嘗試丹大快鐵帶給生活的快感。劉女士和5個朋友都是從大連火車站退休的,這次專門組團乘坐丹大快鐵,「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劉女士說,她們6個人都退休了,想坐丹大快鐵去丹東看看,至於去哪玩,玩幾天都不確定,視情況再決定。
這位老人(右三)隨家人一同乘車去丹東,一路高興地合不攏嘴。
4車廂,一位老人正抱著小孩子坐高鐵,一問才知道,老人今年80歲了,「我們全家20多口呢,除了平時上班的來了9口,這是我重孫子。」老人樂觀又健談,她說,聽說開丹大快鐵了,兒子就張羅帶全家人出來玩,自己一把年紀也沒去過丹東,現在聽說2小時就能到,也和家人出來享受一下。
乘客在丹東站拍照留念。
小邢這次是請假帶男朋友回老家大孤山的,車還沒開,她就開始給家人打電話,小邢興奮地告訴家人,這丹大快鐵可快了,1小時就到大孤山,回家方便多了。小邢告訴記者,以前坐大客,回家需要3個半小時,票價不到60元,現在回家1小時就到了,票價76.5元,雖然稍微貴點,但對於我們上班族來說,實在太方便了。
部分乘務員經過外語和方言培訓
大連客運段副段長張兵傑告訴記者,丹大快鐵上,乘務人員前期經過精心培訓。目前每趟車有乘務人員9人,一部分人經過外語和方言培訓,方便與旅客的溝通交流。另外開行初對車上設備、軟體、物品、旅客所需服務都經過精心策劃,貼近百姓生活。人員都是選拔的素質高業務強的,服務推出了實時服務法,從旅客的第一面到旅客下車全程跟蹤式服務。
丹東、大連飲食文化豐富多彩,既口味相近又各具特色,一種食材,兩種叫法,多種吃法給人們帶來的是令人驚喜不斷的味覺盛宴。丹東的朝鮮族飲食系列別具風味,大連的海鮮系列美食也毫不示弱。遊客乘坐丹大快速鐵路,可以盡情體驗沿線特色美食文化的無盡魅力。
香滑鬆軟的餷子早先是遼寧滿族人的食品特色小吃,以玉米為原料,顏色金黃。發酵後磨成水面,經沉澱,用工或模具製成筷頭粗細的光滑條狀,炒吃,燉吃,味道鮮美、可口。炒時一般先把餷子在涼水裡浸泡幾分鐘,拔了酸氣,接著放肉末爆鍋,拌以韭菜、蔥花等與叉子搭配,炒出來的叉子筋道、鮮嫩;燉叉子做法也有些類似,只是鍋要放湯料加以調拌,吃起來清爽潤口。
朝鮮族很有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做法是在豬腸裡灌入糯米、大米、鮮豬血等配料蒸製而成。切成小段的米腸脂香味厚,稍稍有一些油膩。可以直接粘鹽吃,也可以加入豬肝、大麥芽、大米糕、麵條、蔥蒜、胡蘿蔔等配菜,加些辣醬做成炒米腸,十分入味。
朝鮮族一款很經典的傳統美味小吃。口感類似糯米果、餈粑,綿密香糯。製作時用木槌反覆砸打蒸熟的糯米成粘面,即成打糕。吃時蘸豆面、白糖或蜂蜜,很有風味。
朝鮮族的傳統美食之一。分蕎麥麵制和小麥麵制兩種。湯底一般用牛肉湯或雞湯,面上鋪很薄的牛肉,辣白菜、白煮蛋、黃瓜絲、梨條等。麵條細質柔韌,清爽入口,酸辣適中。此外還有拌冷麵,面中拌入辣椒醬,泡菜,黃瓜絲等配菜,冰爽無比的麵條,甜酸辣爽的口感讓人無法拒絕。
清代的郭麟在《桂枝香·黃蜆》用「俊味江鄉堪數」來稱道它的美味。丹東黃蜆子產於東港市黃海淺海處,外殼呈黃色,其肉也呈黃色。由於東港附近的海域養分充足,因此這裡的黃蜆子個大肉肥,味道鮮美,和麵條魚並稱為丹東雙鮮。在丹東,黃蜆子可以白煮,清炒,熗拌,但最愛的吃法還是炭火燒烤。將吐盡沙的黃蜆子放在紅彤彤的炭火上,蜆殼隨著熱騰騰的水汽慢慢張開,這時用筷子把肥大多汁的蜆肉往嘴裡一放,鮮美甘甜,美妙無比。
又稱皮皮蝦,蝦姑。每年的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此時食用為最佳。蝦爬子的做法有清蒸、水煮、油炸、熬湯、炸醬、包餃子、下火鍋等多種。吃蝦爬子講究也有很多,具體吃法有三種:掀蓋,去腹,側擠。其營養豐富,汁鮮肉美,其肉質含水分較多,肉味鮮甜嫩滑,淡而柔軟,並且有一種特別誘人的鮮味。
冬季洄遊季節個體最為健壯,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達500多克。雌蟹紅膏滿蓋,口味極佳。梭子蟹可鮮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兩半燉豆瓣醬,或用蟹炒年糕、炒鹹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帶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醃食,就是將新鮮梭子蟹投入鹽滷中浸泡,數日後即可食用,俗稱「新風嗆蟹」。當地漁民常挑選膏滿活蟹,將黃剔入碗中,風吹日曬令其凝固,即成「蟹黃餅」,風味特佳。
「中國草莓第一縣」——遼寧東港。從最早引入到如今的中國最大的草莓生產基地,東港進行草莓生產已有百年歷史。沿江沿海的溼潤氣候、地處北緯40度草莓最佳生產帶等客觀條件為東港草莓提供了優質的生長環境。
烤魷魚是隨處可見的一種街邊小吃,而大連的鐵板烤魷魚卻獨具特色。大連當地產的魷魚肉質更為鮮嫩,在翻烤之時使用特色手法,並加以秘制醬料,吃過擔保會上癮。在大連的各大美食街、路邊燒烤攤都能看到烤魷魚的身影,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炒燜子是頗受當地人喜歡的一道美食。燜子是由一種特殊的涼粉炒制的,這種涼粉是用地瓜粉熬製的,通常是墨綠色的,並不透明,看上很厚重的樣子。通常做法是把燜子切成小塊,放在打平底鍋中用油煎成金黃色,配上吃燜子必不可少的三種調料——兌好鹽的蒜汁、稀釋的芝麻醬和魚露,並佐以辣醬和大連特產的蝦油,即可食用。
大連海參是世界海產八珍之一,聞名全國。大連海參不僅肉厚飽滿,而且口感非常好。黃渤海域出產的遼刺參早在清代就被識者高人尊為海參上品,馳名中外,而且作為唯一進入藥店的海參,明代時就被收入本草。《本草從新》指出:「海參,產遼海者良。」大連海參入菜主要有涼拌、蔥油、紅燒、煲粥等做法。其中紅燒海參是大連特色老菜之一。大連海參是遼寧省大連市的特產,在全國範圍內都十分有名。
丹大快速鐵路位於遼東半島、黃海之濱,線路總體走向呈西南—東北向,西起大連市,止於丹東市。線路選址平均離黃海海岸線10公裡左右,個別區段在黃海之濱駛過,如一條美麗的絲帶,將大連和丹東這兩座海濱旅遊城市連接起來。這條線路中,旅遊景點也很多。
在酷似雄雞形狀的中國版圖中,在雞喙的位置上有這樣一個城市: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它依山傍海、擁有陽光沙灘以及豐富的自然景觀,有著名的濱海路、星海廣場、俄羅斯風情街、日式風情街,還有付家莊浴場、金石灘風景區、發現王國遊樂園、日俄戰爭遺址以及市內大大小小的眾多廣場,當然還有大連的特色美食——海鮮。
遼寧仙人洞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大連莊河市城北40公裡的仙人洞鎮附近,距大連市內240公裡,與冰峪溝相鄰。這裡的珍禽野獸、奇花異草多達上千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在1740公頃原生型生態森林裡不僅有高寒山區植物,而且還有亞熱帶植物,從植物種類上看,木本植物150餘種,草本植物500餘種,生長著珍貴的三椏藥樟、海州常杉、蘭果紫珠、燈臺權等10餘種亞熱帶植物,六百多公頃的赤松林在亞洲乃至世界上都堪稱一絕,原始森林遍布於群山之中,遮天蔽日,鬱鬱蔥蔥,是一座天然的大植物園。有森林必有動物,脊椎動物就有200多種,有狍子、獾子、野豬、山兔、松鼠、水獺等。景區內的山屬千山餘脈,石英巖結構,是黃河以北罕見的保存完整的喀斯特地貌。這裡水系清澈,區內河流溪水清如鏡沙石見底絕無汙染之虞,因受山勢狹谷所迫河道曲統迴環是理想的天然淡水浴場。置身其中,仿佛進入一個天然的氧吧,令人心曠神怡。
城山古城旅遊區,位於遼寧省莊河市城山鎮萬德屯附近,距莊河市區40公裡。城山古城建於晉代義熙年間,距今已有1580年歷史,分為前城、後城。前城內設有南城門、東城門、瞭望臺、紫禁城、烽火臺、點將臺、水牢、兵營等,為隋、唐、遼、金時期的軍事要地,是全國少有的古戰場遺址。古城內有法華寺、五老宮兩座寺院。法華寺建於明代,系佛教,五老宮建於民國初期,系道教。廟宇建築雄偉,雕梁畫柱,有著「遼南第一廟」的美譽。環抱整個旅遊區的前後城,山勢險峻,巍然挺拔,清流通的夾河在山谷中蜿蜓貫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造就了諸多奇峰、怪石、巖洞,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蛤蜊島位於莊河東南7.5公裡處,溫暖溼潤,陽光充足,島上灌木叢生,藤蔓交錯,花草繁茂,每當春天來臨,小島便換上了綠裝,象一個巨大的綠色絨球,各種野花點綴其中,色彩繽紛。各種海鳥成群聚集在島上,蛤蜊島成了鳥類的王國。蛤蜊島四周有眾多的海灘,細沙潔白柔軟,海水清澈,最大的一處沙灘,長400米,寬50米。沙灘邊際山崖下的天然淡水泉,水質清涼、甘甜,可供飲用,還可用以海浴後衝洗。蛤蜊島美麗富饒,環島海域,水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魚、蝦、蟹等,尤其貝類,味道鮮、品種全,因而被譽為「世界蜆庫」。遊人可以在觀光、避暑的同時,享受大海的恩賜,欣賞大海的風姿。
冰峪溝風景區位於大連莊河市城北40公裡的仙人洞鎮附近,距大連市內240公裡。這裡山清水秀,峰迴溪轉,僅兀立的奇峰就有40餘座,大小洞穴20餘處,有「北國桂林」之譽。冰峪溝的風景既不同於桂林山水,又不同於黃山雲海,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韻味呈現在東北遼南的一隅。冰峪的魅力四季呈現,夏天的冰峪溝草木葳蕤景色迷人、特別涼快,是理想的避暑之地。秋天是冰峪最美的季節,飄舞著紅葉的山巒,斑斕多彩。冰峪最壯觀的季節是冬季,石林像玉石一樣的潔白,奇峰像水晶一樣耀目,山泉凝成了冰簾,滿眼冰山雪嶺,一派銀裝素裹。每年1至2月,冰峪舉辦「冰燈會」和各種冰上娛樂活動。
獐島位於丹東東港市北井子鎮南的海面上,地處大鹿島東側,距丹東市80公裡,是我國萬裏海疆「第一島」。獐島陸域面積約2平方公裡,風光秀麗,島上山青崖秀,林木茂密,特有的合歡樹遍及全島,可以感覺到典型的漁村風光。獐島在潮落時為一個島,漲潮時,島就會被分成六個小島。島上東南和西南一帶,礁石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極為幽靜,是垂釣者的天堂。島邊怪石嶙峋,似雄師長臥、劍峰塔影等形象,惟妙惟肖。獐島民風淳樸,當地島民經營的「漁家樂」別有情調。這裡海產豐富,盛產海蠣子、蜆子、螃蟹、海蜇、魚、蝦等,尤以海蠣子個大、味美、價廉而出名。
丹東市是東北土地上一朵璀璨的金達萊,它是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鄰靠著朝鮮和韓國。這裡有見證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的「鴨綠江」大橋及其風景區,與朝鮮的碧潼、清水、義州和新義州隔江相望;還有自然景色怡人,山水風光絕佳被譽為「人間仙境」的青山溝和有著「曠世佳境、萬景奇山」之美譽天華山,當然還有丹東特色的海鮮美食。
文章來源:大連晚報
圖/李傳報,部分文字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