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生:在其位謀其職,愛崗敬業精益求精

2020-12-19 牛哥談人生

做管理的人經常會引用一句口號式術語,這句話就是「窮人學技術,富人學管理」。

「窮人」努力學技術、學好了再去幹技術施工,「富人」用心學管理、學好了再去做管理工作。這裡之所以把「窮人」與「富人」這兩個詞都給打上雙引號,是因為這個窮與富,跟他的家裡或是他身上有多少錢無關,而更多的是指這個人的大局意識和思想境界。

曾幾何時,做為農耕民族的子民,我朝先人一貫來就非常的崇拜技術。「一技之長」「技多不壓身」「一招鮮吃遍天」「一門手藝能養家」…窺斑見豹,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語就足以說明,當一個古代人若是學會了一門技術(主要是指手藝),也就意味著他已經擁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今的世界已不再是單一的農耕、遊牧或漁獵社會,現代工業、商業與服務業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以前的手藝人是師傅帶徒弟,做的都是手工活。如今則不同了,有些大的企業可以跨越國度、可以有幾萬幾十萬的從業人員。即使是做為第三產業的服務行業,大的場所也會有成千上萬的員工。

企業大了,就需要有人來管事、管人、管錢、管物、管經營、管生產、管銷售、管售後,因此,各類的管理崗位就自然而生了。

說到管理,首先我們會想到的就是管理人員,特別是那種負責管人的管理員,他們手上的權力決定了他在下屬們面前的權威,所以他們給人的印象總是發號施令、檢查工作、訓斥苛責、一副很牛逼的樣子。

而且絕大多數的管理員都拿著比普通職員高很多的薪水,這樣管理員在普通工人的眼裡,自然就成了貴氣逼人、盛氣凌人的「富人」。單單從這方面去理解,大家把管理和富人放在一起,這似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實啊,我們老是糾結於學「技術」還是去學「管理」的爭議之中,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無論是做技術還是做管理,都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最關鍵的是,自己到底是喜歡什麼?又擅長什麼?

在現今時代,有許多的專業人士和技術人員,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就非常高,他們的收入也很好,比如說有些混出名堂的律師、醫生、藝術家與一些擁有特殊才能的能工巧匠等。他們的成就,也是值得所有人去羨慕嫉妒的,不是嗎?

想做一頭雄霸草原的勇猛獅子,你就得好好的去學習並練習狩獵的全部本領。想做一隻受人待見的家養耕牛,你就得任勞任怨的辛勤耕耘土地。世上每一種動物都有它特有的天性與使命:蜜蜂採蜜、狗看家園、貓抓老鼠、笨驢推磨、雄雞報曉、母雞下蛋、牛耕田地、馬載人行…

不管你現在的角色扮演是什麼,用心努力去做好它,那你就是最好的。不管你是正在幹技術工人還是做管理人員,在其位謀其職,愛崗敬業精益求精,那你就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在其位謀其職,不是每個人都叫副導演!!! 演員經紀匯...
    所謂人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說什麼都沒用,不是什麼人都叫副導演。真正有職業操守,專業職稱的人,一直都在做專業的事。不要被騙子的自稱職務,迷失了 自我判斷能力。切忌貪念,天下沒有 白吃的午餐。內心的選擇必須簡單,失於得永遠成正比、想投機取巧往往容易上當,人生不要幹後悔的事 足以!
  • 《賣房子的女人》在其位謀其事
    看了第一季 sp 第二季1.剛開始真的有被劇名勸退2.這就是我喜歡日劇的原因,雖然奇葩,但又讓我感覺這才是真實的人啊3.我愛這部劇的原因在於女主 在其位謀其政 的設定,我的價值觀是做好本職工作是第一位,畢竟每個人的道德標準不是統一的【舉例,我印象最深的兩單一個是宅男,你以為要告訴我們不要做死宅了,要去接觸社會,不是,他告訴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讓一個二十年沒出門的人重新融入社會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劉昌權:在其位謀其政 任其職盡其責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劉昌權:在其位謀其政 任其職盡其責 2020-12-21 1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羅關洪:在其位 謀其職
    原標題:羅關洪:在其位 謀其職 羅關洪第一時間找到舉報人了解到:劉某受傷入院治療並報銷醫療費是事實,但她堅稱是自己摔倒受傷,摩託車駕駛員系路過將其送醫。儘管醫保部門調查時也發現了駕駛員不僅把劉某送到醫院,還幫忙墊付醫療費,甚至安排自己的妻子去醫院照顧等不符常理之處,但囿於調查手段有限,無法核實是否存在騙保行為,只得對案件做結案處理。
  • 愛崗敬業--電影《編舟記》觀後感
    愛崗敬業--電影《編舟記》觀後感 2020-12-10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範文賞析】敬業繪就「最美」人生
    他們以精彩的故事、不凡的業績,展現了砥礪奮進的姿態、絢麗出彩的人生,生動詮釋了令人感佩的敬業精神。(開頭段通過一系列的最美們,講他們是如何生動詮釋敬業精神的。)  愛崗敬業,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勞模精神的重要內涵。共和國宏偉大廈是由一個個行業、一個個崗位的「磚瓦」築就的。立足平凡崗位、人人爭先創優,「百職如是,各舉其業」,方能眾志成城、集聚眾力。
  • 2021年高考作文押題素材:愛崗敬業
    (孔子)3.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朱熹)4.幹一行,敬一行,鑽一行,精一行。(人民網)5.用心去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賈伯斯)6.愛而不敬,非真愛也;敬而不愛,非真敬也。(朱熹)7.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梁啓超)8.一個人,只有腳踏大地、敬業工作,才能實現其人生的價值。(人民網)9.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 從《演員請就位》說職場中年危機與人職匹配
    《演員請就位》有兩個與職場相關的現象,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個是人職匹配:演員,需要演誰像誰或者演誰是誰,要將自己與角色匹配起來,也可以說是人職匹配了,就像得了S卡的小希帥哥,他在片段中的表演效果就和他沒有演過戲的身份匹配,但是遺憾的是與劇本的要求不匹配。希望小希帥哥後面好好加油,不枉郭導的知遇之恩。
  • 職來逗往,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職場「孽緣」
    公元2011年,兩隻來自不同環境的職場小白走出象牙塔來到了燈紅酒綠的職場,從此開始了跌打損傷、磕磕碰碰的職場探索之路。十年彈指一揮間,兩隻小白慢慢的成長為各有特長的兩隻職場老油條。當他們重聚在一起,回首總結自己的職場扭曲路,一個奇怪的化學反應就這樣擦槍走火、莫名其妙的發生了,我們的「職逗」也就這樣產生了。。。
  • 致敬丨潢川高中2017—18學年度十佳「愛崗敬業」標兵
    自覺仰望「愛崗敬業標兵」深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如《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於神」,運用心思,專一而不分散;又如《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君子在其位而謀其政,但求做好所在位置的事,不隨便逾越本分。敬業,就是能將自己專注投入到工作中,而不是心浮氣躁、這山望著那山高,這也是對當下事務以及對自我的一份敬重。 「敬」心既生,就要探討什麼是「業」。
  • 職場中「六波羅蜜」
    職場中人亦可從這六個方面大獲裨益。  第一布施,就是為了他人謀利,必要時哪怕犧牲自我也要普濟眾生。這是善良之心修煉之根本。人在職場,應當用利他利公之心行事,為了公司和團隊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公司獲得良好的效益,全體職員工的薪資福利也將水漲船高。公司目標一旦達成,也就實現了大家的共同願景。
  • 揚子江藥業集團工匠系列四十二——毛偉: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
    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毛偉在努力實現企業夢想的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 第13位謀女郎
    第三:00後新人演員,憑什麼成為第13位謀女郎?預告中他亮出刀子的一剎那眼神裡充盈著亡命天涯的驚恐,但嘴角的抽搐又顯示出了其內心的掙扎三、第13位謀女郎的實力在主演一欄,和張譯、範偉並列的是20歲新人演員劉浩存,她還有個更大的「名號」——第13位謀女郎
  • 職場潛規則:「職商」決定你未來的高度,這三個方法決定你的職商
    在現代職場中,看待一個人,我們除了看你一個人的智商之外還會注意到一個人的「職商」,全程則為職業智商。這個聽起來感覺不熟悉,但是它表達的內容我們並不陌生。職商它關乎自我與工作,現狀與發展的契合度,包含判斷能力積極態度、精神氣質的綜合智慧。
  •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老子在《道德經》全書中反覆論述「無為之「道」的同時,還提出了「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觀點,也可以說,在這裡老子把「道」的特徵引申到人生上來。在現實社會中,這也可以當做安身立命之法,不露鋒芒,減少欲求,化解而不是引起紛爭,與世間萬物達到和諧共生,這才是道的至高境界。
  • 記者曝徐崢團隊肆意改稿,領導為討其歡心,職場霸凌使其被迫離職
    但是今天有位記者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帖子可能要給徐導帶來不小的影響,這已經不是美女酒會的夜夜笙歌了,根據記者「浮遊」的爆料,他因為主編想要討好的某位明星而多次修改採訪內容和最終稿件,作為新聞從業人員最重要的客觀事實都被他人一再修改,雖然對此事,記者做出過掙扎和反對,但因為職場所謂的
  • 「是,但求其愛」還是「是但,求其,愛」
    其實,「是但」和「求其」在粵語中都是隨便的意思,但「求其」卻多了一個「馬虎」的意思。隨便是都可以,沒有哪個優劣之分,但馬虎其實是都不可以,但是自暴自棄亂選。為什麼將「是但」放在「求其」的後面,結合歌詞可以看出一開始是可以選的但到了後面就沒得選了。
  • 公司開展「愛崗敬業 愛司如家」演講比賽
    比賽中,12名選手圍繞「愛崗敬業 愛司如家」這一主題,分別結合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悟,暢談奮鬥青春,感懷人生理想,以一個個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故事,抒發南嶽人愛崗、愛司、敬業、求真的匠人精神。展現南嶽人奮發進取,團結和諧的風貌。其中新化漿站張沅懿講述了自己用樸實無華的言行、忙碌的身影在平凡的崗位上開啟青春追夢之旅。
  • 職商決定生活!(論求職之道)
    人生的兩大主題:生活,工作。工作是我們一生的話題。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懵懂啟蒙的幼兒園,再到初識文明的小學,到青春萌動的中學,到長大成人,走進曾經憧憬的大學校園,最終的歸宿是步入職場,走進生活,開啟一個人的漫長而不同的人生之旅。從此,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選擇,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軌跡和別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