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回復【英文原著】領取200部+
根據統計,全世界目前有超過70億人口。其中10億以上的人,即相當於總人口約15%的人有某種形式的殘疾。
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是1.5個殘疾人。
可我們走在街上,幾乎看不見殘障人士。
除了社會上的公共設施還不夠完善外,為了避免人們投來的眼目光,殘障人士們也會主動減少外出的頻率。
但近幾年,隨著社交媒體的發達,大家對於殘障人士的認知正在慢慢發生改變。
前段時間,汶川地震倖存者之一——雙腿殘疾的舞蹈老師廖智在抖音上火了,她裝上義肢靈活自信跳舞的樣子,令所有人都感到敬佩。
同樣地,最近在油管上,另一位日本的殘障小哥也火了,他拍攝視頻不到兩個月,視頻播放量累積上千萬。
小歐第一次看見他,是通過一個做飯的視頻。視頻中的他,在細緻地向人們講解著烹飪知識。
但唯一不同的是,這道美食的所有製作過程,都是他坐在輪椅上完成的。
因為四肢中有三肢都是殘疾,所以他只能用殘缺的手臂來固定住菜板上的食材。
雖然身體上有諸多不便,但這位小哥絲毫不理會。單手分離蛋清、炒蛋、裝盤,整個流程下來可以說完全是老廚師般熟練了。
從他的表情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很享受烹飪過程並且喜歡自己做的美食。
小哥的社交帳號火爆網絡之後,許多日本妹子紛紛在評論區留言:
「太佩服了,想和這麼溫柔的人結婚啊!」
「把拌好的意面用單手夾起來的樣子太可愛了!」
這個大受歡迎的男生叫山田千紘,今年28歲。從小長得就十分帥氣,喜歡運動、性格也十分開朗,在同學和同事中都非常受歡迎。
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他20歲那一年。
在他某天下班喝醉時,由於自己的疏忽,一不小心在等車臺上睡著了,接著掉了下去。
當他再次醒來,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裡,雙腿和一隻手臂都不見了。
很長一段時間裡,山田每天都責怪自己,他認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誤。
並且因為他害怕成為父母和朋友們的累贅,從此從家裡搬了出去。
他迫不及待的想對所有人證明,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很好。
也正是那段經歷,讓山田決定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自此,他撿起從前積極的自己並積極復健,重新熱愛上班、熱愛美食、熱愛每一個人。
在視頻裡,他會向大家展示每天如何戴上義肢,換上西裝。
也會向大家展示殘障人士如何運動,即使裝上義肢的雙腿並不靈活,可他依然很開心。
每達到一個小目標,小哥就會很「自戀」地表揚自己。
事故發生之後,一開始的他害怕被家人和朋友看到這樣不完美的自己,後來也慢慢地開始重新社交。
和朋友們一起出街、一起分享美食;
一起去看喜歡球隊的比賽。
在他的臉上,完全不會看到身為殘障人士的煩惱與苦悶。
我們可以感覺的到,這位小哥正在慢慢地帶給人們快樂。
他在視頻中所展現出的坦誠與積極開朗,顛覆了大家對殘障人士的刻板印象。
唯一一次見他低落傷感,是他講述意外發生當天的故事。
他十分懊悔地表示,因為自己一次疏忽,給醫生、警察和家人們添了很多麻煩。
曾經對殘障世界不感興趣的世人,如今卻在他的影響下,開始關心殘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和內心世界。
他的樂觀情緒除了感染給我們之外,還傳遞給其他和他有相同遭遇的殘疾人:
「我是2001年的11月,19歲的時候被電車撞到,左腳有個關節被切斷了。我自己並不討厭義肢,怕被醉漢嘲笑會選擇藏起來。看到山田開朗的樣子後,我又開始穿短褲出門了。」
「我也是21歲時騎自行車出事故,兩隻腳被截肢了。認同自己的殘疾繼續向前看的樣子好棒,看了你的視頻我也獲得了勇氣。」
「我兩年前失去手指,也一度想過自殺。可是看過你的視頻後我只感到很羞愧,是你讓我獲得了勇氣,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幸福,真的很感謝,從內心深處支持你。」
這位小哥的積極心態被東京奧組委看到,原計劃將擔任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火炬手之一。
在採訪之餘,山田開著玩笑說,他希望所有人看見這麼打雞血的自己時,都會在想:
「這小夥子,明明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卻能過的這麼開心,那我一定也可以!」
希望和這位小哥有相似經歷的人,都會有明媚且坦蕩的一生。
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人。
今天我們就來談這個敏感話題:Disability。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我國對殘疾人的官方公開稱呼之一還是「殘廢」,比如當時的《革命殘廢軍人撫恤證》,後來在特殊教育界的大力呼籲下,媒體和民眾對一些歧視性詞語越發敏感,「殘廢」一詞被「殘疾」所代替,這個證件名稱也變成了《革命傷殘軍人證》,又改成《殘疾軍人證》。而現在很多傷殘軍人嫌《殘疾軍人證》這個名稱難聽,又要求證件名稱與公安系統統一(公安系統的同類證件名字叫做《人民警察傷殘撫恤證》)。
舊版
新版
其實,不僅僅在中文裡是這樣,尤其是在西方,隨著公眾對身心殘障人士的敏感性增強,不同組織也一直在推動著保護特定殘疾人利益的運動,而描述身心障礙者的英語語言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很多中性詞和曾經的委婉語都演變成了貶義詞。
所以我們該如何避免使用與之相關的一些具有冒犯意味的詞彙呢?
具體舉例來說:
可以用hadicapped,特指專為殘疾人設計的設施等方面。如handicapped access, handicapped parking space, handicapped seating等。
要用mobility disability,或者用意義更寬泛的詞。如disabled person或person with disabilities。
採用一種婉轉的說法,如speech-impaired或having a speech disorder。
與其說deaf,不如用更委婉的hearing impaired 或a hearing impairment。
一定不要用deaf-and-dumb來描述無法聽見也不能說話的人,要用deaf without speech或profoundly deaf指聾啞人。
應該使用intellectual disability或learning difficulties(學習障礙),或是learning-disabled等。英式英語中使用learning difficulties,而美式英語中的標準用法為learning disability。
最常見的用法是psychiatric,或者應該用psychiatric difficulties一詞。
現在還沒有普遍可接受的詞彙,但在醫學語境中,使用dwarfism來指代身材異常矮小這種情況是可以接受的。
掃描下方二維碼後發送關鍵詞【小豬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