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首發:i雲保聯合復旦發展研究院推出《中國網際網路代理人生存...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傳統保險代理人制度的引入激發了我國保險市場活力,使其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保險市場之一,但同時傳統金字塔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場的高質發展。近幾年隨著保險科技的崛起,保險代理人的營銷方式開始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保險代理人開始將線下過程線上化,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與科技手段進行業務開拓和模式創新。因此對於當下來說,從關注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現狀的角度來順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12月3日,「2020網際網路保險新知大會暨第二屆保險人節」召開,首份聚焦與研究我國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的行業分析報告——《中國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正式發布,由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教授帶來深度解讀。

數說網際網路代理人,多項結論顛覆認知

《中國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由復旦發展研究院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聯合i雲保共同推出,《報告》採用隨機抽樣問卷調查與個人訪談的方式,著重研究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的生存狀況、群體特徵,並將其與之前的傳統保險代理模式進行比較,在釐清我國當下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現狀的基礎上,探尋新形勢下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的未來發展之路。

相異於線下保險代理人,《報告》中多項數據表明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在科技運用方面特徵更為明顯,且顛覆傳統印象中大眾對保險代理人的刻板印象。但由於網際網路代理人正處於新興發展階段,《報告》還暴露出一些這一職業目前較不成熟的地方,同時也側面反映出了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四高:高學歷、高專業性、高收入、高留存率

在傳統保險時代,為了更快在國內打開保險市場,行業選擇了擴幅更迅捷的人海地推式展業模式,在短期內召集起大批保險代理人的同時,也為行業埋下了基層人員背景複雜、服務質量不高等諸多雷點。而進入網際網路保險時代,當線下代理人開始向網際網路代理人轉型,線上平臺的技術門檻形成了一道天然過濾網,使得最早一批進入網際網路代理人模式的人群具有高學歷、高專業性、高收入、高留存率等特點。

《報告》顯示,在網際網路代理人群中,50.6%的代理人的最高學歷為本科及以上,其中碩士生佔比5.5%、博士生佔比為0.5%。代理人所學專業也會對保險代理產生影響,調查中有52.1%的受訪者所學專業為金融、保險或銷售等與保險代理關係密切的專業。在收入方面上,網際網路代理人平均收入高於行業整體水平,年均收入多集中在5-30萬之間,中位數落在11-20萬之間。

同時可能由於高學歷人群普遍目標性更強或受到網際網路的利好影響,網際網路代理人最突出的表現是職業留存率更高,有85.9%的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表示準備一直從事代理人這份職業,遠高於傳統的62.1%。且對比線下代理人,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對保險代理的功能定位有更清晰端正的認知,超70%的人將「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保險意識的提高」、「個人全面發展」作為保險代理的主要定位。

三難:壓力大、焦慮強、認知低

網際網路為保險代理人未來發展開闢出全新高端的渠道之時,也對保險代理人自身提出諸多要求,再加上環境、家庭和社會內捲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使得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自我感知到的壓力更大。《報告》顯示,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活壓力較大,四個主要難題評分均在6分以上(滿分為10分),分別為「上有老下有小」(7.36分)、「收入不穩定」(6.10分)、「工作時間過長」(6.04分)、「工作壓力大」(6.03分)。

在網際網路代理人身上,高壓往往直觀表現為對職業技能的擔心和焦慮上。相比於線下代理人,網際網路代理人更依賴於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展業,其線上化的平均佔比為52.2%,高於傳統的32.1%。而為了不被熱點和技術迭代更快的網際網路行業所拋棄,這就要求網際網路代理人在加強法律知識、核保知識、產品知識等專業能力的培養之外,還需時刻緊跟潮流趨勢,做好接受新觀點、新概念、新技術洗禮的準備。

同時由於高學歷人群在滿足高收入物質需求之外,還對職業榮譽感和認同感等精神需求有更高期待,而保險行業受困於歷史因素的負面影響還未完全消融,這使得這一人群在從事網際網路代理人後對自身社會地位的認知度偏低。在《報告》調查數據中,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個人的自我社會認知度平均分僅為3.6分,遠低於他們對保險職業社會地位的認知度4.41分(滿分為7分)。

兩把雙刃劍:「科技+保險」、「直播+保險」

從行業宏觀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科技+保險」的業務模式最被看好,在《報告》中,通過採訪調查的方式給了這一趨勢最有力的數據背書。在「保險科技在多大程度上對保代業務起到幫助?」一題中,99.6%的受訪者認為有幫助,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給出的平均分高達8.18(滿分10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佔比峰值出現在10分(31%)。其中認可度最高的前三位分別是「更容易獲得不同公司各類產品信息」、「投保流程更加簡略便捷異」以及「核保過程更加迅速」。

比如i雲保作為國內領先的保險科技服務平臺,通過保險科技賦能保險代理生態,用數位化精細運營的方式精準解決了消費者保障與代理人獲客的市場需求痛點。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保險科技手段的幫助下,i雲保對網際網路代理人實現售前、售中、售後各環節全方位科技賦能,不僅提升作業效率,讓更多優秀代理人脫穎而出,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促使保險代理生態不斷成熟和高效。

但是網際網路平臺並不是完美的,通過網際網路賦能平臺展業也催生了諸多的問題。比如相較於線下難以建立客戶信任度、交流連續性很難保證、網際網路很難讓客戶體會到「溫暖」、難以促成大單轉化。同時也有部分代理人表示網際網路保險產品太多,但產品的細節展示不到位、產品覆蓋不全、無法做到完整的計劃書等等。這些問題的暴露也在提醒著行業不斷完善網際網路賦能平臺,從代理人和客戶兩端出發進行可持續生態的完善。

除此之外,作為新型宣傳營銷方式,直播與保險的結合是對保險代理業務的創新發展,多數網際網路代理人持有正面積極的態度。超60%的網際網路代理人認為保險直播能普及保險知識、提高保險意識和吸引更多客源,且已有9%的受訪者目前已通過直播進行展業。但是也有部分代理人擔心直播在內容質量和專業度方面是否能達到較高水平,如果不過關可能會造成欺騙消費者等不良後果。總體來說,直播是把雙刃劍,如何合理運用直播為保險帶貨將成為新的關注點。

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共同建設高質未來

行業良好的可持續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斷發現問題和改正創新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的。在當下時代變革點上,《報告》的發布給予全行業對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的生存狀況有了更深層次、更全面的認知和了解,利於行業及時把正航行方向,駛向更穩定高質的保險未來。

在推動保險代理模式生態升級之路上,對於政府部門來說,應當從完善相關法規和監管體系出發,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引導作用,在全面保障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的根本利益的同時,也要加強大眾意識引導,為從根本上提高保險代理行業的社會認知奠定基礎。

對保險代理行業來說,一是要緊抓時代浪潮,積極迎接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藉助時代良機完成產業升級,推動保險代理生態的專業化和精尖化;二是要合理薪酬體系,兼具公平與穩定,以多元化激勵措施保留人才,提高網際網路代理人對行業的安全感;三是要完善職業發展路徑,為代理人提供多樣培訓發展機會,提高保險代理在社會職業體系中的存在感。

對於網際網路代理人來說,除了要建立正確認識,清晰認知保險代理這一行業功能定位,提升自身對保險代理行業的認可度和價值評論,還要提升專業素養,積極響應網際網路和保險科技對保險代理人自身能力更高的要求,主動接受專業知識培訓,全面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素養。

加強市場監督,把握時代良機,正確認識自身,相信在從政府機構到保險代理行業再到代理人的攜手奮鬥下,真正成熟、可持續的未來保險時代就在不遠的明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聚焦貧困婦女及兒童健康保障,i雲保獲評「精準扶貧先鋒機構」的稱號
    在連續3年資助公益項目之際,分別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貧困母親兩癌篩查與救助」項目和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1份早餐」項目,正式啟動「丹霞公益計劃」。日前,在2020年度「中國網之優秀金融扶貧先鋒榜」評選活動中,經過多輪線上投票和業內專家、學者的專業評審,i雲保最終獲評「精準扶貧先鋒機構」的稱號。
  • 保險行業的「黃埔軍校」,中國平安助力代理人「身懷絕技」
    行業是否還有發展的空間?保險代理人的職業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代理人仍是決定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實際上羅振宇關於保險代理人的這一定義,是在新興信息技術的衝擊下,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點:龐大的代理人隊伍仍是決定保險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保險科技仍處於為保險代理人賦能的階段,並不能替代保險代理人在線下社交場景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
  • 保險師聯合太平洋科技推出"忘無憂"險,填補阿滋海默症保險空白
    來源標題:保險師聯合太平洋科技推出"忘無憂"險,填補阿滋海默症保險空白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總數已經超過2.5億,由於居住環境的汙染,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身體機能的衰退,讓我國有81%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 平安人壽聯合復旦大學、中國銀行保險報重磅發布《城市新中產保險...
    平安人壽聯合復旦大學、中國銀行保險報重磅發布《城市新中產保險消費生態報告》 2020-12-25 19:32:5180後90後為主體的年輕人群保險消費觀念,12月25日,平安人壽攜手復旦大學保險科技實驗室、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中國銀行保險報重磅發布《城市新中產保險消費生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採雲保2.0為解救您的質保金而來!
    為緩解供應商資金佔用壓力,政採雲聯合保險公司推出採雲保產品,大大緩解了政府採購過程中履約保證金的難題。但給供應商壓力更大的質量保證金問題,卻遲遲未得到解決。好消息來了!經過對產品不斷優化升級,我們迎來了2.0版本的採雲保,將可以覆蓋從履約到質保整個周期的保證金問題,更大程度地緩解供應商的資金壓力。採雲保2.0版本做了哪些升級呢?(1)增加售後履約保證保險產品2.0版本我們增加了售後履約保證保險,用於替代質量保證金。申請時,供應商可自主選擇產品類型進行投保,也可選擇都進行投保,產品期限也從1年延長至3年。
  • 米遊攜手掌閱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首發「綠色宣言」
    據中國產經新聞報消息 日前,工信部《移動網際網路惡意程序監測與處置機制》發布,在引起業界高度關注的同時,直接催生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出臺《手機綠色軟體聯合宣言》。據悉,這是緊跟《機制》的首個「綠色宣言」。
  • 中國移動研究院張同須:加強科技創新 破解發展難題
    」 文 | 通信產業報(網) 高超 12月17日,在2020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張同須表示,面向未來,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很多新的挑戰。要面臨這些挑戰,需要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特別是應用基礎研究。
  • 猿輔導受邀成為「中芬聯合學習創新研究院」理事單位 是理事會唯一...
    猿輔導在線教育受邀擔任中芬聯合學習創新研究院理事單位,成為理事會中唯一一家在線教育公司。未來,猿輔導將與中芬兩國頂尖高校和教育企業攜手,共同推動中芬兩國教育發展、學習創新以及學習產業開發合作。猿輔導成「中芬聯合學習創新研究院」理事單位中芬聯合學習創新研究院成立於2015年,由中國教育部支持,旨在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芬蘭共和國教育文化部關於加強教育全領域合作的備忘錄
  • 恆大研究院:中國青年創業發展報告(2020)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部署,進一步推進青年創業發展,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與恆大研究院聯合開展青年創業專題研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市場格局逐漸固化,2019年中國新生獨角獸數量較2018年減少50%。
  • 深圳市網際網路行業黨委:強化政治引領 凝心聚力促發展
    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在近期徵集2019年度全國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案例的基礎上,陸續推出一批經黨建專家選定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供廣大網絡社會組織學習參考。今天分享中共廣東省深圳市網際網路行業聯合會委員會關於黨建工作的相關做法和經驗。
  • 汽車之家榮膺「2020中國網際網路經濟年度品牌獎」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導】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科學院《網際網路周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eNet研究院、德本諮詢等聯合主辦的2020(第十八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論壇——暨雲上論壇&成果發布盛典在京舉辦。
  • 中國健康產業品質管理研究院成立 助力體重管理行業良性發展
    12月17日,由中國保健協會健康服務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 健康時報首席媒體支持的「2020健康中國·健康管理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的行業專家及嘉賓圍繞如何做好科學體重管理、實現科學減重等人們備受關注的問題展開討論。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帶給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理念的改變,社會和國家治理方式的改變,影響深遠。
  • 規範引領網際網路廣告產業健康科學發展
    中國廣告協會會員部主任霍焰表示,網際網路廣告標識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廣告運行的基礎數據服務於驗證廣告投放的精準性、甄別流量的真實性,從而成為廣告主投放廣告結算的科學依據。另外,設備標識規範的出臺,也有利於廣告行業基於統一標識開展廣告投放與驗證業務。據了解,網際網路廣告標識體系由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指導,網際網路廣告技術實驗室協同行業機構、廣告主、媒體、廣告平臺、監測平臺具體推進實施。
  • 騰訊獲「2018--2020年度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自律貢獻和公益獎」
    騰訊獲「2018--2020年度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自律貢獻和公益獎」 2020年12月21日 15:09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12月17日,以「責任引領,助力行業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2020(第七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尚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多,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副局長易滌非,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網際網路處處長李曉利及多家網際網路企業代表、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 騰訊獲「2018——2020年度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自律貢獻和公益獎」
    12月17日,以「責任引領,助力行業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2020(第七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尚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多,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副局長易滌非,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網際網路處處長李曉利及多家網際網路企業代表
  • 上海市科研領域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授牌籤約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
    7月17日下午,上海市科研領域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工作研討會暨授牌籤約儀式在復旦大學經世書局光華廳舉行。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市教委信息中心主任王明政和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薛威等出席會議並致辭。實驗室聯合共建單位代表、上海市信用領域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信用實驗室」)代表,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薛向陽、文科科研處處長顧東輝、復旦大學出版社董事長嚴峰等參加會議。復旦大學圖書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侯力強主持活動。
  • 研判產業現狀 展望行業趨勢 | 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行
    2020年12月20日,「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成功舉行,陳方若、楊頡、陳宏民、陳光明、蔣耀、孫潔等與會嘉賓對中國產業經濟現狀開展研判,對中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